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中國時報:魔鬼藏在蔡政府的公聽會裡

11月29日電/才半年,蔡英文政府執政已陷危機,關鍵原因在官意與民意背道而馳,面對民意反彈,就召開“公聽會”來彌平反對意見。但所謂公聽會,應該是吸取不同意見、謀求共識的機制,蔡政權的公聽會卻是橫柴入灶、打壓異見。由上而下貫徹己意,不是溝通,反而會讓政府與民眾漸行漸遠。馬政府的殷鑒不遠,蔡政府卻全然忘掉,民眾當然反感。 5.39.217.761 ]3 `. @5 e. h- ]) h

, q' Q! K/ K9 K8 I0 d1 K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說,攤開一連串引發社會動盪的事件,3天10場恢復日本輻射食品進口的公聽會,場場風聲鶴唳,甚至演出黑衣人“武嚇”場面;“立委”尤美女企圖偷渡同婚入法逕付二讀,引發同婚、反同數萬人衝撞“立院”場面,終於爭取到“立法院”“先開兩場公聽會再進行立法程序”折衝,未料竟發生“立委”助理在公聽會舉行前,進入會場灑符水“驅魔”的怪異行徑;台北市公共住宅公聽會,場場都有撒冥紙抗議場面,公聽會在台灣已變調。
4 j( I- w! p7 Q; {* m4 b+ o公仔箱論壇
4 f( d! V2 v2 g  不同於聽證會有《行政程序法》的法源,會議程序有一定的規範,公聽會迄今無法源,怎麼召開,主辦單位說了算。直白地講,選擇無法源的公聽會處理民意分歧,態度上即難避免迴避法律規範的質疑。蔡政權以召開公聽會因應爭議,反而造成會場紛爭不斷,社會意見更趨兩極。 5.39.217.76) d& y2 ^; U7 M; }&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W4 n1 W/ `
  公聽會雖無法源,但其基本精神在整合社會多元意見,主辦單位應抱持開放態度,徵求各方意見,然後設法整合,切不可擺擺姿態,做出溝通的形式,其實“心意已決”。公聽會首先就應該歡迎所有想出席的民眾都來陳述意見,而不是主辦方認可,受邀者才准出席。更關鍵的是,公聽會收集的所有不同意見,都必須納入政策修正參考,不可徒具形式,政策卻不考慮調整。蔡政府舉辦的公聽會,幾乎全然違背各界的認知,才會紛爭不斷。 / M: R. H& w6 z1 q& p
+ ~9 e% K# o, s  K
  公聽會另一關鍵在會議宗旨,應是公共政策而非政治議題。日本核災區食品是否允許進口,表面上是公共政策,骨子裡不折不扣是政治議題,這樣的公聽會擺明了是安撫、敷衍社會的不同聲音,不僅是3天10場的安排不恰當,更關鍵是恢復日本核食品進口早已定案。政治考慮凌駕公共政策決策就不必開公聽會,政府應說明何以須對日本如此讓步,甚至連人民健康都予以典當?
6 i  i; t$ x  I  c( U
9 R  W7 i- [1 b! s! c) m# d公仔箱論壇  “立法院”挺同、反同公聽會同樣有這個問題,是尤美女委員獨斷獨行嗎?恐怕高估了尤委員能耐,合理推測是高層授意,讓尤委員跳過蘇嘉全、柯建銘,也無視行政系統邱太三對急急修法難以苟同。既然高層對同婚入法已做出決定,無視7成民眾對倉促修法持反對或保留意見,這樣的公聽會只是唬弄民眾,別無意義。  + @0 C; }$ ~$ g& ~) X
. V/ j7 u& f6 s. F  P# Q' o
上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打成一團的《勞基法》修法公聽會,召委陳瑩遭推擠倒地暈厥,“一分瑩”之所以成爭議焦點,同樣因“周休二日、砍七天假”早在蔡英文主持的執政決策協調會議上拍板,既然沒有轉圜餘地,何必再以公聽會敷衍?之前多次行政系統的公聽會烏煙瘴氣,哪一場不是這原因?難道經公聽會包裝就算程序完備?
3 ]8 l6 C6 ~0 |( d. P7 Ftvb now,tvbnow,bttvb) q6 c4 x8 s' e/ y( r
  除了政策無調整餘地的核心缺失,另個問題是資訊不透明。以日本核食品公聽會紛爭為例,“行政院”一再強調會依科學證據行事,但迄今只有日本農水省粗糙的檢驗數據,政府、專家團體不至於對福島五縣除汙束手無策、一無所知,不告訴民眾是因開放已成定局,但民眾無從取得更多的科學證據,如此的資訊不對等,形同官方刻意欺騙,這樣的公聽會居心不良。
) O2 v% A0 _4 k+ i& r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0 }# p& ]) P, n( N4 ?7 W& \) A
  台北市公宅公聽會場場遭撒冥紙觸霉頭,也因政策已定,其實已不是公聽會,而是政策說明會、宣導會;場場不安寧,是市民識破市府“先抬價,再微幅降價”的不誠實、無誠意伎倆,怎能不大聲抗議?市府需要公宅業績,市民不是不能理解,市民也樂意幫弱勢民眾找處遮風擋雨的窩,但何必以欺瞞手法包裝公聽會?
: R: ^. B! U8 R8 K3 m( Z. O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 `' n- ?! t. W
  除了已確定日期的兩場同志婚姻公聽會,各地的土地徵收也有法定公聽會要開,即將登場的勞工秋鬥恐又得以公聽會來降溫,眼前《電業法》、《健保法》修正少不了公聽會程序,從中央到地方無數場公聽會將召開,怎麼舉行卻沒有統一法源,各依專法或地方政府各自頒訂的行政命令召開,如此“各吹各的調”,是自詡為法治國家之恥。 公仔箱論壇9 J" c; P& J/ L7 o7 [: t6 \2 l# i

& H' g; F6 g( R  溝通是雙向對話,公聽會是聽取公共意見。如果執政者認為溝通是“命令”,公聽會為操控工具,公聽會催生出無數“惡魔”也是必然,人民不該受這樣的對待。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