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美日等大國,雖沒有邦交,但密切關係完全不輸形式意義的正式外交。馬政府親美,無庸置疑,所以才有目前台美關係一片大好的自信心。不過,同一時刻的台日關係就敏感多了,最近傳出雙方關係「冷淡」的說法,引起很多揣測,不能輕忽這個議題。 事情起因於日本駐台代表齋藤正樹的「台灣地位未定論」。此說既具有歷史性爭議,由外交官口中說出的確欠妥。外交上的「不妥」發生,要如何處理善後,是門大學問。之後傳出總統府不滿,遂有抵制齋藤,甚至希望日本撤換齋藤等傳言。事情僵持一陣之後,最近更傳出我駐日代表馮寄台也遭日方「冷凍」報復。基於外交慣有的處理手法,這些傳言遭到官方否認。可是,外交是一項訊息極敏感的專業,風吹草動,外交圈、媒體圈豈會察覺不出來?爭議恐非空穴來風,此事需要細膩處理,鬥智不鬥氣,在台日互動議題的優先順位上不要做出誤判。 相較於李登輝、陳水扁,馬總統與日本政府的互動格外受到注意,甚至被用放大鏡在觀察解讀。馬總統的兩岸政策與他昔日參與保釣之背景,都增添了他與日本政府建立互信的難度。當初派任赴日代表,也花了額外的時間和力氣,可見處處小心翼翼。台日之間的摩擦點不少,從漁船事件到外交人員的失言風波,如何在保持國家尊嚴和國民利益之間平衡處理,確實非易事。 台灣藍綠對立,甚至族群對立,置於歷史記憶之中,具有各種敏感的源由,而日本是其間一重要變數。台灣至今有人極端親日,有人極端仇日,且對立心結不易解。但不論如何,當前台灣民間與日本來往密切,台日貿易和雙邊的觀光旅遊、文化交流等,都具龐大經濟利益。台灣近年獲得赴日觀光免簽證、駕照被承認等待遇,民眾稱便,都是得來不易的成績,應該繼續穩固住雙方這種實質的進展。 如何「以小事大」,本來就是難題。馬總統上任以來,台灣和中、美的關係都大步走,對日關係也當臨淵履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