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從休耕大戶年領二百六十萬說起

農委會正在推動休耕農地「活化」的改革,希望能提高農地的合理利用,卻遭民進黨指責為可能導致產銷失衡的「滅農」政策。平實而論,「滅農」這頂帽子未免扣得太大,難道民進黨寧可坐視過半的「假農民」領走休耕補助,卻假裝政府是在照顧弱勢農民嗎? 現行休耕政策是從一九九七年開始實施,當時一是為了讓土地休養生息,二是因應農產品開放的轉型需要,對休耕的農田每公頃補助四萬五千元,一年兩期。實施十五年至今,此一休耕政策已產生了許多後遺症,例如:休耕補助毫無門檻限制,使得許多原本耕種的農民也棄耕,進而導致我國糧食自給率降到僅剩三成的低水準。更有甚者,根據農糧署的調查,在領取休耕補助的十六萬人當中,僅有三成是真農民,六成多是「假農民」。 立委丁守中最近揭示了一項令人吃驚的資料:在政府補助的休耕戶中,排名第一名的大戶擁有桃園廿九公頃的休耕地,五年來已領走一千三百萬元的休耕補助,平均一年超過兩百六十萬元。亦即,這名大地主什麼事都不必做,只因名下有大筆田產,每月即可坐領政府廿萬元以上的補助。這樣手段與目的悖離的政策,還能不改革嗎? 一個擁有廿九公頃農地的人,照理說應該是個積極從事農業經營的大戶,如今竟被容許領取高額休耕補助,顯示休耕的制度設計本身大有問題。不僅如此,據地方官員推斷,這位「大戶」可能是財團早年透過人頭戶低價蒐購了大片農地,如今一邊坐享休耕的大把補貼,一邊養地等待農地變更為建地。由此看來,如果休耕政策最後只肥了這樣的「真大戶,假農民」,那才是名副其實的「滅農」,消滅了農民,也荒廢了農地。 撇開如此荒誕的案例不談,從國土保育或農業發展的角度看,漫無限制或純粹為獎勵離農、棄農而發的休耕政策,基本上都太過消極而無為。這種休耕政策,不僅徒使良田荒蕪,也誤導了農業尋求突破的方向,更成為近年許多「有志農業、卻無田可耕」的年輕人進入農業的絆腳石。也因此,農委會計畫自明年起尋求休耕的「活化」,將每年原本兩期的補助改為一期,另一期要求農民將土地出租或自行耕種,這其實是相當溫和的改革,也是對農民和農田兩利的政策。 簡單地說,現行休耕政策完全著重於對農民的補貼,企圖透過補貼增加農民收入,來降低農民的不滿,同時也降低政府在農業產銷失衡時的責任;相形之下,農地的合理利用即遭到漠視。一九九七年李登輝時代推動休耕時,全台休耕面積為六點三萬公頃,到兩千年政黨輪替時已倍增為十二萬多公頃;在陳水扁任內,這個數字更膨脹至廿四萬公頃的高峰。休耕面積節節上升,意味農地寸寸荒廢;而今政府每年編列一百多億元的休耕補助,而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卻跌至三成的低谷,比起中國大陸的七成,日本、韓國的四成,明顯偏低。 進一步看,如果加上五百億的老農津貼,台灣農業部門每年的預算有八成六經費是花在補貼休耕和老農之上,這全是拜朝野多年來競相加碼喊價之賜。試想,如此扭曲的資源分配架構,如何為農業營造一個健康、優質的發展環境?如此充滿「散財」和「均霑主義」思維的政策,又如何激發台灣農業的未來競爭力? 今天的台灣,出現了一批能將知識和科技融入農業的新世代生力軍,他們除了具有更豐富的市場資訊,也多半擁有強烈的土地關懷,足以為農業營造出更多元、創新的面貌。政府要做的,是讓這些人有取得或租得土地的管道,讓他們有揮灑心力與血汗的空間。亦即,想到農業即浮現愁苦農民或老牛犁田的刻板印象已經過時,必須重新調整了。 至於民進黨把產銷問題和休耕政策混為一談,這是思維的混亂。殊不知,只知補貼的農業政策,才是「滅農」的始作俑者。 tvb now,tvbnow,bttvb3 q6 h  X9 s. f# O5 D

1 p  U5 F- a* K# P9 h6 I; j【2012/12/16 聯合報】
( y9 X' `2 V; `: U6 s7 R5.39.217.76% J- S( N  b! O8 V

3 n9 k6 `! M0 T) xtvb now,tvbnow,bttvb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