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安老皆無心 增加開支枉自吹2 _4 ^, D" P1 x
1 n3 m! O3 I) ^9 k" h/ S, [
隨着現屆政府的任期進入尾聲,官員忙不迭大唱頌歌,自吹自擂一番,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也不例外。問題是,本港貧窮人口不減反增,長者老無所依比比皆是,證明當局的扶貧安老政策一敗塗地,有甚麼值得吹噓?tvb now,tvbnow,bttvb' D* H1 j) H9 C
8 c" I) ^. w4 i9 R! i4 b公仔箱論壇張建宗昨日出席活動時忍不住往自己臉上貼金,聲稱現屆政府的福利開支佔整體開支近兩成,如果連同教育及醫療開支也計算在內,更佔政府開支比例超過一半。單是勞福局今年的預算開支已達六百多億元,較他上任之初大增五成五,增幅之大連其他決策局都不滿云云。言下之意,港府在福利支出方面絕不手軟,比前朝政府有承擔得多。- p: X8 @( u& a$ F" R
, f( i# M0 y, Y# P. ]$ I+ U5.39.217.76無可否認,港府福利開支不斷增加,現時每一百元的開支,就有十九元投放在福利方面,並非小數目,但關鍵是否用得其所。港府最近公布去年的貧窮情況報告,貧窮率表面上仍維持在百分之十四點三,但貧窮人口比前年增加九千人至九十七萬人,長者貧窮率更升至三成,連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在職貧窮人口亦連續三年增加,證明貧窮情況全面惡化。花了這麼多錢卻全無效果,到底資源都用到哪裏去了?
1 V2 o9 f7 W$ o5.39.217.762 y2 j+ t9 e: I+ N8 H& M6 z; x
根據張建宗的說法,港府最主要的扶貧安老政策包括綜援、長者生活津貼、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長者兩元乘車優惠以及一次性紓困措施等等,看似面面俱到,實際上只是小打小鬧,而且限制多多,最多只能起到短期效果。正如社福界人士指出,港府最沾沾自喜的在職貧窮津貼,受惠個案僅得二萬多宗,對比全港十多萬在職貧窮家庭,連杯水車薪也談不上。而長者生活津貼引入資產審查,早就備受詬病;至於所謂「錢跟人走」的長者安老服務券不僅受惠人數少之又少,說穿了無非將安老責任推給私人市場,在當局監管不力、私營市場亂象叢生之下,安老無異於催命,去年的大埔院舍虐老醜聞就是經典例子。
6 C6 S6 x r2 {* xtvb now,tvbnow,bttvb
" W7 x2 j; ]9 T% _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貧窮安老問題千頭萬緒,要有效解決,始終還是要發展經濟,另外就是推行全面的退休保障制度。扶貧委員會曾設立專責小組討論社會向上流動,可惜說多做少,訂立的貧窮線更被指為玩弄數字遊戲,以致在職貧窮人口持續增加,連高學歷人士亦不能幸免,證明當局的扶貧措施適得其反。另一方面,香港作為富裕社會,至今沒有一套完整的全民退休保障制度,以致許多基層長者老無所依,老無所養,更是匪夷所思。港府對全民退保諸多搪塞,卻將長者兩元乘車等小恩小惠視為天大恩賜,凸顯的是偽善無情。6 ^% g/ N; t! V5 l) H: L1 O
$ T5 d4 V4 w J: ftvb now,tvbnow,bttvb說到底,為政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港府窮得只剩下錢,但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以致扶貧安老等問題不斷惡化,弱勢基層每天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事實證明,港府無心無肺,所謂的福利支出大增只是表面文章,不管吹得多麼天花亂墜,也是自欺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