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2日5.39.217.767 s: v9 |% R! |& v, r7 e( J
7 n4 c4 Z! x9 R* y. I8 ~tvb now,tvbnow,bttvb + A7 f' u! T8 h8 x/ g3 V! h
3 y7 [6 J) E- H8 D+ P! C, o0 H
漁護署今日(11日)公布海洋哺乳類動物監察報告,即最新的「鯨豚研究計劃」。調查估計去年有47條中華白海豚於本港水域出沒,數字雖然與2016年相同,但卻較2011年的88條大幅減少近一半。調查又發現超過四成初生幼豚於首次被發現後便不知所蹤,因而推斷香港初生海豚的存活率處於偏低水平。公仔箱論壇$ i: A% d" Y# f8 Y. S7 _% k
6 }) L5 W4 ~. C-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調查認為海豚數字不斷下降及的幼豚存活率偏低等現象,對本地海豚的存活前景帶來警號,情況令人憂慮。
/ g+ [2 R6 H3 A; d)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6 P' S+ G1 J,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t: P! n7 X ~
海上活動增加,威脅海豚安全及造成海上噪音。(WWF提供)公仔箱論壇5 _7 h1 B) E* T/ K( [
; e1 l$ _4 {' T8 k8 o! W# d「鯨豚研究計劃」由1995年開始,由漁護署資助。今次調查於去年4月至今年3月進行。在2017 年,中華白海豚在大嶼山西南、西、西北及東北四個調查區域的整體數目估計為47條,與2016年相同。不過,數字自2011年開始下降,與當年的88條相比,更銳減46.6%。調查又發現,除了大嶼山西南面外,其餘三個調查區域的海豚數量均各自錄得明顯下降趨勢,而四個調查區域合共的整體海豚數目,亦錄得明顯下降趨勢。
% C5 V+ N) ?5 c
* h! V ]; P/ N1 F& [* H, W) K公仔箱論壇大嶼山東北面連續三年不見白海豚身影
/ {# \3 G1 J9 K. \tvb now,tvbnow,bttvb調查又發現,中華白海豚在2017年的重要棲身地主要集中在大嶼山西面、由大澳半島伸延至分流及狗嶺涌一帶的近岸水域。在過去七年,海豚在大嶼山西面水域的棲息地運用最為穩定,但其使用量在2016及2017年期間已逐漸減少。在北大嶼山水域,海豚於近年的使用率大幅下降,東北面情況最嚴峻,連續3年沒有中華白海豚樓息。
! A# B# Z" ]- S4 a2 q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9 J5 x% Y0 b) [! W# d/ f
此外,研究員於2017至18年間辨認出 148 隻個別海豚、共 384 次的目擊紀錄,其中近半均出現在大嶼山西面水域;共有52隻新的個別海豚亦於此年間被加入相片辨認名錄。過去一些經常出沒於香港水域的海豚個體,卻於近年不見所蹤,或只有零星的出沒紀錄。tvb now,tvbnow,bttvb1 o3 l5 s7 ~: O
& x* T+ _& K6 G% r5 L) U; k1 y H
四成初生海豚疑夭折 海豚存活前景響警號
% d, Q4 W# U3 H公仔箱論壇存活率方面,研究發現在149個獲確認的產子記錄中,超過四成與母豚有緊密聯繫的初生幼豚於首次被發現後便不知所蹤,因而推斷香港初生海豚的存活率處於偏低水平。研究總結,雖然於香港水域生活的海豚之壽命較長,但其偏低的幼豚存活率、雌性海豚較低的繁殖能力、及較長的海豚產幼間隔,再加上過去十數年海豚數字不斷下降,均為本地海豚的存活前景帶來警號,情況令人憂慮。# J* f, ^7 r2 a% i5 j& G
' o3 y2 `7 s6 S9 l% c
環團:情況令人憂慮 促於西大嶼山設海岸公園
t) b% @- {4 r( I- S1 ?5 {5 l面對海豚數目逐年減少,環保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WWF)同樣認為情況令人憂慮。WWF指出,受港珠澳大橋工程影響,北大嶼山的生境已每況愈下。在過去四年的監察期間,大部分海豚蹤跡都是在西大嶼山水域發現。" z5 P% y. Z* Y
5.39.217.766 @: B$ b2 G; _/ c: k
WWF項目主任(海洋保育)馬翠盈認為最新的中華白海豚數字反映了守護海豚主要棲息地及其活動走廊的迫切性,如位處大嶼山西面的大澳及西南面的分流。WWF建議政府在西大嶼山設立海岸公園,同時在大澳周邊設立海豚核心保育區,禁止沿岸發展,限制海上交通和人類活動,如觀豚和商業捕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