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日知己知彼 方為大智大勇tvb now,tvbnow,bttvb2 n: r/ j, Q, d
tvb now,tvbnow,bttvb/ \; c) q+ M u1 _3 j$ ]3 I9 M2 h5 V
( @7 o2 e* k' t: w$ r5.39.217.76隨著日本戰敗投降七十一周年紀念日的到來,中國社會再度掀起一年一度紀念抗戰勝利的高潮。近年中日關係出現變化,中國政府對日取態亦大為轉變,因而國內對日本二戰侵華罪行的回溯、聲討及民間索賠行動的尺度均有所放寬。然而各界紀念活動的主基調始終圍繞銘記苦難展開,年復一年地陳述、還原國家蒙難、民族受辱、犧牲慘絕的痛史,鮮有深入、全面、詳實的研究向公眾展示、剖析、宣講:當年中國為甚麼會敗,而如今中日之間仍存在怎樣的差距。5.39.217.762 D- W6 V2 a4 ^# ^( B; e: c' D5 c
/ J' v' R7 m7 k5.39.217.76中國自十九世紀中葉鴉片戰爭以降的一百年間,受盡西方列強霸蠻、宰割、淩辱,其間經歷的斑斑血淚、奇恥大辱、慘絕人寰,尤以日本二戰侵華時期為甚。這段中華民族的家國屈辱史,中國人可謂家喻戶曉、刻骨銘心。* U! m* [7 g6 r) b4 z' Y# |2 d
5 t" |5 L' x+ B8 U然而恥則恥矣,對於當年中國為何險遭亡國滅種之災,中日國力、軍力、社會發展對比如何懸殊的種種細節,莫說今天的青少年一代,即便「天命」已過或是年逾古稀,能有理有據地細說一二端詳之人,怕也是鳳毛麟角,不可多得。
/ o: h) r1 k& n* U! X' B8 utvb now,tvbnow,bttvb7 d' G1 }/ K# C0 D
古語有云:「知恥而後勇」,意即知曉自己的恥辱所在,才能迸發力量和勇氣一雪前恥。但在對待如何認知二戰日本侵華歷史這一重大問題上,如果中國人至今仍只知「恥」之表像、「恥」之滋味,仍只一味沉浸於祥林嫂式的受害陳述,卻不知「恥」從何來,也不去對泱泱華夏一度在東瀛小國的屠刀之下一敗塗地的原因刨根問底、條分縷析,那即便有「知恥而後勇」的覺知與行動,終究也是閉目塞聽之下的「盲勇」,而非知己知彼後生發而出的「智勇」。
* Q, f; h/ f0 ~+ C: r/ ~% ktvb now,tvbnow,bttvb! ~3 s! G7 Z1 w1 s" a8 I
數年前因釣魚島風波而引發的西安民眾上街打砸店舖、車輛、傷及無辜同胞的惡性事件,就是這種「盲勇」的流毒。
( r/ T: |% l( p$ ]: J" t$ N d公仔箱論壇5.39.217.76/ ]9 p) x0 r& `7 R, O- d5 n" X/ x4 D2 d
而多年以來,中國社會在這種「盲勇」的蠢動之下,還形成了一種令人憂慮的傾向——若有中國的知識分子對日本戰後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制度建設、民風人情、精神面貌、禮儀教養等方面作出詳細介紹並給予正面評價,大多難逃網上憤青的口誅筆伐,嚴重者更要被扣上「媚日」、「漢奸」的帽子。5.39.217.76: S/ b4 `- s. q9 F2 D
tvb now,tvbnow,bttvb/ J* o/ t' u0 }8 L" ^
近期當局接連曝光日本間諜在中國被捕的消息。就逮者中既有以日中友好交流團體成員名義在中國訪問的日本男子,亦包括長期在上海一間日語學校任職的日籍華裔女子。這一方面凸顯當前中日交惡的格局很難扭轉,另一方面也警醒各界:日本對中國的刺探與情報搜集工作,從未停止。5.39.217.76! b7 B1 ]* h; y9 L0 i3 u* H
' u# Q: v8 h3 p& A9 A A9 q( n
「智」生於「定」,源於「識」。前輩的中國人尚且知曉「師夷長技以制夷」,今天許多中國人一面享用著智慧馬桶、電飯煲等「日本造」的優質服務,感慨著日本社會的有序、管理的嚴謹、科技的發達,一面卻對日本某些世所公認的長處堵耳閉目、嗤之以鼻甚至破口大罵,何言認識、何談定力,又怎能生發出了解對方從而全面超越對方的「大智大勇」?!
2 M7 q& }8 O. w& G2 i4 D) A+ utvb now,tvbnow,bttvb
' i9 f9 e5 Y. r3 k) H. v; c當前中日競爭態勢愈發明顯,中華民族要想在世界東方長保蒼松屹立之姿,就應全面深刻地「知己知彼」,理智對待中日之間存在的歷史與現實差距,凝聚人心民氣,認真檢視自己的不足之處,迎頭趕上甚至超越日本,方可在這場曠日持久的競爭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