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電/“‘天河工程’一旦成功,有望實現跨區域空中調水,構建南水北調‘空中走廊’。”中國科學院院士、青海大學校長王光謙在“天河工程”論證啟動會上說。tvb now,tvbnow,bttvb) c. {5 {9 o, E1 C$ |1 }( u
2 ~7 M1 {! Q! G7 }4 [4 H' ?" K5 T5.39.217.76 新華社報道,“天河工程”論證啟動會暨第一次專家組會議9日至11日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行,該科研項目由清華大學與青海大學聯合團隊主持,旨在科學分析大氣中存在的水汽分佈與輸送格局,進而採取人工干預手法,實現不同地域間大氣、地表水資源再分配。
H. f& c( P* F1 h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9 H9 T/ }& J; ]' y6 t7 M9 T* p3 S
王光謙告訴記者,觀測結果顯示,在大氣邊界層到對流層範圍內存在穩定有序的水汽輸送通道,可將其稱為“天河”,基於大氣空間的跨區域調水模式就是“天河工程”。; _9 z; k6 l5 F
/ q% A7 X: o/ x% I1 Q1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我們首先將通過對大氣中水汽含量及‘遷徙’路線的監測,掌握水汽‘遷徙’規律,並在有條件的地區進行人工干預,解決北方地區地表水資源短缺的局面。”王光謙說。
6 e9 [3 ~ N' x6 J! Z# b$ U7 {tvb now,tvbnow,bttvb' l( V2 U {' H7 ]/ D0 P8 w
權威監測報告顯示,近30多年來,中國北方地區主要河流徑流量總體呈下降趨勢,2025年將有可能面臨物理性缺水。作為國家重要戰略性工程,南水北調東線、中線工程已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方地區缺水問題,但西線工程由於海拔較高、地形複雜、生態脆弱等原因,尚處於論證階段。 z$ t& z1 P" _$ n
+ e! y8 a& `) E2 Ftvb now,tvbnow,bttvb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員會主任包為民認為,“天河工程”及未來南水北調“空中走廊”的構想,有助於實現青藏高原地區生態效益最大化,促進全國特別是北方經濟社會發展。
0 l1 e1 r/ {9 }' y, m) E公仔箱論壇
7 Y$ A) d7 D* q4 j, {5.39.217.76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天河工程”有望每年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連山、柴達木地區分別增加降水25億、2億和1.2億立方米,中遠期有望實現每年跨區域調水50億立方米,大約相當於350個西湖的蓄水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