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分享] 曼联阿森纳青年军比较:红魔半加工枪手爱撒网

曼联和阿森纳都以善于培养年轻球员著称,不过两队在培养年轻的球员时有两种不同的思路,曼联从以往的本土青训慢慢发展为和直接买半成品相结合,并且因为奎罗斯的原因搜罗了不少葡语系人才,而阿森纳更喜欢挖来更年轻的球员自己培养,而且他们撒网的面积非常广,教授尤其偏爱法语系的法国球员或者非洲球员……

培养途径:半成品加工 vs 青年军系统

曼联和阿森纳代表目前国际足坛培养年轻球员的两种思路,一是高价买进半成品,这样成功几率较高,二是大撒网寻求有潜力的苗子,但这样的淘汰率也很高,事实上,很多球员离开阿森纳不是因为实力,而是这里天才太多了。

或许博卡与河床就是最好的参照物。作为马拉多纳的母队,近年来他们更喜欢在其他队搜刮刚出名的新人,然后放到自己一线队磨练,接着高价出售,而河床依然采用了传统的青训,从少年队一步步打起,直到在一线队冒头,而一个个10号就是这么走出的。

目前曼联的半成品,最出名的是C罗和鲁尼,两人加盟时都不到20岁,但已经在各自的联赛中崭露头角,弗格森完成了这两笔重磅收购后,立刻把他们丢到了一线队,如今两人都已经成为球队的脊梁。尝到甜头啊,弗格森继续了这样的政策,安德森和纳尼是下一代产品,更年轻的席尔瓦兄弟更是刚获得劳工证,就被送到了一线队。

相对而言,温格没有那么急功近利,因为曼联的收购对象一般已经出名,价格并不便宜,教授更善于发掘那些刚刚冒头,还不算很出名的小孩。从当初的阿内尔卡,到后来的法布雷加斯,都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已经被温格摘得,而其他球队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这些球员的价值。

不过温格在得到这些小球员后,并不会让他们马上进入一线队,而是放入青年队,这也使得阿森纳的青年军或许是英超最强的。教授在联赛杯和足总杯里,会让这些球员上去试试身手,从而甄选出真正的人才,比如球队曾两度在杯赛里痛殴利物浦,而且还在06-07赛季打进了联赛杯决赛,靠的就是这些小球员。像德尼尔森和宋上赛季还是杯赛常客,现在联赛和欧冠都已经有他们的出场机会。

取材范围:葡语曼联 vs 法语阿森纳

弗格森的92一代曾名扬天下,这批球员基本都来自英伦半岛,但此后曼联在本土人才的培养上出现空当,迄今能打上主力的青训球员只有布朗。因此,弗格森改变策略,开始购买一些半成品,当然,爵爷也把眼光放向世界,通过各地的球探,网罗了不少好手,不过由于他的前助手奎罗兹的关系,球队得到了不少葡语人才,比如C罗和纳尼,以及波塞邦、安德森和席尔瓦兄弟。

阿森纳则一向被认为是法语球员的天堂,温格爱从法国以及非洲搜刮人才,本赛季引进的纳斯里已经打上主力。相比之下,教授更喜欢引进尚未定型的小孩,因为可雕塑性更高,并且在联赛杯和足总杯上大胆使用这些小将。

目前阿森纳基本是法语球员打天下,超过半数球员来自法国或者非洲,英格兰本土球员自然很少,出名的有沃尔科特,而最近威尔希尔也被认为是希望之星。

成材率:阿森纳量多 曼联质佳

曼联曾以青训出名,但近年来实在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球队习惯重金引援,这对年轻球员的成长不利,迄今从青训出身打上主力的,只有布朗。不过弗格森高价买来的半成品,到是大部分物有所值,鲁尼和C罗已是顶梁柱,纳尼和安德森也显示出潜力,看起来,曼联更以质取胜。

阿森纳由于强调梯队建设,一步步从青年队打到一线队的球员不少。法布雷加斯就是最好的代表,当初他加盟时才16岁,但在阿森纳迅速成长起来,成为维埃拉的最好继承人。这样的球员在阿森纳不少,图雷和克里希都是这样成长起来,近来沃尔科特上升的势头也很猛。相比弗格森,温格在年轻球员的使用上更加大胆,但由于队内天才实在太多,所以淘汰率也不低。

本队利用率:曼联生存压力大 枪手球员难终老

曼联很少为了转会费出售球员,而球员为了追求更高荣誉离开老特拉福德的也不多,毕竟红魔已经是英超首屈一指的球队。不过近年来弗格森喜欢直接买人,这也间接造成青年队淘汰率太高,能进入一线队的并不多。

92一代后,曼联曾冒出了查德维克和理查德森这样的年轻才俊,但最终耐不住板凳的寂寞,离开了曼联。目前能在一线队立足的青训球员,也只有布朗、弗莱彻和奥谢,其他人不是被转卖,就是在租借中迷失了自我,像弗雷泽-坎贝尔虽然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但由于贝尔巴托夫的加盟,他也被迫远走热刺。

阿森纳则相反,年轻球员很容易获得表现机会,杯赛是温格的试验地,当初得克里希和图雷都是在这里获得了出场机会。不过阿森纳的弊端在于,囤积了过多年轻球员,除非超级拔尖,否则很难出头,像本特利、西德维尔和阿里亚迭雷都属于淘汰品,但在其他球队,他们都有打主力的实力。

此外,阿内尔卡则代表另外一个极端。在阿森纳出名的年轻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像法布雷加斯已经打出了名堂,但谁也不敢保证,他未来会一直留在阿森纳。而温格对待年龄大的球员也是毫不手软,该卖的时候绝不挽留,这也使得阿森纳很难留住成名球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