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藍天說地:應考慮復建居屋

藍鴻震 前民政事務局局長  房屋協會最近將464個夾屋貨尾疊翠軒單位推出市場,反應空前熱烈。推售首天,便派發了25000份申請表,同時吸引了1500多名市民參觀示範單位,反映市民對此類政府資助房屋的需求甚殷。  八十年代初推行的居者有其屋計劃、私人參建計劃單位以及後期推出的夾心階層住屋計劃,都是政府為一些無能力購買私人樓宇的中下階層,提供一個置業安居的途徑。政策推行以來,一直行之有效,也廣受中下階層市民歡迎。可惜踏入2000年的初期,由於受到沙士及當時「八萬五」房屋政策的影響,香港經濟大受打擊,樓市急速下滑,產生了大量負資產家庭。為穩定樓市,特區政府於是在2003年宣佈無限期停建居屋。  轉眼7年,香港經濟早已逆轉,即使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海嘯,經濟也漸見回穩。受外來資金的影響,樓市更迅速回復,樓價急速飆升,豪宅的售價更升至二、三萬元平方呎,超越了97年樓市高峰期的水平。在豪宅價格的帶動下,中小型住宅的價格也受到影響,很多人認為樓市泡沫似乎正逐漸形成。 市民對上車盤需求甚殷  面對樓價急升,不少市民,甚至中產人士、專業人士均抱怨置業困難。曾有女醫生致電電台節目,指她和當律師的丈夫的薪金加起來,在現時樓價高企下,也無法負擔高昂的首期及供款。政府高官指,首次置業的人士應先考慮二手樓宇或新界地區如:天水圍、東涌等住宅作為「上車盤」。但現實是,新界區樓宇價格也緊隨市區樓宇價格上升,剛在元朗推售的新盤,呎價便高達6000元,一般專業人士均感到昂貴,而對於只有萬多元收入的中等收入家庭及剛出來工作的大學畢業生,更是難以負擔,想「上車」也難。過去,居屋政策起了一個緩衝的作用,最少讓中下階層人士也有置業的途徑。但停建居屋後,在樓市高峰期下,他們根本沒有置業的機會,沒有可讓其安身立命之處,自然會感到社會不公,對政府的不滿也日益增加。  面對社會上「置業難」的怨聲,最近的財政預算案提出了四項穩定樓市的措施,包括活化現時居屋的第二市場。在「八萬五」的陰影下,為免再推倒樓市,政府一直對復建居民持保守的態度。但當年停建居屋,是因應當時的經濟環境而作出的決定。今天時移世易,經濟環境已大不同,甚至也有地產商公開贊成復建居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因應現時社會及經濟環境審視復建居屋的建議,紓緩中下層置業的需求。始終樓價飆升,市民置業無望,對社會的不滿只會愈積愈深,不利社會和諧,特區政府宜慎考慮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