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金融時報:中國油價如何服人?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發表署名評論指出,除了石油公司,多數人都不喜歡高油價。油價上漲除了直接增加出行成本,還通過影響運輸、能源、原料的成本,間接推高物價的整體水平。近來受到熱烈關注的洗髮水等日化産品價格,就是石化工業的下游産品。
5 E& Q$ P7 p- G& c) E" L公仔箱論壇中國發改委上調油價,尤其受到非議。昨天中國宣佈將成品油價格全線上調5至6個百分點,這一漲幅遠遠低於國際油價同期約13%的漲幅,但是為什麼消費者普遍反應依然是不滿?$ E- @6 f! m. S  g' z
按照發改委制定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中國的成品油價格由原油價格和合理的加工利潤構成(包括煉化、儲運、銷售等環節)。原油價格參照國際市場,當原油價格連續22個工作日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相應調整成品油價格,並且在油價超過80美元每桶時,逐漸扣減加工環節的利潤。
" c* Y9 v- G" D4 z5 N& X1 g3 K' \9 M/ v) F5.39.217.76過去兩年,中國油價的調整基本上符合這一規則,與此同時中央財政也不再為中石油、中石化兩家公司支付上百億元的財政補貼,用於彌補國內外市場油價倒挂帶來的虧損。相比2009年之前的做法,這樣的定價方式客觀上有進步。通過行政命令和財政補貼,讓國有石化企業虧損或降低盈利供應成品油,即使不考慮走私出口和地方煉廠停工帶來的“油荒”,也有害於市場的公平——其結果是消費(包括浪費)更多成品油的人群享受更多的價格補貼。人為壓低油價對能源安全和節能環保也是有害無益的。tvb now,tvbnow,bttvb" l% ^5 [$ D8 s' Z. m4 P
評論指出,中國消費者對油價的怨言也不是無理取鬧。發改委成本加利潤的定價公式看似合理,但是和中國的國情結合後,就包含了極大的不合理。簡單地説,只要中國的石化行業還壟斷在兩三家國有企業手中,中國發改委制定的油價就難以令人信服。
' N8 e  m% ~& d, Ftvb now,tvbnow,bttvb為什麼?首先,中國並非一滴石油不産的貧油國。從原油成本上講,中國超過50%的原油依賴進口,但是國際市場油價並不能反映另外40%多國産原油的成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企業每年在國內開採的原油超過2億噸,成本遠遠低於120美元每桶的國際油價,卻以每桶上百美元的價格計入成品油成本中,轉嫁給消費者。三大石油公司每年因此獲得利潤逾2000億元,這還是支付了壟斷行業高額運營成本之後的凈利潤。三大企業開採了本屬於全體公民的資源,享受了高工資高福利,積累了高額利潤。然而,除了像巴菲特那樣的少數外資股東,中國公眾從中獲得的回報只能用“少得可憐”來形容,對多數A股股東而言,回報乾脆為負。
& Y( Z) ^# O. {, M2 I5.39.217.76其次,從成品油的加工利潤上講,由於缺少市場競爭。政府給予成品油加工銷售環節的利潤空間,也難以令人信服。由於中海油的下游業務規模很小,中國的成品油市場基本被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家主導。兩家公司經常強調煉油業務處於虧損狀態,去年的財務報表也確實顯示煉油業務微利或虧損。奇怪的是,對這一“虧損”業務,兩大企業不但沒有放棄,而且不斷擴大産能,通過優先供應旗下煉油廠、加油站的方式,擠壓和收編同行業的民營企業。恐怕這説明成品油業務依然是有利可圖的。怎麼把這一環節的利潤真正限制在合理水平?任何定價公式都不如真實的市場競爭有效。不如將這一“虧損”業務對非公有制企業開放,允許它們不在通過“兩桶油”,直接從國際市場進口原油,加工銷售。如果到時民營企業生存得下去,中石油、中石化就只能從自己身上尋找虧損的原因了。無論最後證明虧損的是國企還是民企,最終受益的都是消費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