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電/父親拿回來的養老保險證上出現姓名錯誤,“徐”被錯寫成“陳”。父親是個急性子,本來就患有精神分裂症,看到工作人員犯了如此錯誤,非常生氣,馬上就要到鄉政府找人幫他改過來。考慮到父親的身體狀況,我陪他去了。
( U4 F( R0 Y! A' ]+ g;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5 _, R3 y4 B' B% S
“你好,請幫我父親修改一下資料,他本姓徐,老年保險證上打印成‘陳’了。”鄉政府工作人員抬頭瞟了我一眼:“領證的時候為什麼不看清楚?”“是我父親來領的,他眼神不太好使,沒仔細看,不好意思,麻煩你幫他改一下。”雖然工作人員態度冷淡,我還是一臉笑容地對她,並讓父親掏出身份證,證明他們把姓名搞錯了。 tvb now,tvbnow,bttvb1 }/ h e( c5 w! g; a- T
- Q/ B& @% L! q6 d
“光身份證證明不了,需要到生產隊和村上開證明來才行。”工作人員冷冰冰地說。本以為他們會為自己的失誤感到臉紅,沒想到卻提出如此條件。 公仔箱論壇( W3 \; O( H% @: K: |
tvb now,tvbnow,bttvb6 P0 g, y+ \* \8 _
“身份證都證明不了,開個證明就可以證明得了?同志,這可是你們不仔細給我搞錯的啊。”父親有些不悅地說。 公仔箱論壇* Z9 Q$ h/ _8 D2 Q+ ^8 D1 T
5.39.217.766 ^7 C3 f Q- W+ r5 p" q
“不管是誰搞錯的,都要經過這個程序。再說了,改不改過來也沒關係,一月幾十塊錢的養老金憑證就可以領。下一位……”她的話噎得我啞口無言。“要是別人把你的姓改了,你也會忘了你們祖宗認了算了?”父親氣得臉紅脖子粗。考慮到來回好幾公里路程,等開好證明再來時工作人員早已經下班。我決定先在一旁等工作人員空閑下來再和她講講。
* `! A- A4 `; Y4 M. y, n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3 E7 y# Z9 N6 H" |
“小王,你們把我姐夫的名字弄錯了,最後一個字‘宇’,你們搞成‘寧’了。”一位看起來像幹部模樣的男子直接走到工作人員面前。只見工作人員一臉媚笑,趕緊將名字改了。
& Z4 I8 N5 m3 b; E公仔箱論壇; r! r. e" ]& K$ E4 H
看是熟人,不用證明就給改了,對陌生人卻要嚴格“講程序”。鄉里工作人員如此辦事,還有公正可言嗎?(四川成都市徐秀雲) tvb now,tvbnow,bttvb; I, o4 k4 T$ Y1 y/ c+ J6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6 N5 |' Q6 a) R# y8 Q" u
制度“鬆緊帶”造成社會不公
6 ~2 N; d, X ?# D m# K5.39.217.765.39.217.761 A: a1 W! V& {0 W$ ?
明明是鄉政府工作人員將一老人家養老保險證上的姓打錯了,老人家在家人的陪同下拿著身份證去要求改,工作人員卻冷冰冰地說不行,非要對方去村里開個“你就是你”的證明。且不說這規定本身合不合理,可轉身來個熟人,要求給其親戚被弄錯的名字改過來,工作人員二話不說滿腔熱情立馬就改,“走程序”的事提都不提。 9 U8 I. M4 c; L! s: N
7 ?4 ^, ^/ e*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今天讀者來信中講述的經歷,可以說是當今社會現實的一個縮影,相信許多人都遭遇過類似的事情,而且很可能扮演過其中的角色——被拒者、求人者、被求者、疏通關係者…… tvb now,tvbnow,bttvb! s( W' x$ v( i, o9 g
, o t* L! E+ e* B5.39.217.76 我國並不是缺少規章制度的國家(你到任何一個政府機關特別是政務大廳,規章制度都常掛在牆上或工作人員的嘴上),缺少的是規章制度的約束力,亦即對規章制度的執行力。為什麼?因為我們的規章制度往往是“鬆緊帶”——其彈性之大,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這種彈性,使一些人嘗過不少甜頭,也使太多的人吃過太多的苦頭。tvb now,tvbnow,bttvb4 {& R8 m% v. t# @5 w6 X) ^* m
公仔箱論壇$ g% }& Y: S: B8 a4 U. X
稍作觀察便可發現,許多部門的規章制度似乎只是用來約束甚至苛求普通人、陌生人的,而對有錢、有權、有勢者,對關係人、親朋好友等熟人,則往往“不是問題”,特別是在上級領導或種種“好處”面前,許多規章制度或即刻遁形,或總能被“變通”。 8 v/ d7 H i; N; h
- b4 g& P; B9 d0 c) ~; a 為何本應一板一眼的規章制度卻如此“彈力十足”?除了長久以來形成的“官本位”、特權意識、熟人社會、人情社會等因素外,許多部門、崗位的公職人員,不僅是領導幹部,很多時候就是直接辦事人員的自由裁量權過大且缺少監督,也是重要原因。事實上,許多部門的規章制度都是大而化之、籠統含糊的,不明確、不細致、不具體,即使明確、細致、具體,也往往因對執行者、執行情況缺少切實有力的監督與問責而形同虛設。因為自由裁量權大且無有力監督,部門領導、具體經辦人就有了很大的輾轉騰挪的操作空間;因為有利可圖,有空可鑽,有機可乘,權力尋租、潛規則等暗流湧動就不可避免,求人與被求之事,權錢交易、利益輸送、人情輸送等又怎能遏制得住?近年來不斷出現的巨貪“蒼蠅”,辦事求人現象經久不衰,皆暴露出“鬆緊帶”制度的巨大漏洞與弊端。 : U1 p& {: l' K# u- ^
5.39.217.76& r; m% o2 |5 z!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百姓之所以辦事難,難就難在其辦事的時候,常常被視為“緊”的對象、“卡”的對象、約束的對象,而對一些有權有勢有錢有關係者,辦事人員卻常網開一面甚至門洞大開,由此造成的社會不公已成當今一大社會問題。自古以來,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機會的不均等、待遇的不公平造成的社會心理失衡更是社會的一大隱患。 / Z6 s$ U A& @6 ~9 W
公仔箱論壇( |5 k3 c+ D& D
因此,如何在減政放權的同時,縮減權力部門、領導幹部、公職人員的自由裁量權,確立法律、規章制度的權威性、嚴肅性,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必循、違法違章必究,是解決辦事求人問題的必破之題。
h9 ^6 a4 i" T! G* i( S; itvb now,tvbnow,bttvb4 G8 o/ |7 w) X, \4 \
實踐證明,要杜絕辦事走後門、找關係,尋求社會的公平、公正,規章制度的嚴密、細化和剛性是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