黃進發: 公民可以差異而平等嗎? — 馬來西亞的69年糾結
+ s( L8 N K. F9 U9 A# D( J9 V% ~5.39.217.76$ Q& ?6 ]0 d9 J2 z# h
2 `% W. Q, }+ H0 ?0 w9 o8 ]
! Y2 h( `* J& S& F;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背景圖片:馬來西亞全國「Bersih 4.0」大集會,有20萬人出席。圖片來源:kini TV片段截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 b% m7 A8 Y0 G( d% H' ~" ?
/ H4 _: j, M8 n% M公仔箱論壇1. 1946年問題:公民可以差異而平等嗎?3 g: m+ g" ]8 V( \9 \% u
x4 V) r4 R! B9 d: h& M- mtvb now,tvbnow,bttvb西方帝國主義在全球各個角落建立、爭奪殖民地時,一般都促使各國 — 不管能否避免淪為殖民地 — 同時在經濟上現代化和國際化。因為原有社會被殖民地統治者裂解或併合、同時人口大量遷徙,帝國主義和現代化往往使得殖民地形成多元社會(plural society),而這些國家的人民後來大量移居原殖民地宗主國,也讓後者逐漸變成多元社會。這兩者都不符合語言、文化、認同單一的「法國式」民族國家,促使後來應運而生「多元文化主義」。然而,在戰後如火如荼的去殖浪潮中,同質性的民族國家仍然是許多殖民地獨立後的範本,因此,他們所奉行的同化性政策往往讓族裔、宗教、語言成為社會的斷層線,不但危及本來所要追求的社會凝聚,甚至可能引發長期的族群對峙乃至政治暴力。4 j2 D8 O7 c: \( K, `5 S
tvb now,tvbnow,bttvb- h" ]+ }$ A0 a# V+ v
馬來西亞是英屬東南亞1的主要繼承者。英國通過與荷蘭、暹羅締約劃分勢力範圍,截斷了馬來半島與印尼蘇門答臘西岸、廖內群島、泰南北大年之間馬來邦國的政治紐帶,形成了包括新加坡的「英屬馬來亞」。在婆羅洲北岸,英國冒險家布洛克和英屬北婆羅洲公司一南一北,逐漸蠶食了汶萊蘇丹國的廣袤領土,把砂拉越和北婆羅洲(後來的沙巴)建成英國的保護國,與退居一隅的汶萊並列為英屬「北婆羅洲」三個保護國。最後,除了拒絕加盟的汶萊和入盟兩年後被逐出門牆的新加坡,這些前英國殖民地都成了馬來西亞的一部分。
6 }$ l: j( I) @+ }; S, s+ N5 x" C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G* i6 m% _; _$ n6 U
從十九世紀以降,英屬馬來亞和英屬婆羅洲都形成了多元社會,其人民可以分為三類。
2 L* L: k- } G. G' ?- j dtvb now,tvbnow,bttvb
* k" h5 }7 a0 z4 }tvb now,tvbnow,bttvb第一類是信奉伊斯蘭教和慣常說馬來話的馬來人,這包括了從印尼來的移民和融入馬來社會的阿拉伯裔與印度裔穆斯林。在馬來半島,馬來人與穆斯林認同的合流,其實歸功於英殖民地政府要維持馬來社會現狀的政策,一方面確立馬來君主為各自邦屬的伊斯蘭教首領,另一方面制止基督教傳教士向穆斯林傳教。5.39.217.765 a6 I6 C# r: N- _; T* n5 O( z. U
' J+ D( d; W* b8 q1 ^, h5 ?公仔箱論壇第二類是大部分既不信奉伊斯蘭教也不慣常說馬來話的華裔、印度裔移民。他們人數在英國殖民地統治下大增2,官方的後殖民論述因而歸咎殖民地統治改變人口結構。然而,在英國派遣參政司(Residents)掌管霹靂、雪蘭莪、森美蘭內政之前,當地的馬來酋長已經輸入華工開礦。後來這些州發生爭奪王位或者礦權的內戰時,交戰方各有馬來酋長與華人幫會。而柔佛州英主蘇丹阿布巴卡,在有生之年成功避免英人介入內政,卻自己招攬華人開墾農地,種植胡椒、甘蜜等作物,把華人墾殖民首領封為「港主」3。華印移民的遷入,與其怪罪殖民地政府的政策,毋寧是經濟現代化的產物。5.39.217.766 q L" G( _, B9 b! a; ?. Q
% u& t6 y1 o+ V$ ~ n3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第三類是信奉天主教、新教乃至泛靈信仰的婆羅洲土著。在英人入主之前,汶萊以外的婆羅洲北岸,伊斯蘭化程度不高。天主教會和新教團體積極深入內陸傳教,因而讓基督教成為砂拉越、沙巴土著的主要宗教。" `( k Y4 N6 \# G, H7 F
二戰後重返馬來亞和婆羅洲的英國人清楚看到,去殖民地化是大勢所趨,同時美蘇兩大陣營冷戰業已開始,英人要能因應。1946年,英國人同時在南中國海兩岸改組其領地,以精簡政府架構和強化中央管制,為最終去殖做準備。
! c6 } P1 b' D- [, ?
" H0 o$ r4 K! A, C9 U+ Z) K2 K+ D4 m5.39.217.76在婆羅洲,英國原有三個保護國:汶萊,「白人拉惹」(white rajah)布洛克(Brookes)家族統治的砂拉越王國,以及英屬北婆羅洲公司的領地北婆羅洲。英國把後二者改為殖民地,結果在砂拉越面對「反割讓」(anti-secession)運動的阻力。布洛克家族的統治深得民心,建立了砂拉越的國民認同,因而許多砂拉越人反對第三代國主查理斯·韋納·布洛克(Charles Vyner Brooke)割讓砂拉越予英國的決定,希望砂拉越保持自主,由王儲安東尼·布洛克(Anthony Brooke)繼位統治。1949年,英國第二任駐砂總督被馬來年輕老師羅斯利多比(Rosli Dhobi)暗殺,然而「反割讓運動」並無力回天。
0 k) @0 d% U8 r% Mtvb now,tvbnow,bttvb
1 S+ x1 ~; T* W( D; u在馬來亞,英國的領地分為三類:新加坡、檳城和麻六甲三個海港組成的「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 霹靂、雪蘭莪、森美蘭和彭亨這四個最早接受英國保護的礦產邦國所組成的「馬來聯邦」(Federated Malay States);以及最遲成為藩屬、自主性較高、統稱為「馬來屬邦」(Unfederated Malay States)的柔佛和北方四邦。1946年4月1日,英國人宣佈把這些領地整合成兩個殖民地:新加坡以及另外十一州組成的「馬來亞合邦」4(Malayan Union)。
* X9 F5 T$ H3 r9 v4 e2 k0 o( Stvb now,tvbnow,bttvb
, x3 ~" J6 _) w h# r: U& [「馬來亞合邦」遭到了馬來社會左右上下的強烈反對。這固然是因為九個馬來邦國從「保護國」降級變成「殖民地」,權力中央化並集中在英國總督之手,讓九州的馬來統治者變成連虛君都說不上。更重要的是,它讓非馬來人輕易歸化成為公民,引發馬來人對自己在「本國」失勢的恐慌。殖民地政府為了維持社會穩定,除了栽培馬來權貴子弟成為官僚之外,其政策是讓大部分馬來人繼續留在鄉村務農捕魚,而原來只是引入作為短期客工的華印裔,反而有許多人選擇落地生根,成為城市現代經濟的主幹,讓馬來人起鵲巢鳩佔的不平之心。而二戰時,日本人殘酷對待華人而招攬馬來人為員警和公務員,結果戰後華人為主、馬來亞共產黨(馬共)主導的抗日軍在一些地區清算親日分子的行動,就變成族群衝突,更加劇了馬來人對華人的戒心。即使英國人刻意把華人居多的新加坡排除在「馬來合邦」外,避免非馬來人人數壓倒馬來人,「馬來合邦」依然激起馬來人強烈的存在憂患。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5 d1 {1 a0 G! s
' s I: F: T9 V* `; l多元族群社會在去殖時面對一個重要問題,我稱之為馬來亞/馬來西亞的「1946年問題」:「公民可否差異而平等?」,意即:政治權利是否可與文化認同脫鉤?從法國大革命以降的民族國家流論述來看,答案為「否」,公民必須同質,才有凝聚力,民族國家才能維持。公民之間如果有明顯的文化差異,把公民隔離成不同的社群,等如國中有國,即使地理上雜居,也將威脅民族國家的長期存在。為了消弭差異,剛性做法是讓多數族群單向同化少數族群,如法國;柔性做法是讓各族群、文化混同,冶為一體,即美式「大熔爐」。心甘情願地求同存異者,如1947年獨立的印度,在當時甚至到今天仍然是異數。從歷史去看,馬來亞的主體族群馬來人就是操馬來語穆斯林的「大熔爐」。就如中國人的「夷入中國則中國之」民族觀,馬來人的期待大概可以視之為「夷入馬來(半島)則馬來之」。華印裔移民因為人數以及文化優越感而拒絕被同化,直至今天仍被許多馬來人視為「心懷舊邦」的表現。# r! S4 W* M. g2 p0 i# g
+ D5 K) I& C @; {6 t( w- e5 s; _公仔箱論壇對「1946年問題」而言,「馬來亞合邦」乃「是方」的方案,要建立「馬來亞人的國家」而非「馬來人的國家」。這個答案理所當然地受到馬來人的強烈反對,卻沒有立即受到當時沉溺於中國國共之爭的華人所重視。英國人最終決定撫順前者民意,在1948年1月31日,以「馬來亞聯邦」(Federation of Malaya, 馬來文名稱Persekutuan Tanah Melayu,意為「馬來國土聯邦」)取而代之,收緊了非馬來人歸化的條件。「否方」的勝利同時確立了反「馬來亞合邦」政治載具——貴族主導的巫統5(UMNO)的政治主導權。
9 H2 @6 f" h( Z+ I$ a5 c5 Dtvb now,tvbnow,bttvb* K3 o& y8 s: ^- s4 N7 {
2. 1957年體制:差異性公民權待遇與慢性同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4 t& D8 [& e1 v' G1 l3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F2 Y( F- u0 f0 d
1946年6月馬共的反英武裝起義,讓「1946年問題」否方(以巫統為代表的馬來民族主義者)五個月前的勝利迅速失色。如果大部分非馬來人沒有公民權,極可能會傾向華人主導的馬共,加劇馬來亞赤化的風險。如果馬共成功趕走英國人,其「馬來亞人民民主共和國」既不利於馬來貴族也不利於英國人。公仔箱論壇- E4 j5 L' a+ e6 \& R' A4 q
' S/ c! c& B6 r' y4 z3 y, otvb now,tvbnow,bttvb英國人說服巫統創辦人翁嘉化走多元族群路線,最後出現兩個歷史性的意外結果:首先,巫統因為是否開放門戶給非馬來人而分裂,而主張開放的翁嘉化本人在1951年退黨另組多元族群的馬來亞獨立黨(Independence of Malaya Party);然後,為了打敗獨立黨巫統和保守派華人主導的馬華公會兩黨的地方黨部,在1952年的吉隆玻市議會選舉中結盟,並因大勝而催生了「聯盟」(The Alliance)。冷戰堪稱改寫了馬來亞以及日後馬來西亞的政治架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C- h& q- R2 j: O/ w2 u
: ]! H2 I1 j! ~5.39.217.76聯盟後來還接納了馬來亞印度人國民大會黨(Malayan Indian Congress),形成三大族群政黨結盟壟斷中間路線的格局。巫統放棄了建立「馬來民族國家」的議程,改以代表馬來人掌握國家主權為己任。1955年,馬來亞舉行全國大選,聯盟贏得85%選票和98%議席,以全民代表之姿赴英談判,終於在兩年後領導馬來亞獨立。1957年到1969年種族暴亂前12年的馬來亞,荷蘭政治學者李普哈特視之為不同族群和平分享權力的「協和政治」(consociationalism) 的典範之一。公仔箱論壇2 Y: U [1 B2 ?$ _4 `& O* G
馬來亞1957年的獨立憲法,涵蓋了聯盟主導下馬來人與非馬來人的主要妥協。這個族群間的「獨立妥協」(Merdeka Compromises)在後來的官方論述中被稱為「社會契約」強調當初的遊戲規則不得改變。這協定包含了三個配套。7 e, C2 N! f$ j6 d& F, g
" ]9 z% ]8 d/ r' I, u" g. F一、公民權的條件大幅度放寬,讓大部分非馬來人都得以歸化成為公民,並享有經濟自由,滿足了非馬來人的訴求;作為交換條件,馬來人在憲法裡(第153條)獲得「特別地位」,在教育、公職、商業運營權上有其保障性配額6;同時不明文地讓鄉下選區享有過度代表權(over-representation),變相擴大當時鄉居為主的馬來人的選票比重保障其支配權。「特別地位」條文在草案中原本有十五年期限,代表著扶弱的考量,然而最終草案沒有期限,其基礎因而純然是土著主義。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2 {6 `) N/ O& i
q$ a# i; x S; d( y%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二、憲法第3條列伊斯蘭教為聯邦宗教7,但同時闡明「其他宗教得以在和平與和諧的情況下奉行」,另外第11條再闡明宗教自由,但是其第4節留了非常重要的但書:各州得立法限制非穆斯林向穆斯林傳教。另外,法律不許跨教婚姻,所有與穆斯林結婚的非穆斯林都必須改信伊斯蘭教。基本設計是保障穆斯林人口只增不減。0 w1 ?3 y( q6 D7 h
7 t5 X8 \# a5 S3 N" |tvb now,tvbnow,bttvb三、憲法第152條明定馬來文為國文,但同時保障無人被禁止或阻止在非官方用途上使用其他語言,也不妨礙聯邦或州政府保存任何社群語言的使用與學習。然而,在法律層次,1956年教育部長阿都拉薩發表的「拉薩報告書」,在承認華文、淡米爾文學校為國民教育體系一環的同時,也定下了讓馬來文成為唯一教學媒介語的目標。易言之,政府淘汰少數語言學校的方法不是積極關閉,而是消極忽略。5.39.217.76; C; s4 m+ j' |6 N0 h. _$ Y
* R- t h4 ^) B$ J" q這三個配套的本質其實就是差異性公民待遇與「溫水煮青蛙式」的慢性同化政策。它一方面以特惠待遇與慢性同化的結構性機制來安撫害怕失勢的馬來人,滿足他們對移民被同化的文化期待;另一方面則以包含經濟自由的公民權、以及宗教自由與語文自由短中期不變的保障來滿足非馬來人的訴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D2 |9 m- |. z* s# E H
tvb now,tvbnow,bttvb3 s' b; g' x5 M6 @
用於落實憲法第153條下差異性公民權利的需要,憲法需要定義誰為「馬來人」,第160條下的定義有四個要點:信奉伊斯蘭教、慣常說馬來語、依循馬來習俗、本身或祖先在獨立日或之前生於馬來亞或新加坡。四者當中沒有一條要求說明馬來人必須有馬來人的祖先。5.39.217.765 l5 O6 B* c( J
! x9 Z. q [5 Z: X; `; D8 i( s! C" u
理論上,除了馬新祖籍不得由人選擇,其他三者完全是價值與行為上的選擇。雖然條文沒有明確說明,這個定義完全可以被視為充分條件。易言之,只要符合這四個條件,完全與馬來人沒有任何淵源的外人也可以在文化上「加入馬來人」(masuk Melayu),符合數百年來的文化規範。換句話說,這是歡迎外人自行跳入的「大熔爐」。
- ]- g/ w/ \3 u* ^: I+ u# _& _+ T7 A+ g; L
反過來說,不符合上述四種條件,還可以是馬來人嗎?從執行第153條特惠待遇的需要去看,這四個條件自然是必要條件。你要享受特惠,你就必須持續滿足那三個價值與行為上的條件,不得改變宗教、語言與習俗。因此,差異性公民待遇與慢性同化政策不止相連,而且前者是後者的工具,以(利益差)異促(文化趨)同。& A. p) Q% c. q8 X
4 O7 R ~, H5 U p) d& F% B
回到「1946年問題」,主流馬來人對國族定位的看法,已經從1946年的「純馬來人的國家」,退到1957年「以馬來人主導的國家」,把馬來族群變成馬來亞國族的核心,由巫統作為代表掌握支配性權力。易言之,維持以族群駕馭國家的形勢,需要馬來人政治勢力的集中。這不但否定了馬來人政治內多黨競爭甚至巫統內部競爭的正當性,而且需要一套機制來克服「集體行動」的難題。
% B/ \/ s- c) V* W0 v0 q" Y5.39.217.76
7 O q8 w: C& t- M( h$ z; H. B3. 「馬來人支配的維繫」作為集體行動
9 |# L: F4 V# A8 R5.39.217.76公仔箱論壇( M0 b6 @2 V8 J9 }+ |) S
奧爾森(Mancur Olson)指出,公共財因為其不可排除與不可分割的特性而難以供應。由於人人有「搭便車」坐享其成(free-riding)的誘因,因而大家都會期待別人承擔成本,最後可能誰都不願意做傻瓜,對「集體行動」形成了挑戰。他提出反直覺的洞見:群體越大,其成員越無法確定與制約坐享其成者,因而集體行動失敗的可能性越高,有如中國俗語所謂「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要克服集體行動的挑戰,奧爾森指出,群體需要有機制區分參與者與坐享其成者,提供選擇性誘因,以便正面獎賞或者負面懲罰坐享其成者。5.39.217.76 k7 h$ c4 X- J9 Z) l/ c
: W3 j& B6 E( H* V+ B' d. x* h& U: N
奧爾森的基本理論建立在集體成員都有共同利益的假設上。易言之,不參與者都是坐享其成者,而非異議者,因此在目標的設定上並不存在壓迫,只是在行動上不允許置身事外。然而,這個理論的架構完全可以適用於無共同利益的群體。以要求加薪的罷工為例子,行動成功則所有人都得利,因此,拒絕罷工者到底是因為想上工繼續賺錢同時坐享罷工成果,還是因為他真誠反對罷工,很難認定。然而,共同利益的假設在其他例子未必如此。在1970年代的美國肯德基州路易士維市,白人至上主義者反對族群融合學校,不但讓本身孩子轉校,也以暴力作為「負面選擇性誘因」威脅其他白人家長讓孩子轉校。同是白人,白人至上主義者與相信族群融合的白人家長利益並不一致,維持全白人學校只是前者認定符合所有白人利益的集體行動,然而沒有後者參與,前者就不可能單獨達到目標。這兩群人的利益結構並不符奧爾森的原有模式,因為後者已經不是坐享其成者,而是異議者。然而,選擇性誘因依然完全適用,通過非自願手段改變「異議者」的利益結構和損益計算,集體行動可以反過來創造和維持群體。公仔箱論壇4 c3 P" _( Q8 Q6 j& M- I, W
8 b" h% t& C& u9 g# }馬來亞「1957年社會契約」所依以為基礎的「馬來人支配」( Malay dominance),其維繫就是這種典型的集體行動邏輯。非馬來人強勢存在與明顯差異所構成的心理威脅,讓被逼接受他們歸化的馬來人最終以巫統所建立的1957年體制自保;然而,如果馬來人不集中力量支援巫統,則不利非馬來人的「社會契約」就容易被推翻,那麼巫統黨人就算獨自要維持「社會契約」也不可得。
; f% K, Y2 J' J$ D _8 @1 M& i: a( j: @$ b" v& |& L
6 u8 t# _- ~$ \0 u( ` - g5 N- u- ?" c/ L+ h+ M- m- l; A
圖一 馬來亞三層結構的鳥瞰圖5.39.217.766 i4 R1 p. P$ a- ^1 _( r6 c
% d+ Q( r+ x. N, y, M* ^7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5 ]3 N7 o; ^. y) J
這就形成了馬來亞人(國民)、馬來人(多數族群成員)與巫統黨人(執政黨成員)的三層結構。圖一為其鳥瞰圖,可見三個同心圓。要維持馬來人的支配,馬來人(第二個圓圈)相對於馬來亞人(第三個圓圈)的比例必須只增不減,而巫統黨人與支持者(第一個圓圈)相對於馬來人(第二個圓圈)同樣也必須只增不減。如何擴大馬來人對巫統的支持取決於政黨領袖、政策、組織等;如何擴大馬來人在馬來亞人的比例,則取決於官方政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Z& Y, N1 `& U8 J0 B& Q
" r8 E% K! Z# C' y2 q2 r6 Y" q% J前述憲法第160條以宗教、語言、習俗和出生地/祖籍界定馬來人,而「社會契約」的後二個妥協為宗教與語言畫了紅線:非穆斯林可以改信伊斯蘭,而穆斯林不得改信其他宗教;非馬來人終將都以馬來文受教育,而马来人不应该以其他语言受教育(是,老师,我这样写会比较清楚吗?请老师修缮。)。如果非穆斯林都改信伊斯蘭,非馬來人都能慣常說馬來文,則馬來人身份的四個要素中,兩個條件已經成熟。在後來的實踐中,其實只有宗教變成馬來身份認同的絕對關鍵。出生地/祖籍最無關宏旨——婆羅洲與印尼出生的穆斯林都輕易被接受為馬來人,以致多數人都忘記了馬來人定義中的這個因素。許多伊斯蘭基本教義派馬來人在文化上傾向阿拉伯化,並不奉行有印都教殘餘影響的馬來習俗,但從無人因此被否定他們的馬來人身份。許多馬來精英接受英文教育,日常生活以英語交談,少數甚至不能說流利馬來語,同樣沒有人因此失去馬來人身份。這些彈性的做法,有利達到人數只增不減的目的。
, a" M+ J" i8 K7 }1 B* G' d, u9 ktvb now,tvbnow,bttvb
0 T9 s* `4 B/ j5 u) v; A+ R" l9 Itvb now,tvbnow,bttvb然而,一個人如果因為本身「喜歡」而信什麼宗教、說什麼語言、遵奉什麼習俗,這些自願的選擇都是利益;而一個如果因為「必須」而信什麼宗教、說什麼語言、遵奉什麼習俗,這些非自願的限制其實都是成本,難免會受到一些人的抗拒和違背。要確保沒有人脫離群體,甚至吸引外人加入,除了前述的負面限制,群體還必須提供一些正面的選擇性誘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