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發展模式的反思

人貴自知, 國家也不可例外。中國自改革開放以後引入外資,擴大出口等舉措成功,被世人美譽為「世界工廠」。# s6 Q8 ^5 @4 t7 I+ x
tvb now,tvbnow,bttvb" P5 o" r) T; W
  這塊「招牌」下面,我們不可以照單全收,沾沾自喜,夜郎自大。我們有必要作出反思。近年來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投資或並購往往以失敗告終。因為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對重要行業的跨國並購一直實行嚴格管制,包括制定完善的法律規定和嚴格的審查程式,實行積極有效的行政和法律限制等。俄羅斯也對外資進入實行嚴格控制。5.39.217.76% U: W7 y) z/ x4 M
5 u0 W% W' d# q
  2006年,普京簽署了一個命令,一千個國有大中型製造企業不許賣。國家有必要嚴正地、精細地、全面地審視外資在中國投資、合資及收購等行為的情況。我們要從實際情況出發,輔以精確的統計數字及實地考察,全面了解在這塊「世界工廠」下面的數字,對於這收支及資產損益數是不可以計算的,而且一定要計得準,算得細。有些事情過了「臨界點」,要再糾正或還原是非常困難的。因此中國有必要進行全面、精準、嚴格的核數(stock-taking audit)以了解最新外資引入的情況。這方面中央政府是責無旁貸的。
: B6 m" [2 a9 r( i
; X& f6 h$ N6 F6 }5.39.217.76  另外,也需要審視現時各部委各自為政的情況及具體的政策有否讓「人家」有機可乘。在各經濟各領域(包括金融、貿易、糧食等),尤其是糧食市場關係到國家安全, 也應是糧食市場開放的底線中的底線。另外,外資的並購還逐漸深入到我國的能源、礦藏開採業。我國的有色金屬、金礦、煤炭業紛紛引進外資參與開採,甚至出現把礦藏賣與外商獨資開採的情況。為了預防能源危機,我國花了大量的錢在全球尋找能源和資源,但對於國內的資源、能源卻沒有很好的保護措施, 有被「陰乾」之虞。在與國際接軌之餘也要保護國家的經濟安全。5.39.217.76$ H1 E& \! s% U2 r% \-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n* O/ J$ I! z* V" `
  現時各級地方政府、貿易主管部門、出口導向企業為了維持出口的高速增長,盲目引資,沒有過多考慮能源消耗與環境污染問題。大量的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被引進,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破壞。據有關部門初步測算,中國每年由於環境污染和資源破壞所造成的生產力以及相關衛生健康方面的損失大約1700億美元,如果按2004年中國貿易依存度70%的比重來衡量,中國每年因外貿造成的環境與資源代價大約是1190億美元。過去中國大量引進低附加值、污染嚴重的生產線,其實是為了一時的經濟效益,透支了未來的發展空間。更為重要的是資源、能源問題還將影響到中國的經濟主權。這也是不可持續發展的。當中國消耗完自己的資源、能源,今後將在外交談判中喪失「發言權」。
9 P% Y/ ?8 S0 l
' Q7 ^6 r7 \$ C1 S" i公仔箱論壇  在盲目追求GDP增長的「魔咒」下, 上至中央部委,下至地方政府都千方百計「引資」, 這些資金背後的目的及帶來的影響又有沒有政府部門進行分析研究? 經濟各個領域是一環扣一環的,中央沒有一個全域觀、全經濟觀、安全觀是令人擔心的。這是需要進行「大反思」的。為甚麼中國買不到外國尤其是美國的資源與核心技術。而只是一味叫中國安心買其國債及落後的技術。他們一味「搵笨」,我們真是那麼笨嗎?
/ v! s: w1 M0 J) T+ D( E7 t+ |' l  [9 q2 p9 i
  中國的企業的整體科研實力特別是基礎理論領域長期滯後,國家相關政策過分強調應用領域研究,基礎研究領域投入相對匱乏。這也需要有所改善的。% b7 p4 c9 Q8 V0 z3 r) V# i

1 ^* X! O" J: |) ~3 f5.39.217.76‧中西區區議員陳財喜‧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