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日前表示,英國“脫歐”後有可能加入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這印證了此前的一個判斷,英國脫掉歐盟“緊身衣”,更方便搞全球化。換言之,通過地區一體化搞全球化的選擇,在英國看來走了彎路。
C: a) o# Z% R) p) G5 \8 M2 J4 Z 金融危機以後,歐盟在歐元區加強金融監管,主張公平貿易而非自由貿易,這在英國看來實際上在反全球化,損害了英國利益。英國經濟競爭力倚重金融、法律等高端服務業,率先從歐債危機走出來,與歐洲大陸國家拉開距離。此次公投時英國人在移民問題上發洩對歐盟的不滿,也就在於其希望的移民是高端服務業人才,而非來自東歐。
' Q6 K2 w( {' t) v( P( E公仔箱論壇 跳出歐洲看世界,更能理解英國“脫歐”的初衷:未來十年,英國海外市場90%的增長來自非歐盟國家,尤其是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脫歐”後的英國,更能打造中英合作黃金十年,這讓其他西方國家感到不爽。不久前,卡梅倫為此遭受G7其他成員攻擊。
* o- h6 h$ J t2 @: h$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T0 x5 d, m9 Q4 O3 Y; G5 H
更一般來說,全球化並沒有如預期地同化世界,反而在發起全球化的西方內部造成分層,英國“脫歐”、特朗普現象是典型例證。經濟結構和競爭力分層,是造成西方內部板塊裂變的肇始,這在去年英國率先加入亞投行時已見端倪。這對中國處理與西方世界關係帶來重要啟示,也提醒我們反思區域化和全球化的關係。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 {4 O: }& v9 ?, [
區域化未必是全球化的最佳方向和路徑。以前大家都認為區域一體化是達到全球化的必經路徑或是高級路徑,而且歐洲一體化是最深、最廣泛、最高水平的,結果它自己就出現逆轉。正如英國“脫歐”所顯示的,歐盟只是歐洲的選擇之一,並非必然選擇。全球化的負面效應,也讓人們不能對地區一體化想當然。
" F: W8 h2 W9 v8 g) } 這同時促使我們重審全球化時代的政治。政治並不完全是精英設計,自上而下的政治設計遭遇自下而上的反抗。歐洲一體化的逆轉和英國“脫歐”,都是如此。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h3 S5 h* J# B: u* T5 [8 H! H/ |
地區一體化與全球化分道揚鑣了,理智遭受情感的解構,精英遭受大眾的解構,這提醒我們重新看世界。比如我們老說東亞遲早要融入歐洲的模式,很多人認為歐洲代表世界的未來,歐盟是人類發展先行者,現在就有別的路徑了,或是因為全球化本身錯了,也可能是原來的單向思維方式有問題。 公仔箱論壇7 A; J" X) ?; F- l
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啟示是,“一帶一路”建設並非將歐盟模式推向歐亞大陸,反而是多樣性的亞洲模式在歐亞大陸的演繹。“一帶一路”一方面要重視機制化軟肋問題,另一方面也要“一國一策”,發揮好政府與市場雙輪驅動,不能迷信市場化與地區一體化邏輯,而是要打造“包容、均衡、普惠”的合作架構。(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近著《世界是通的:一帶一路的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