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要有適當的土地政策

從最近公布的施政報告中可以看到,行政長官將香港經濟分為三大組成部分:(一)佔GDP約60%的金融、旅遊、航運物流和專業服務四大支柱產業。(二)佔GDP約8%的教育、醫療、環保、檢測認證、創新科技和文化創意六項優勢產業。(三)佔GDP三成餘的其他產業,其中最重要的是房地產及其相關行業(如建築業、物業管理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 e, L8 w$ d

! U5 I( o3 q) D$ m" i* u&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房地產業曾是香港的支柱產業,香港回歸後房地產業不再列為支柱產業,但其重要性卻不容低估。香港房地產是牽動七百萬港人心緒愁懷的大事,特別是居於公屋(廉租屋)外約六成的港人。尚未置業者擔心樓價太高而買不起、供不起;已經置業者又憂慮樓價下跌而成為負資產。
3 L; I7 q2 b# B公仔箱論壇
4 I, F/ R& r4 ^3 F, s# ? 樓價關係經濟民生  香港回歸以來,如以沙士為界,可以看出在沙士以前,政府採取抑制樓價的政策,主要措施是增加土地供應,增加樓宇落成量。1998年到2003年私營住宅(未計公屋)平均每年建成量約2.8萬個,2004年到2009年平均年建成量卻不到1.5萬個,相差幾近1倍。其中1999年最多有35,322個單位建成,但2007年只有10,471個,2008年只有8,776個單位,2009年預計又比2008年少。供應大幅減少,但需求卻穩步增長,樓價不能不升。
" m' J+ A0 m" e) ^3 F, U& J% Z$ M3 I/ _- g" n
 住宅單位供應減少與土地供應有關。在整個過渡期,根據聯合聲明的規定,每年賣地不超過50公頃。回歸之後,這個限制失效了。1997年董建華施政報告表示任內賣地380公頃,平均每年76公頃。因發生亞洲金融風暴,1998-99年開始調整土地政策,停止賣地,減少土地供應,但卻未能立即減少私人住宅建成量。經過若干年,到2003年私人住宅建成量才有明顯減少。換句話說,減少土地供應與減少住宅供應之間有大概3、4年的時差。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q+ ]9 X( D: I+ {0 ?+ L; g) X& F

) @7 b" J4 s# B5 ?! ntvb now,tvbnow,bttvb  如果這個原理是正確的話,則反過來說,增加土地供應與增加住宅供應之間也應該有3、4年的時差。近幾年,香港土地供應嚴重不足。2008年發展商換地15幅約8公頃,只有2007年換地13幅約32.8公頃的四分之一;賣地更少得可憐,2008年賣地5幅2.5公頃,只相當於聯合聲明限定50公頃的二十分之一,今年賣地估計也多不到哪裡去。因此未來幾年,私人住宅供應將依然短缺,樓價仍將居高不下。 循序漸進 調整樓市  實際上在沙士之後香港私人住宅建成量已經逐年遞減,從2004年的26,036個單位下降至2008年8,776個單位,今年想必又比2008年更少。這種趨減狀況在2005年已經出現(比2005年少了8,700個),到2007年再出現(比2006年又少了6,100個)。如2005年開始調整土地政策,今年樓價不至於如此之高;如2007年開始調整土地政策,未來一兩年也可以有所抑制。但直到前幾天的施政報告,行政長官才「留意到今年住宅單位落成量較低」,才「令人關注樓宇供應、置業困難和樓市泡沫等問題」,政府才會「密切監察未來數月的變化,在有需要時,優化我們的土地供應安排……加快把準備就緒的住宅用地推出市場。」(第5段); F! r/ g9 i$ g) `
* S% l; n' w$ U7 `
 這未免是後知後覺了。香港的房地產具有壟斷性、投機性和周期性等特點。誰能掌握上述特點,不難因勢利導,作出有利特區總體利益的調整,但任何調整應當循序漸進,切忌驟起驟落。由此也可以看出政府的管治水平。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