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 堅尼系數新高 扶貧應以機會平等為主軸公仔箱論壇: K: ?0 q0 h6 D" L) H; o- D
1 t# U, G6 E# H% M# `- J( |# a5.39.217.76' N& F: [$ B: z- ^2 H
近期,各項調查數據,都顯示特首曾蔭權的民望拾級而下。市民離棄曾蔭權,與他被揭發接受富豪款待、外訪揮霍無度有關,不過,私德受質疑以外,曾蔭權7年施政,為香港社會帶來深層次矛盾的尖銳和後遺影響之深遠,才是他未能以光彩身段告別公職生涯的主要原因。曾蔭權7年任內,反映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達到40年來新高,是說明他失德敗政的恰當註腳。
. U# Z! S' f7 C9 V) @* |
) g+ j2 R0 { R) Y% O( W4 e' U- @曾蔭權5年派糖2000億 阻不了貧富懸殊惡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O. I% U0 N* Q2 r" f0 y2 s! ]
0 n, l8 k: R4 `& U& Z+ ]6 t( Wtvb now,tvbnow,bttvb
* j) R; a, m5 i1 G, Y4 U6 Y" T統計處公布2011年本港整體家庭住戶總收入的堅尼系數,由2006年0.533,增至2011的年0.537(數值愈大,貧富懸殊愈嚴重,最高為1),為40年以來新高,在全球較成熟的資本主義經濟體,香港又位居第一。按堅尼系數指標,0.3以下顯示住戶收入平均;0.4是貧富差距「警戒線」,顯示收入差距大;超過0.6即表示貧富分化可能導致社會動盪。現在香港所處0.537水平,早已超過警戒線,雖與0.6還有一定距離,未到觸發社會動盪的臨界點,但是若情不改善,讓貧富懸殊持續惡化下去,則社會動盪是早晚的事。公仔箱論壇+ D1 C2 Y8 P& W! F. s
公仔箱論壇: H7 R) R4 D# ^
近年,許多人都感受到香港社會的躁動,例如遊行示威,過去絕大多數和平進行,現在則「預鰦」有事發生,情與個別團體的激進取態有一定關係,但是也離不開整體社會的氛圍。今年3月,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一項民意研究發現,貧富矛盾和市民與大財團之間的矛盾,在連續4次研究都位居前列,今年則發現官民矛盾排列第3,是歷次最高排名,反映貧富懸殊導致市民與大財團、政府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說明有激進土壤的社會,讓激進團體有生存空間,使整體社會出現躁動。5.39.217.76" i w: g% f& e, P
' G- _9 }& l( W9 q, c8 [( ~3 f0 T5.39.217.76政府對0.537堅尼系數,有另一番解讀,表示除稅及福利轉移後,實際只有0.475,與2006年一樣。政府放大這一點,用意在說本港貧富懸殊情並無惡化,即使並無存心誤導,但是,政府所說的0.475堅尼系數,可是2005年曾蔭權連任之後,以派糖、派錢方式,耗費超過2000億元珍貴公帑得來的結果;設若無連年燒煙花式的「紓困」措施,也沒有去年5月起實施的最低工資制度,堅尼系數更不止0.537了。派糖、派錢乃不可持續的措施,從這個角度看來,過去5年的所謂「紓困」舉措,很大程度旨在紓解曾蔭權或政府施政之困而已。
& D. d5 p3 @6 M+ p9 L
. z Y4 b- C4 B) v$ c, \公仔箱論壇關於貧富懸殊,曾蔭權去年10月在其最後一份施政報告表示,「在一個成熟、自由、開放、奉行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貧富差距難以徹底消除」,這個說法,與他認為租金昂貴是「成功的代價」如出一轍。曾蔭權政府治港,倚賴政治化妝,今次解讀堅尼系數見新高如是,土地政策失誤,導致樓市泡沫、租金茘升如是,曾蔭權都把敗政說成是政策成功,他或許自我感覺良好,但是成功抑或失敗,總有客觀準則驗證,他的說法經不起考驗。
. ]2 O1 O& _% N# ]) B$ y! s: A8 ^ ]! I5.39.217.76
! @+ K. U; ]5 ]/ X公仔箱論壇例如他曾經誇誇其談地說「香港並無房屋問題」,這句話,市民聽起來,輕則失笑,重則憤怒,香港有那麼多人住在不適宜人居的「ṃ房」,他這句話,要麼反映他無知,與實際環境脫節,要麼反映他另有心思,罔顧市民困境,就特首而言,無論是哪一種情,若他企圖以這句話推卸在土地房屋政策的敗政,市民都不會認同和接受。
6 | ?* ^! b. y+ m& Z! V, l, |/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_) C% `0 Z* v! C+ n5 n
2 F9 V. E7 L1 ?6 l9 n公仔箱論壇梁振英親抓扶貧工作 應促進機會平等的環境* V! E* ]/ [! n* v
5.39.217.76! X. I# a: g! F3 W- Z( B( z
" A5 `" H* U, j' p5 t% l: [ A0.537堅尼系數,這個數字所反映貧富懸殊之實質和所涉及利益糾結,並不是那麼容易紓緩。還有12天,曾蔭權就會成為過去式,但是他留下來的深層次矛盾,全港市民都要面對,梁振英和他所統率政府要打醒精神應對,因為房屋供應短缺、市民置業或住屋困難,是構成香港貧富懸殊的核心成分,但是在形格勢禁下,下屆政府必須小心處理,以免成為樓市崩潰的罪人。
: V2 B$ o6 x& j' T B5 G
0 @5 J! E/ y, \0 {( t4 }2 t- ?( K梁振英幾年前在本報「筆陣」撰文,已經提出貧富懸殊問題。他表明就任後優先處理的四大工作範疇,即扶貧、經濟發展、金融發展以及土地和房屋事務,其中他會出任扶貧委員會主席,親自掛帥,可知他對扶貧工作之重視,但聽其言還須觀其行,究竟梁振英與他的團隊拿出什麼辦法對應,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 `/ M e$ `2 ~; G2 y
& i1 p) P; U7 b5 y# N* ktvb now,tvbnow,bttvb我們認為,扶貧政策要以機會平等為主軸,例如,若能做到教育機會平等,就可以切實地提高社會流動性和減少跨代貧窮。只要所有政策措施都體現平等的價值觀,則所有人在機會平等下競爭,各展才能,爭取出人頭地,這就是過去香港有貧富懸殊問題,卻沒有出現仇富仇商,只會仰慕成功的有錢人和商人的原因。所以,締造平等的環境和制度建設,應該是扶貧工作的一個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