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綜援分類制 助貧者自強6 V F' ^" s8 e, j3 V
& k+ X+ }/ [! F
撰文:三十會 魏華星tvb now,tvbnow,bttvb0 W2 ~, x% m$ g. h8 G
欄名:中產階級心聲 tvb now,tvbnow,bttvb0 r7 h0 s0 C" v' N
4 a3 V3 Z5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公仔箱論壇# G: H+ e) Q9 O8 n
「貧窮不是欠缺金錢,而是欠缺生活意義的感覺。」(原文自David Bornstein︰Poverty is not a lack of money, it is a lack of sense of meaning.)這對如何應對日益嚴峻的貧窮問題有很好的一個反思。( ^) y- b. O9 P6 }" y
在第三世界,生活的大部分都聚焦在基本需要的滿足,解決麵包、食水問題,以及推短暫紓困措施,無可厚非。但在大城市,生活的意義變得複雜,需要包含能持續令人得到溫飽的工作、職業發展的機會;因競爭激烈,給予孩子光明前途的教育與培養,已不單是知識的攝取;城市的節奏、有限的空間,令老弱的照顧變得困難。貧窮家庭的生活意志每天被消磨,很多時候失去感覺、失去希望。
, A# C6 j' @+ r/ S.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 now,tvbnow,bttvb' r* N7 y3 S$ m6 g. P, k
5 N9 I, Y' T4 F* H& S% R" O9 p5.39.217.76施政報告只重派糖
1 H" H! o* T) d& o: w, ` tvb now,tvbnow,bttvb% P7 s; C% f- n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雖然已承認貧富差距潛在的巨大問題,但整體的方向還是針對如何「派」,而沒有對走進貧窮問題根源,製造社會流動性,協助貧困家庭脫離貧窮循環。假如香港的財力能如北歐的福利國家,把大部分的問題「包底」,也可能是一種解決方法;但如果不是,我們需要集中力量幫助貧困人士自強。
7 K& ?; T) F5 R9 c) L. H1 D上一代的新移民,縱使生活質素也是不好,最少當時的教育相對平等,父母靠勞動力賺取微薄的收入,但回家看到孩子將來的希望,還是咬緊牙關熬過去。今天新移民的面貌已跟當年相去甚遠,他們不是年輕的核心家庭,而更多是教育水平較低的婦女帶着幼兒與老夫團聚。貧窮政策應該就着這種情況的改變而有所調整。
4 Y6 n) W6 i# Z. S# A$ E政府在考慮如何派食物的同時,應關注如何在某些區域維持社區經濟動力,如小商販就是其中一個可以同時降低物價而提供就業的動力。在考慮如何保障最低工資的同時,應注意怎樣提高整體勞動力的議價能力,如把勞動力的參與連接到重點發展行業上。在考慮如何加強安全網的同時,應想想如何鼓勵他們脫離援助系統,如把不同的綜援支持計劃分散,針對不同群體的需要,而按需發放。
* `$ o, i5 ~: E1 ~ ( I/ S( S# |5 M7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u I# y# }3 S/ |' L
佔領華爾街 反思貧與富
* u* k3 f q- u! r2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c; O. C+ ]3 z; h
「佔領華爾街」給予大眾一次重新思考今天社會的機會,站在「生活意義感覺」的角度,也是我們思考甚麼是「窮」、甚麼是「富」的好機會。可能這樣更能讓我們明白今天的貧窮問題。5.39.217.76$ @3 u$ H* V& ~ C
tvb now,tvbnow,bttvb c2 D% }& h$ i8 ~+ S
5.39.217.76! l5 Q9 ~) e. ?6 |
/ b3 |2 Z2 x4 u W$ G$ k
: [, z" L1 s" f6 ?
3 Y7 x6 v6 G0 b9 v& I8 U1 O! _tvb now,tvbnow,bttvb : H: M" I" i- q$ d$ O. o- x- x
來源 / 版權所有:香港經濟日報 / 作者 $ [* F9 d! G2 m# Y
(以上内容摘自或摘译自 其它媒体 / 作者 ,不代表發帖者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