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mr2907 於 2011-6-22 12:22 AM 編輯
( V/ p' ]- o0 ?6 t1 b5.39.217.764 j& \8 |$ r7 G1 y" x3 \
虎丘位于蘇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裏。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于此,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此山高僅36米,但古樹參天,周圍有不少名勝。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特別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虎丘自古以來就是著名遊覽勝地,蘇東坡說過:“到蘇州不遊虎丘者,乃憾事也。”
; Z0 i2 o( l+ `9 J5.39.217.76 虎丘古跡很多,傳說豐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韻,堪稱“吳中第一名勝”。虎丘的著名景觀有:斷梁殿、試劍石、枕頭石、真娘墓、千人石、劍池、天下第三泉、孫武亭、望蘇臺等。 2 z8 A' Z3 |' _& n
入虎丘後,沿山路而上,一路可見著名的虎丘十八景。這些名勝古跡都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十八景中,首屈一指的是雲岩寺塔,也就是虎丘塔。虎丘塔是建于宋代(961年)的平面八角磚塔,共7層,高47.5米。由于地基的原因,塔身自400年前就開始向西北方向傾斜。據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點距中心垂直線偏離已達2.3米(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比薩斜塔,其塔頂偏離4.4米)。1956年在塔內發現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窯蓮花碗罕見的藝術珍品。
& P4 v/ R- X0 x t7 _: J公仔箱論壇 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鐫刻著四個大字:“虎丘劍池”。據說這四字出自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手筆。另有傳說,現在的虎丘二字已非顏氏原書,而是後人補書刻上去的,所以在當地有“真劍池、假虎丘”的說法。所謂劍池是在崖壁下有一窄如長劍的水池。吳王闔閭墓可能在這裏,相傳當時曾以魚腸劍和其他寶劍3千為吳王殉葬,故名劍池。/ A* V5 }3 e9 U! n) f% _
山上有一石井,傳為唐代陸羽所挖,稱為“陸羽井”。陸羽是我國第一部茶書----《茶經》的作者。據《蘇州府志》記載,陸羽曾長期寓居虎丘,一邊研究茶葉,一邊著作《茶經》。他發現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評為“天下第五泉”。 tvb now,tvbnow,bttvb2 q1 D; X# y9 t( u
虎丘雲岩寺塔
, ^4 P; K" ?! e/ l5.39.217.76 虎丘塔又稱雲岩寺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壽九年(601),初建成木塔,後毀。現存的虎丘塔建于後周乾佑八年至宋建隆二年(959—961)。塔係平面八角形,七級。原來的塔頂毀于雷擊。1956年重修時,在第三層夾層內發現石函、經箱、銅佛、銅鏡、越窯青瓷蓮花碗等大批珍貴文物。虎丘塔現高47.5米,塔身全為磚砌,重6000多噸。據記載,由于地基原因,自明代(1368一1644)起,虎丘塔就向西北傾斜,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米,斜度2゜40’,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1956年,蘇州市政府邀請古建築專家採用鐵箍灌漿辦法,加固修整,終于保住了這座畝塔。196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 @- S% L1 V' [1 y3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春秋時吳王闔閭在此修城建都,死後墓地即在虎丘。而後秦始皇曾登丘覽勝;西楚霸王項羽又在此率8000子弟起兵反秦;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曾鑿山引水,並修七裏堤,使虎丘景致更為秀美。宋代詩人蘇軾曾經說過:“到蘇州而不遊虎丘,誠為憾事。”5.39.217.76* r) v% i# s9 l+ _ R% Y
虎丘,風景幽奇,風光如畫,已有二千四百多年歷史。《吳地記》曰:“山絕崖縱壑,茂林深篁,為江左丘壑之表”。宋朱長文 《虎丘山有三絕》為:“望山之形,不越崗陵,而登之者,風見層峰峭壁,勢足千仞,一絕也;近鄰郛郭,矗起原隰,旁無連續,萬景都會,四邊穹窿,北垣海虞,震澤滄州,雲氣出沒,廓然四顧,指掌千裏,二絕也;劍池泓淳,徹海浸雲,不盈不虛,終古湛湛,三絕也”。明代可流芳《虎丘有九宜》是“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所以無論春夏秋冬、陰晴雨雪,各有致趣。8 m8 K" m5 T) [# m5 |
虎丘塔是雲岩寺的塔,稱雲岩寺塔。該塔始建于五代周顯德六年(959年),建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據地方志記載,隋文帝就曾在此建塔,但那是座木塔,現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建築的。塔身平面呈八角形,高7層,磚身木檐。由于從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災,因而頂部和木檐都遭到了毀壞。原來的高度已無法知道,現存的塔身高47.5米。現在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據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點距塔中心垂直線已達2.34米,斜度為2.48度。5.39.217.76/ o! O8 i2 T2 }
虎丘塔已有1000多年歷史,今天,這座聳立于虎丘的山巔的千年古塔,已成為古城蘇州的標志。 tvb now,tvbnow,bttvb I) @! u. q [, @
( `3 l6 t3 G9 }# d8 f# T& b$ \5.39.217.76 虎丘劍池
, `5 A5 C6 n! e/ ]5 u4 ` utvb now,tvbnow,bttvb 蘇州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跡是劍池。從千人石上朝北望去,“別有洞天”圓洞門旁有“虎丘劍池”四個大字,每個字的筆畫都有三尺來長,筆力遒勁。據《山志》等書記載,原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後因年久,石面經風霜剝蝕,“虎丘”兩字斷落湮沒。在明代萬歷年間,由一個名叫章仲玉的蘇州刻石名家照原樣鉤摹重刻。所以在蘇州有“假虎丘真劍池”的諺語。也有人說這句話是指闔閭之墓的秘密。
& p: n" x: s q! ~* R2 V& E# f9 N/ Xtvb now,tvbnow,bttvb 進入“別有洞天”圓洞門,頓覺“池暗生寒氣”、“空山劍氣深”,氣象為之一變。舉目便見兩片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鎖住了一池綠水。池形狹長,南稍寬而北微窄,模樣頗像一口平放著的寶劍,當陽光斜射水面時,給人以寒光閃閃的感覺,即便是炎夏也會覺得涼颼颼的。水中照出一道石橋的影子。抬頭望去,拱形的石橋高高地飛懸在半空,此情此景顯得十分奇險。石壁上長滿苔蘚,藤蘿野花又像飄帶一樣倒挂下來。透過高聳的岩壁仰望塔頂,有如臨深淵之感。這就是名聞中外的古劍池遺址。
6 \4 _' ~- H4 L& F+ g0 o1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劍池廣約六十多步,深約二丈,終年不幹,清澈見底,可以汲飲。唐代李秀卿曾品為“天下第五泉”。據方志記載,劍池下面是吳王闔閭埋葬的地方。之所以名為劍池,據說還因入葬時把他生前喜愛的“專諸”、“魚腸”等三千寶劍作為殉葬品,同時埋在他的墓裏。但《元和郡縣志》卻記載:“秦皇鑿山以求珍異,莫知所在;孫權穿之亦無所得,其鑿處遂成深澗。”後來演變而為劍池。總之,劍池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吳王墓是否在劍池下面。說法頗多,莫衷一是。
& s6 _2 h" ~ Y& a2 |7 |. ~tvb now,tvbnow,bttvb 1955年整修虎丘,疏浚劍池。當時曾刷洗苔蘚,核實劍池東側岩壁上確有明代長洲、吳縣、昆山三縣令吾翕等人以及唐寅、王鏊等人的石刻記事兩方,載有明正德七年(1512年)劍池水幹,于池底發現吳王墓門的簡單情況。後來又戽幹池水,出清污泥,又見劍池兩壁自上到底切削平整,池底也很平坦,沒有高低欹斜現象,顯然是由人工開山劈石所鑿成。池南有土壩一個,與石壁三面相連,面積約四只八仙桌大小,低于平時水面三尺,是人工築成用作蓄水的。5.39.217.769 Q# P0 B& w' o4 S* q4 S, I6 e9 ^
由于池北最狹處,發現一個洞穴和向北延伸約一丈多長的隧道,可容身材魁梧的人單獨出入,舉手可摸到頂,從上到下方正筆直。不難推斷,也是人工開鑿而成。盡頭處為一喇叭口,前有一米多隙地,可容四人並立,而無回旋余地。前面有用麻礫石人工琢成的長方石板四塊,一塊平鋪土中作底座,三塊橫砌疊放著,好似一大碑石。每塊石板的面積約二尺半高,三尺多寬。第一塊已脫位,斜倚在第二塊上。第二塊石板門的石質不同于虎丘本山的火成岩,表面平整。由于長期受池水侵蝕,顯露出橫斜稀疏的石筋。公仔箱論壇2 ^# U) ^; C U6 L7 V7 G
根據形制分析,這是一種洞室墓的墓門。劍池是豎穴,南北向,池底的石穴是通路,這和春秋戰國時代的墓制形式是完全相符的。據記載,“闔閭之葬,穿土為山,積壤為丘,發五郡之士十萬人,共治千裏,使象運土鑿池,四周廣六十裏,水深一丈……傾水銀為池六尺,黃金珍玉為鳧雁。”這樣誇大的描寫,雖然不一定可信,但作為春秋末年五霸之一的吳王之墓,建築規模肯定很大,墓室設計也必然會相當精密和隱蔽。從虎丘後山由泥土堆成和上述種種跡象分析,劍池很可能是為了掩護呈王墓而設計開鑿的。墓門後面也很可能存在某種秘密。但是吳王墓是否即在其中,在未經考古發掘證實之前,尚是千古之謎。6 E2 V) u: o) @& ?0 V' v
地址:虎丘山8號
. b8 F# W: A. t. n( H8 A/ ~ A 交通:虎丘景區南大門有公交146、949、遊1、遊2路到虎丘站,虎丘景區北大門有公交8、32路虎丘風景區站。公仔箱論壇3 n) S. h4 z; x& ?0 D
電話:0512-67232305 開放時間:7:30-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