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aa00 於 2011-2-24 03:39 PM 編輯 ' X0 p/ \. ^1 \+ L" M+ v
6 h5 q+ @+ F4 T) v. t; ]; u& V% U5.39.217.76本港現行空氣質素指標因循守舊,早已備受詬病。最新研究更發現,港府建議的空氣質素新指標大開歷史倒車,比世界衞生組織制訂的最差基準還要差,變相允許合法排污,嚴重損害市民的健康,估計新指標之下,每年將額外造成近二千人死亡,經濟損失高達二百億元。$ R3 I2 ^- h: P# ^4 G; A4 ?
+ |0 U4 w6 R4 _8 ]( H/ g5.39.217.76世衞於二○○○年及二○○五年兩次更新空氣質素指標,然而,自詡國際大都會的香港,目前仍然沿用已實施二十多年的空氣質素指引,嚴重滯後。迫於民意壓力,港府不得不重新檢討有關指標,並於二○○九年完成公眾諮詢,當時環保署承諾將盡快整合各方意見並提交立法會審議。一年多過去了,新指標泥牛入海無消息,再一次印證港府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官僚作風。公仔箱論壇: ^/ N: P4 x$ k9 J' [+ l
更不堪的是,根據港大李嘉誠醫學院的最新研究報告,港府新提議的《空氣質素指標》置世衞標準於不顧,過分寬鬆,仍然無法保障公眾健康。以空氣中的懸浮粒子含量為例,本港現行標準是每立方米可含有五十七毫克,新指標只是輕微改善為四十八毫克,但仍比世衞標準的二十毫克超出一倍以上。而在微粒子及二氧化硫等方面,新指標更是不跌反升。研究人員警告,新指標之下,將令市民更多地暴露於惡劣空氣之下,嚴重影響母親及兒童的身體健康,會引發諸如心臟病、中風、肺炎、慢性支氣管炎以及許多可能造成提早死亡的健康問題。 O# q/ i+ a! _4 f- i0 u
正如研究人員批評,新指標純屬誤導,絕非如環保署聲稱的已達世衞基準,而是比世衞制訂的最差基準更差,不可能支持有效的環境管理法例,如果不作出修訂,每年可能額外造成一千八百六十例可避免的死亡,額外增加九萬二千七百四十五個入院治療日數,以及五百二十萬次求診,因此帶來的社會及經濟代價更是巨大。子雖不殺伯仁,伯仁因子而死,與其說市民死於空氣污染,不如說死於港府之手。
* ~6 K1 G$ b1 p$ ]5 j" v與今次研究不謀而合的是,港大早前公布的一項研究亦顯示,懸浮粒子是造成本港能見度降低的主因,而能見度每降低六點五公里,死亡率就會增加百分之一點一三。由此推算,本港每年有一千二百人死於空氣污染引發的疾病,平均每日有超過三個人死亡。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Z; t4 K& |8 S' t
其實,用不着專家研究,普通市民只要憑肉眼和鼻子,就能感受到空氣質素日益惡化。別看港府將減排喊得震天價響,一再鼓吹要為藍天打氣,實際上是君子動口不動手,這些年來,除了推出宣傳大於實效的停車熄匙立法,可謂乏善可陳。更有甚者,港府還帶頭製造污染,例如高官被指長期使用高排放量的座駕,不少號稱節能的政府大樓也被指嚴重污染,難怪有環保團體指控港府是「氣候逃犯」。 d& ]# J* k' ^
港府減排不力,受損害的不只是市民的身體健康。多個國際調查報告指出,本港整體競爭力每況愈下,空氣污染是重要原因。澳洲政府曾向香港發出旅遊忠告,告誡國民遊港最好留在室內,以免健康受損。外國在港商會亦多次警告,空氣污染令不少一流人才離港而去。然而,大多數市民沒有能力移民,只能繼續忍受烏煙瘴氣,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這個最卑微的願望,對他們來說已變得愈來愈渺茫。9 o9 H6 b, x7 b: U5 A
面對各界要求當局盡快採用世衞標準,環境局不是從善如流,反而擇錯固執,堅稱新標準符合世衞指引及國際慣例。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只要庸官繼續尸位素餐,本港的空氣質素就不可能得到改善,藍天白雲只會愈走愈遠。
$ d1 m2 q" a# ~2 ?9 R7 h公仔箱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