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底2千米觀測礦產採集樣品 搭載「蛟龍」號下潛科學家歸來揭秘深海tvb now,tvbnow,bttvb; E& X4 H4 p, }) q3 C
1 J5 {6 o# l' M8 w0 y7 G9 k公仔箱論壇1 x+ N8 N5 t% N+ P$ Q, p
公仔箱論壇3 s, c* p* d1 {
「蛟龍」號是第一台由我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其設計最大下潛深度是約7000米,工作範圍可以覆蓋全球海洋區域的99 .8%。近日廣州海洋地質科三位科學家搭載「蛟龍」號下潛,區域主要集中在維嘉平頂海山區,這次下潛行動對富鈷結殼資源評價有著極大的幫助。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f" l) _9 t4 L/ q+ o+ i$ I
$ R# B4 P& A) P: S+ t* b2 utvb now,tvbnow,bttvb「蛟龍」號此航次第一階段性任務,是進行西北太平洋富鈷結殼區調查。區域主要集中在維嘉平頂海山區,該海山區是我國富鈷結殼勘探合同區的主要組成部分。作為海洋地質科學家,姚會強、鄧希光和劉永剛主要關注海底的地質現象和礦產資源。《南方都市報》報道,「比如富鈷結殼的表面形態、富鈷結殼與沉積物的分佈特徵及陡崖等。」「我曾經無數次看到過海底攝像設備拍攝的海底畫面,但這一次親自『下海』,感覺完全不同。」除了觀測之外,姚會強還要告訴潛航員,哪些樣品有價值需要採集,通常情況下需要採集的樣品包括岩石礦物樣品、生物樣品及水樣。據三位科學家介紹,「目前『蛟龍』號僅僅能夠採集固著的生物或者移動能力較差的生物,如珊瑚、海綿、海膽、海參和海星等,但對於移動能力較強的生物,如魚類和蝦類等,則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們逃走。」tvb now,tvbnow,bttvb0 o' j5 r. u- h# h7 j
5.39.217.765 D+ Y# Q+ ]) A0 f
對富鈷結殼有立體認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4 \! B1 I1 v( c5 [+ M) l
7 [, T) c4 B! {: }; F# \& a Q# o6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以前雖然是從事海洋地質的研究,但對富鈷結殼的認識還是很匱乏,通過這次實地踏勘,讓我對富鈷結殼有了更立體的認知,豐富了對富鈷結殼分佈狀況的想像力。」姚會強稱,「蛟龍」號搭載科學家下潛,對富鈷結殼資源評價有著極大的幫助。# ~* t, D7 v' J5 l
% i2 I; }+ t1 y! I' Y
姚會強表示,在下潛之前,科學家曾試圖通過多波束回波強度勘探技術來評價富鈷結殼資源。在本次下潛中,他通過攜帶2015年「海洋六號」獲得的多波束回波強度資料與結殼實際分佈狀況進行對比,進一步印證了多波束回波強度勘探技術在富鈷結殼評價中具有較好的潛力。「隨著研究資料積累以及該項技術成熟,將非常有助於提高勘探效率。」談起這次勘探行動,姚會強表示,作為海洋地質學家,長年需要在海上作業。但以往都是在海面上,用儀器到海底探測,親自「下海」卻還是第一次。「所以剛入水的時候還是有點緊張。」姚會強說。入水之後,潛水器的燈就全關了,潛水器下潛到了水面之下2258米。
+ ?* ~% K# q H) Q7 F' z5.39.217.76
0 b. A) |1 O. n& @+ R到達海底後,借助潛水器外部的光源,從觀測視窗望出去。姚會強表示,「蛟龍」號的最大可視範圍為10米左右。「我們停靠在海山的斜坡上,山的外表都是富鈷結殼。」按照計劃,「蛟龍」號必須在天黑之前,回到「向陽紅09」船甲板。在海底作業5小時24分之後,14時47分,潛器開始拋載返航。 不過,並非每一次的下潛都這麼順利。據劉永剛介紹,2014年他參加的一次下潛中,「蛟龍」號下潛到了一座海底陡崖上,電池耗盡了,探照燈打不開,與「向陽紅09」船的通訊也中斷。「當時感覺到潛水器正在沿著陡坡往下滑,外面甚麼也看不見。」後來,「蛟龍」號通過拋載後的浮力,浮出海面才化險為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