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大三學生李振每年假期都不回家、每天堅持打至少兩份工,還將回收的舊書或舊貨存放在宿舍,引發室友發帖表示不滿。李振因此成為爭議性人物,有人嘲諷他為“發財哥”,鑽到錢眼裏了;也有人力挺他,說自力更生他人無權指責。近日李振接受採訪時要記者付採訪費,稱“賺錢是人生的常態”,如果把常態都丟了,人生就沒有了。(7月10日《新京報》)公仔箱論壇9 K) k% I' J. ~4 m2 |0 z Q
大三,正是人生最風華正茂的美好時期,可李振卻過著葛郎臺一樣的生活,除了一天三餐的飯錢,他不上網,不和同學聚餐,更沒喝過酒,為了攢錢,撿塑料瓶賣,還把破爛貨存宿舍……而所有這些,都是為了他人生的最高理想——買不會貶值的不動產房子。
1 O; j) ]# N; b5 j 這種生存狀態發生在一名85後身上,真讓人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是什麼原因造就極端的“財迷哥”?是他家境窘困,在嚴峻的生存之艱逼下不得不如此而為?不是的,李振父親做生意,母親是公務員,如此家庭雖說不上富貴人家,但也絕非赤貧。
x# i2 s1 d3 l% I4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很多論者把矛頭指向房價,認為罪魁禍首是高房價。這樣的指責似是而非,其他學子和李振一樣承受來自高房價的壓力,可其他人都可以按計劃地學習大學課程,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質,為何唯獨李振迫不及待甘當房奴,並為了這個“人生目標”,不惜過著苦行僧的日子?tvb now,tvbnow,bttvb4 W e# w. j0 p J8 i. q* H
問題不在于這樣那樣的外在因素,而出在李振的內心——他的價值觀偏離了正常軌道。在他看來,人生的意義就是“賺錢”,“人生”“賺錢”“常態”三者之間是等號關係,“賺錢”是核心,核心丟了,一切也就沒有價值了。為了實現他心目中的“賺錢價值觀”,他不僅自我苛刻,還淡漠親情,拒絕寒暑假回家陪父母,也拒絕資助困難的同學……公仔箱論壇- F6 J' l% V% c
這樣的人在物質上,也許會很豐富,但在精神層面卻是讓人不寒而栗。在他的世界裏,沒人親情,友情(愛情),甚至沒有他自己,他的一切都高度物化了,其精神維度也因此無限扁平化,“賺錢”兩個字就代替了一切。在這裏,我們看不到年輕學子本應該有的青春、夢想和浪漫,按照其邏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一定是一件多麼可笑和多余的東西。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R1 e) }; D( Z- v% {5 ?' X
很多人說,比起啃老族,自立的李振算很好的了。是的,這一點不否認,可這並不能說明他的“賺錢價值觀”就是對的。市場條件下,學子賺錢也無可非議,可賺錢只能是手段,而不能是目的。我們多麼希望,每天去兩次銀行存錢的李振,即使無法做到把錢用來幫助比他更弱小的那些人,至少也應該用在他自己“這個人”身上——比如來一次長途旅行,哪怕在酒吧痛飲享受美妙音樂一番,也比投資在毫無生氣的房產上,更具年輕人的情懷。5.39.217.769 t) A8 s, \, G$ r7 i
人的夢想應該是有階段性的,年輕時候有年輕時的夢想,中年和老年也有各自的夢想,這樣的人生才是健康的,人性的。在這個意義上,青春而錯亂的“財迷哥”,是失敗人生的一個范例。(修仰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