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情懷

中國復興,帶來的不是表面上看到的中美爭做世界經濟龍頭,更深遠的是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文化挑戰下,中國社會開始反思。中國復興不靠西方殖民,也不像日本那樣附庸美國,而是走自己的路。日本近年的衰落,更凸顯中國走自己的路的效果和作用。走自己的路本身便是向西方文化挑戰。
$ u0 _! t" ], T
1 Q& I2 q1 s/ l中國沒有宗教主宰社會,便沒有神的挑選者與異教徒的對立,便可突破宗教種族的狹隘限制,變得包容。而且不是寄望來世,中國文化便是活在當下,當下也可與自然生態共容。且沒有來世,歷史的滄桑感形成人生如寄,不作執着的中國人文情懷。這種情懷輕視功名利祿,也否定對其他社會和自然的侵略與破壞。公仔箱論壇1 n& e$ c; Y& N5 W) S- Y
鄧小平承繼毛澤東說的不稱霸,實際便是中國文化及情懷的政治表現。中國經濟增長若能持續,依賴的是中國文化的復興,不是西方政治的移植。tvb now,tvbnow,bttvb4 w+ i$ O, O$ N' Z) L
梁啟華老弟英年早逝,謹借明代才女沈宜修的詞弔之。雖時令稍有不合,全詞卻體現飽含歷史滄桑的中國情懷:
. R  Q  @- n4 K5 ]& k2 |! Q' t! Mtvb now,tvbnow,bttvb「傷心時候,又端陽景色,依然滿目。暗柳藏鶯千百囀,聲繞畫簾風竹。舊恨吟花,新愁泣夢。細雨凝蒲綠。淚殘芳草,斷魂何處難續。休說簫鼓年年,龍舟競渡,玉碗傾醽醁。今古興衰,多少事,不盡沅湘萬曲。明月山空,青松露寂,煙水長飛鶩。落霞影裏,怎如數椽茅屋。」公仔箱論壇: W, ^. Z/ S5 c( A& o. P
與其說萬物皆有佛性,超脫於世,倒不如中國人文情懷的滄桑與無奈,但卻不忘情,入世而超於世。% p1 y4 R+ f) k* a' F* J
' L$ ?" ?0 |" S# ~
[/td][td][/td][/tr][tr][td][/td][td][/td][td][/td][/tr][/table]
加入【無】寵物家族
開開心心過每一天
有族長奬勵,同族友幫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