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 now,tvbnow,bttvb4 P* u$ N, A5 W% N! n( P
孕婦貧血恐增早產及胎兒死亡風險,國健署籲補充蛋白質、葉酸4大營養素。5.39.217.765 @2 m! k" h& s# G( X
; b# I& u% M: T: ]& O5.39.217.76
& ?3 o* i% A* Jtvb now,tvbnow,bttvb依據國民健康署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我國20至49歲育齡婦女的貧血盛行率為19.35%(血紅素<12g/dl視為貧血),即約每5位育齡婦女就有1位貧血。造成貧血的原因主要有遺傳、疾病或營養素攝取不足所導致,國民健康署於110年7月1日起於妊娠第24-28週新增補助貧血檢驗項目,希望所有孕媽咪都能好好利用這項補助,若發現有貧血問題,能及早治療,以確保母嬰健康。產檢貧血檢查,保障母嬰健康依106-108年「懷孕婦女營養狀況追蹤調查」結果顯示,台灣20歲以上懷孕婦女整體貧血盛行率為19.7%,而且第三孕期高達到28.9%。5 R7 O- B) ?0 r$ f9 Q8 r6 G% I- L2 q
國民健康署統計110年7月1日至111年6月30日止,孕婦接受產檢貧血檢查人數已補助超過13萬人,初步發現異常率約16.8%。tvb now,tvbnow,bttvb) ]7 j" Z8 p9 j
由於孕期貧血除了可能造成胎兒過小、發生早產,增加周產期死亡率,或產生發展遲緩、注意力不足、智力障礙等問題外,也可能增加孕產婦心肺負擔,造成頭暈、傷口癒合不良、子宮收縮不良、難產、產後憂鬱等,甚至提高孕婦產後大出血的風險>5.39.217.76$ G; k P) U% {$ ~" U6 t0 ]: U
透過懷孕期間的早期發現及早期攝取足夠營養素(如鐵、葉酸等),或經醫師評估使用補充劑,以改善貧血症狀,保障母嬰兩者的健康。
# j! k: i& }' S2 J- C5 d6 T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b0 r# |5 R: [" p$ N6 z; o
) G/ Z" x2 h) ?! L) Q5.39.217.76
: l% ?( ]) ` N5 l3 ~9 `6 v8 J: Y' mtvb now,tvbnow,bttvb
3 \$ _/ m- }, S2 l% |7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圖/懷孕期間,建議葉酸攝取量增加至每日攝取量達600微克,並多以深綠色蔬菜為主,如:紅莧菜、紅鳳菜、菠菜、韭菜及空心菜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2 `, P$ F2 ?) o$ g- h
, P" ^# E+ F6 H9 K, [- z: ?+ R# Z4 ]/ Y; C
預防貧血要注意,4招小撇步告訴您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孕媽咪,如果檢查結果有貧血情形,除須遵從醫囑適時使用營養補充品外,也提供下列4招預防貧血小撇步:
2 R8 O% |0 F! P: M• 補充葉酸不可少:葉酸支持紅血球細胞的生長及正常功能,也與胎兒神經發育有關。建議有懷孕計畫的婦女,可在備孕期間開始補充,每日攝取量應達400微克(μg),而懷孕期間,則建議增加至每日攝取量達600微克(μg),多以深綠色蔬菜為主(如:紅莧菜、紅鳳菜、菠菜、韭菜及空心菜等),其他來源包含豆類(如:黃豆、黑豆、紅豆等)、肝臟及瘦肉。
* B% k5 p" N( t/ ]7 Qtvb now,tvbnow,bttvb• 富含鐵質食物要多吃:鐵是製造母體及胎兒血紅素的重要元素,建議每日鐵攝取量達15毫克(mg),至第3孕期更要增加至每日攝取量達45毫克(mg),平時注意食用含鐵量高的食物,例如:海產類(文蛤、章魚、蚵仔等)、肝臟、紅色肉類。另於用餐中或餐後一起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當季水果,可促進鐵質的吸收。
7 v2 I) {6 b. j3 K( h2 I5.39.217.76• 維生素B12很重要:維生素B12參與造血作用,促進紅血球的生成、維持神經系統健康。懷孕時建議維生素B12每日攝取量應達2.6微克(μg),可以選擇的食物,包含海鮮類(如:蜆仔、文蛤、牡蠣、竹筴魚、鯖魚等)、肉類等;而「素食者」則建議蛋奶素,或可由海苔、紫菜片、海帶芽補充;如果是「全素者」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B12補充劑。
8 I, k- L4 O) ?0 k& j. U• 蛋白質攝取量須增加:蛋白質對孕媽咪及胎兒發育一樣很重要,每餐飲食要有蛋白質食物做搭配,如豆魚蛋肉類,才可以提供足夠的造血元素,素食者建議以黃豆、毛豆、黑豆與相關製品為主,如豆腐、豆干、豆包,並以原型食物為主避免過度加工食品。tvb now,tvbnow,bttvb( s2 v, g1 M' G4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