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從老年癡呆症「正名」爭議看媒體專業性?

從老年癡呆症「正名」爭議看媒體專業性? ) c; T' k8 d1 F8 @1 e3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V, q/ t+ V( z9 q: U7 ~! F
公仔箱論壇8 ]  o& t% R9 n
香港人口老化日趨嚴重。據報道,本港三十年後,老年癡呆症 (腦退化症) 患者估計會由現時的七萬人激增至二十萬人。有關老年癡呆症問題不僅僅二十萬患者本身,同時涉及到其家人和醫療系統,問題不容忽視。
6 M4 b5 f! m. n4 p5.39.217.76# M6 s0 w+ W9 a2 R
  高錕教授患上老人癡呆症,引起社會關注老年癡呆症。據香港中文大學發表一項調查指出,一半受訪者認為癡呆症的名字帶有歧視。引述報道指出,賽馬會耆智園為了希望消除公眾對癡呆症的誤解和成見,便發起「正名」比賽。評審結果於2010年10月29日公布,選出「腦退化症」這名稱,同時指出「腦退化症」可以更正面反映病徵。據報道指出:「賽馬會耆智園表示,18個團體會於11月中開會討論,初步相信會跟隨「正名」。」18個機構,包括衛生署、醫管局和平機會等,其將採用「腦退化症」為新名詞。
# }9 w4 c5 y5 o3 k7 W6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d" S6 Q0 Z3 m; z公仔箱論壇媒介專業Vs群眾意志5.39.217.761 i9 L% m1 Z: ?$ c$ p7 K! H! s& s
  但筆者查閱政府新聞公報,當天並沒有「正名」的資料或公報。但有一篇題為〈天氣寒冷市民應注意健康〉的政府新聞公報,其於2011年1月27日發出。該公報有關衛生署提醒長者和長期病患者注意天氣寒冷。但公報提到:「高血壓、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如腦退化症 (前稱『老年癡呆症』)、骨折、柏金遜病和中風亦可影響保暖能力。」可見政府當時似乎認同腦退化症的名稱。
9 `- p; B/ L. h4 H( C
& O8 F* @% Z7 _( c. C公仔箱論壇  至於報章媒體方面,於2010年10月30日 (即公布「正名」見報日) 至2011年6月13日,同期有關使用癡呆症、老人癡呆症或老年癡呆症合計289篇,其佔總編目比率26.29%;腦退化症使用報道合計865篇,其佔總編目比率78.70%;兩者同時使用合計55篇,其佔總編目比率5%。但對比上一年度同期,即2009年10月30日至2010年6月13日,有關使用癡呆症、老人癡呆症或老年癡呆症合計911篇,其佔總編目比率98.59%;腦退化症使用報道合計10篇,其佔總編目比率1.08%;兩者同時使用合計3篇,其佔總編目比率0.32%。可見,媒體於「正名」以後,十分認同新名詞。
+ p0 M6 @: ^! [4 h
1 H- E+ p. q) {# }, otvb now,tvbnow,bttvb  但是到了2010年11月25日,有關「正名」的議題出現爭議。香港老年精神科學會發表聲明指出,約三分之一癡呆症患者是因中風引起,而非腦部退化,故要求暫緩改名行動。聲明又表示,醫學界的《精神疾病診斷與手冊第五版》將於兩年內推出,要求各界待手冊出版後再諮詢。但負責「正名」比賽的耆智園,其總監郭志銳教授指出:「中風其實是由血管阻塞引起退化,某程度上算是血管退化致腦部退化,亦可作退化病。」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N# W) `% F; ?/ K% M

( \# Y7 D+ @3 F/ }- l  A' J* o!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其後,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於2011年2月23日就「正名」提出質詢。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回應,腦部退化不能完全反映老年癡呆症的症狀,因此未有計劃採用「腦退化症」一詞。
! A, T' r; _; J& u! f公仔箱論壇
- c5 Z; }- r) L/ }& N5.39.217.76  翌日,部分報章媒體報道了有關周局長的回應,同時報道了政府不採納「腦退化症」為醫學上的正式名稱的立場。如《成報》以〈醫局無意採「腦退化症」名稱〉為題作出報道,《東方日報》亦見報道,題為〈癡呆症命名仲未傾掂數〉,《太陽報》則見〈政府轉軚棄用腦退化症〉一文,還有《香港經濟日報》的〈癡呆症改名「腦退化症」減誤解〉,另見《明報》的相關報道。自當天以後,媒體對政府重新「正名」的立場似乎未見「重視」。
! l; ?# n9 Z6 \
! P) E$ X5 @; T0 ?2 f, z& l  L- a  a5.39.217.76  報章於2011年2月24日(即公布重新「正名」後見報日)至2011年6月13日,同期的有關使用癡呆症、老人癡呆症或老年癡呆症合計134篇,其佔總編目比率31.5%;腦退化症使用報道合計291篇,其佔總編目比率68.47%;兩者同時使用合計21篇,其佔總編目比率4.9%。對比2010年10月30日至2011年2月23日,有關使用癡呆症、老人癡呆症或老年癡呆症合計155篇,其佔總編目比率24.8%;腦退化症使用報道合計510篇,其佔總編目比率81.6%;兩者同時使用合計40篇,其佔總編目比率6.4%。可見,媒體自病症重新「正名」以後,使用腦退化症的比率尚見下降,但總比率仍達近七成,看來報章不改對新名詞的接受取態。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8 k# |/ C# R! l$ |3 t

( j& T! h# V( |* Q5.39.217.76  有關2011年2月24日至2011年6月13日使用腦退化症的報道,反映著甚麼現象?本文擬從報道人身份說明。首先是同期使用腦退化症的記者報道共291篇,其255篇為新聞報道,本文認為可算作反映報章、編輯和記者對「正名」的取態。至於其餘66篇,則為非記者署名文章。這些文章可以分成五大類,分別是醫生、大學教授、相關醫療專家(如營養師和語言師等)、專欗作家和政府。醫生為7篇、大學教授為4篇、相關醫療專家5篇、專欗作家49篇。有趣者是醫管局也有一篇。醫管局文章刊載於《成報》,該文於2011年3月8日刊出,題為〈虛擬現實治療腦損傷〉,文章署名為醫管局,其文提到:「腦損傷患者,如腦中風、腦退化症、腦創傷等,除了需要生理康復外,認知、感知和心理的康復亦十分重要。」 , A5 w  L! [2 n* S5 y
; K. g. E) [) k4 {, F
  至於同時使用癡呆症和腦退化症的報道,當中可分類三類,一是以腦退化症為主,但附註老人癡呆症;二是癡呆症為主,附註腦退化症;最後一類則是以討論及報道爭議者。當中則以癡呆症為主者最多,約9篇。 tvb now,tvbnow,bttvb! M4 Q: p/ e: M*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 a9 |1 h0 Z" t6 B
  有關討論及報道爭議者,其中不計2月24日報道立會提問報道外,其中有兩篇直接探討及報道有關癡呆症和腦退化症的爭議。第一篇是《新報》報道,其於2011年5月5日題為〈「腦退化症」代替「老年癡呆症」?〉。該報道訪問了精神科醫生曾繁光,該報道表示:「精神科醫生曾繁光表示,雖然最近有醫學組織將老年癡呆症稱為腦退化症,但醫學界認為老年癡呆症這個名稱才符合臨床要求,所以醫學界只有老年癡呆症,而沒有腦退化症。」 # i9 J7 Z. f9 {4 e: ~, q& u,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8 v3 z% E+ e. \
  另外一篇則見諸於《明報》。《明報》總編輯張健波其於5月20日在手記中說明該報對使用腦退化症和老人癡呆症的立場。文章指出,有關癡呆長者申代管財產增的新聞中,記者以「癡呆症(部分醫學界稱「腦退化症」)」的表述方式處理該病症的名稱。同時以醫學角度說明因由,故文尾說明:「基於此,當我們的報道談到醫學專用名詞時,我們沿用「老年癡呆症」;在其他情況,則用「腦退化症」。」從筆者參考資料可見,《明報》是唯一一份報章說明相關立場的報章,亦可見其對名稱處理,態度十分專業認真。
) N( i& n% z8 Y2 e/ t+ X5.39.217.76# q6 ]) H7 i0 O: \" y1 r$ v2 J# t
  事件的最新發展,則見諸名為「關注癡呆症聯席」的團體,該團體由十個醫學及長者團體組成,其則於6月26日建議把癡呆症「正名」為「認知障礙症」。如果「認知障礙症」是最好的選擇,那麼過去一年,報章是否選擇了一個爭議大、但又不是最理想的名稱?如果政府去年10月時「正名」草率,報章媒介的選擇又是否草率?客觀專業從何說起? 5.39.217.76# X4 n3 R' s9 O

, C  N8 l, Y, S0 s. u8 h" ]3 Z3 e5.39.217.76

/ p) A7 w# X' @/ S! H" [8 M公仔箱論壇

" m9 j/ C( Y" F- |. z3 u5 d8 @4 M5.39.217.76
  V$ q* b7 H3 M  O) A9 Z5.39.217.76「正名」爭議判斷的理據 tvb now,tvbnow,bttvb1 g6 W& m0 W$ E7 W7 ~( h3 V
  英國牛津大學學者Henrik ornebring指出,專業(professionalization)包括三個重要內涵,分別是知識(Knowledge)、組織(Organizational)和自主(Autonomy)。知識當然意指專業領域的學識;組織則是擁有共同專業知識的人士的共同組織,以分享、交流和爭取界別利益;至於自主,亦是最重要的一環,其包括可以自由判斷和行使專業的權力,但同時受制專業道德和以公眾利益為依歸的專業態度。因此,作為專業領域中的精英,其判斷應該受到重視,因為他們的判斷不是簡單的自由意志的結果。記者和醫生,作為專業之一,他們享有自主權,但前提是我們同時肩負起以專業知識、專業道德、客觀求真和公眾利益為根本的社會責任。 ( K$ s, T. m) C" R' S* d* A

. a7 d4 @% Z% J3 k1 {* D8 I. x- F5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在這次「正名」爭議,無論是腦退化症或老年癡呆症,本文認為其判斷的理據應該從專業醫學角度立論。但專業醫學界別本身對「正名」仍未有共識,我們是否應該馬上以善惡方式為「正名」立論?但從報道數字理解,媒介似乎站在大眾意志一方,傾向選擇腦退化症作為專用名稱。到底專業與群眾意志,我們應該如何抉擇?公眾利益是否就是簡單的群眾意志?或者,至少我們需要以認真、客觀的態度思考,為各自取態提供一個嚴謹的註腳。 tvb now,tvbnow,bttvb  ?5 ?+ ]- Y7 @) N6 Z

" c8 T; K' P, V9 F& E$ t* J0 Z1 Z9 ^0 T5.39.217.76■林援森 5.39.217.763 C1 ~, N* g0 z; ^" ~% o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高級講師 . D, f& T3 Z/ W$ m8 k
tvb now,tvbnow,bttvb4 s8 s4 Z& Y' z# N$ |# R0 I' ^0 K
! `2 Y( V' n* I- l6 b3 P& h8 e" X

) \$ u0 r$ o' c8 D3 i1 \' X1 c
  k9 a: W6 E' Y1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L/ _" |5 S) G9 }6 B- k+ @! E$ t
2 H' S4 s# ?$ W  q8 w
tvb now,tvbnow,bttvb/ J' _7 o/ w. _- G
來源 / 版權所有:以上所述媒体 / 作者
7 C2 G* Q2 L. J- g0 ?$ _5 p/ ](以上内容摘自或摘译自 其它媒体 / 作者 ,不代表發帖者观点)tvb now,tvbnow,bttvb' l' i0 C' F& }+ D/ y* _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