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T# @- t0 B: V+ W
行政院長吳敦義到底是出身民代,接任閣揆後,連續出手的「庶民經濟」與「票選民怨」,不但創造新聞效果,也頗能顯現苦民所苦的用心。可是,這些動作若要創造實質意義,某些基本問題不能不坦然面對。
! Q6 Y3 b; @' y*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經濟指標,有其專業傳統,大致上很少國家能標新立異。不過,這並不意味台灣不能因地制宜;如果主動設計出某些指標,以掌握民眾的實質生活現況,或也可從不同面向去了解民意。但接下來是關鍵問題:行政體系如何回應民意,以具體實踐庶民經濟呢?. ~( F/ v# `$ Q/ u1 M
自從吳院長提出這個點子以來,「民怨」成了新的聞焦點,連媒體都在幫忙蒐集民怨,一時間簡直民怨如潮水湧來。行政體系現在手忙腳亂,窮於接招,原因不難理解。一來官僚體系本來就僵化於一貫思維,不容易創新;二來文官體制有其職業的穩定保障,而政務官來來去去,每位上台時都提一套新方案,卻不一定有機會於任內兌現支票。這類例子一多,基層公務員哪還在乎院長、部長的政策呢!
7 C2 m7 N2 a2 {9 ?, R5.39.217.76民怨議題,亦可如是觀察。老百姓在日常生活裡,與國家法制規定、與官僚打交道的經驗,雖不能說每次都充滿怨氣,但「民不與官鬥」的歷史教訓其來有自。如今就算民主政府有各種訴願機制,但老百姓多半仍覺得官官相護。也難怪這兩天輿論一致檢討,問題的真正關鍵,不在「民怨在哪裡」,而是,解決民怨的官僚體系,是否能解決問題? 4 A2 |( {& B1 A. N8 H1 G
8 e" R' o1 K. j, I& n! ]! W. Y% i公仔箱論壇, b5 g D' ~2 C* A4 m+ _
& l+ `; {5 p5 ^4 I# ]
現在的台灣,人民有民怨,官員卻也抱怨「官不聊生」。如果最後大家繼續抱怨,繼續推拖,則「庶民經濟」的口號不無可能成為日後回顧吳內閣政績的「笑柄」。如果吳內閣有決心,不要使「票選民怨」淪為官民互吐苦水大賽,則也許該首先深自檢討公務員文化。陳水扁在總統任期內的貪腐紀錄固然驚人,但他在台北市長任內推動行政革新,造成戶政單位等民眾最常接觸的公務機關氣象一新,確實是當時受到好評的政績。吳揆要消民怨,何不就從整頓官僚文化做起? 2 Y) E; e. H. }+ [' ^* R e
) V$ q! P8 u& O3 `& k! b, n3 y0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