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中國乳業標準的爭議正在不斷發酵。針對媒體和業者所謂“全球最差標準”的嚴厲評價,衛生部網站刊發了農業部和衛生部兩位專家對相關問題的解答。據透露,農業部正著手制訂生乳分級標準,衛生部也正依法對乳品安全國家標準實施情況進行跟蹤評價,並將根據跟蹤評價意見對標準進一步修訂完善。
1 z; h! x, T5 z& x6 \5 Z8 k; g& a; y公仔箱論壇 在乳業標準的制訂過程中,決策者屢屢表現出對乳業企業的呵護之情,讓消費者深感“受傷”。事實上,正如同溺愛型家長很難培育出精英的道理一樣,中國乳業只有經歷市場風雨洗禮才可能蛻變成蝶。其間,行政部門必須要摒棄計劃調控乳品行業的思維,在標準制訂中保持中立,大膽放手讓市場機制入場調控,是為消弭各種爭議與不滿的關鍵,也是振興民族乳業品牌的必由之路。5.39.217.763 ^, _: h l7 Q5 I* j+ w
生乳“新國標”引發眾議的焦點主要集中在蛋白質及微生物含量兩項核心指標上。其中,乳蛋白含量從此前的每100克生乳蛋白質含量不低于2.95%降到了2.8%;菌落總數反而從每毫升50萬調升到200萬,相關標準均為“歷史新低”,與歐美標準更是差距甚遠。其實,普通消費者對于“菌落總數”等專業術語並沒有直觀概念,公眾只是希望能夠喝到質量安全的牛奶而已。有業內人士爆料:如果菌落單位總量達到200萬,就相當于在養牛場擠奶時,周圍蒼蠅到處亂飛的環境。如果此話當真,我們很難想象這樣環境下出產的生乳可以制出放心奶。
8 n# o) P* c* _: P% Ntvb now,tvbnow,bttvb 但相關部門在回復時卻在透露無奈之情。其大意是,我國超過70%奶農都是散戶,養殖條件較為落後,生乳“新國標”符合當下國情,如果執行過嚴標準將會害苦奶農。顯然,這種不是督促、協助乳品生產者提高喂養質量,而是一味遷就落後的生產狀況、降低行業標準的思維路徑,無異于本末倒置、削足適履。表面看來用心良苦的監管方式,恰恰成為縱容我國奶業長期低水平粗放式經營的根本症結所在。
% m( u) |/ d% o" e t h# j5.39.217.76 生乳標準制訂的根本目的,本是為了保障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提升民族奶業的生產管理水平。但事態的演繹卻與之背道而馳,這樣的結果難免讓人質疑,決策導向是否已被乳品生產利益集團所“綁架”?“向下看”的乳品標準如何能激勵生產廠商提升產品品質?tvb now,tvbnow,bttvb% L' A8 r7 ]# }
實際上,乳品標準的決策者明顯小覷了市場調控的績效,低估了微觀實體自我修復的能力。嚴格全面的生乳標準雖然可能會對既有散戶奶農形成衝擊,但同時供給萎縮所帶動的價格上漲也會激勵實力廠商入圍“分得一杯羹”。屆時,達標企業聚集的乳品市場將引發業內良性競爭,激發企業專注于技術研發與戰略整合,繼而實現民族乳品質量的鳳凰涅槃。tvb now,tvbnow,bttvb; Q4 L B- P+ g
可見,生乳標準決策者並不需要為奶農及生產廠商的生存過多憂慮,而是應專注于監管本職角色當中。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只有兩者在乳品領域界限分明,專司其職,民族乳業品牌才會真正成為放心奶。
% U# Y/ X( c Y5 Y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9 P3 x Y' K* }, C3 U! b, ~# u
馬紅漫(上海 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