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穷人吃贵米,事出必有因

●胡逸山(美国加州大学国际工商管理硕士)
" _2 y; Q! y( w' B( Q  ^
- z, C2 }' `7 S! r- p' O; r

9 v8 F* Y" m+ V5 _0 X) Z  [5.39.217.76

* r! w+ E3 n6 I: b3 V% e! ^5 J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低等米涨价近倍,“吃”不消的肯定是为数众多的中下层老百姓。撇开该等“掺”米的肯定低劣营养价值与或许过久的国外库存期限(绝大多数为进口)不谈,这只会造成已经甚为严重的社会贫富悬殊现象(我国的基尼指数“GiniCoefficient”徘徊在0.49左右)更加表面化,人心更为彷徨。
. A1 |9 ~6 ?+ C5 E7 c( u5.39.217.76
公仔箱論壇3 j" ?- y) U9 @/ g  l  G3 A
讽刺的是,穷人常吃的、或谓彼等可负担得起的,乃是曾经平价、但日前身价翻了一番的进口米。富人呢,却反而多购买向来价钱与营养皆甚高的本地米,或所谓“红米”、“山米”等。这种“舶来品充斥、本地货居奇”的怪现象究竟说明了什么呢?
& r1 O5 h" {! o& e

3 G0 ?5 t/ W, P有足够条件自供自足5.39.217.76) `# m, f& m  |' v* t5 K8 N7 \" r$ s
% T4 z* V/ l) l- U
至少说明了三点。其一,本地其实拥有足够的天时(雨水充沛)、地利(土地肥沃)、人和(您只要到沙巴来看一看这里的农民早出晚归的在几近悬崖陡壁的梯田上插秧、收割,您定会有同感),不但可生产高质量的稻米来自供,甚至还有潜力把它品牌化、高档化的外销。8 K0 p4 i* _, L6 Q
4 r0 ~1 A1 l. M2 j* T' ^" e
其二,当局的农业与种植业政策有必要加以全面检讨。大批的农业补贴,草率批出,轻者被层层“抽水”,重者整笔不翼而飞,这已是公开的秘密。把农耕工具、肥料、种子等免费拨给农民,用意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是否乃变相酬答乡区政治支持的“糖果”呢?
$ o4 h: }2 Y+ ?, [# E* B
5.39.217.76+ z- I+ ]3 `* S8 _$ i, K
敢问,有多少比率的上述“甜头”获得者真正把它们用于耕种,又有多少位“幸运儿”是把它们回售给供应商,让后者再次通过官商勾结关系以再次派发同样的“礼物”,重蹈无休止的恶性循环呢?
5 o6 V* O$ f3 d7 _) w7 I7 S
9 J2 t4 S4 z: I: x
积极鼓励种植商用作物以供出口,大量的外汇是赚到了,也让极少数人富了起来(当然,我们不应从唯心出发点来嫉妒通过辛勤努力而白手兴家的企业家,因彼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但代价却是能用于耕种食品作物的农地大为缩小,又如何能两全其美,又要稻米香、又要稻秧无地种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v' V( t+ a/ F% m$ Z5 y

+ U- W* p+ ~/ O& w6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其三,多年来稻米的出入口权皆为官联公司所垄断,而非由市场参与者,如具规模的米商来主导。经济原理使然,一个被垄断的市场,其价格定会被扭曲。在以前国际米价低廉时,政府需要不断补贴官联公司,以维持中下层百姓可负担的米价。那现在国际米价高涨,才来宣布有限度的开放稻米出入口,又大幅削减补贴,那有意投身出入口的米商,又如何“吃得消”呢?
/ E3 M3 ~9 T) `- |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2 {% N1 K* n9 T5 e) c6 v- A! e公仔箱論壇官联公司的社会责任5.39.217.76: [$ `+ u% i! Y3 P
, e0 w& Q" a8 Y* W" e2 B8 _: [) u
反之,多年来享受政府补贴的官联公司,在现今国际上普遍稻米短缺时,是否可以更大幅度的发挥其企业社会责任,勿把高昂的米价转嫁到主要为低收入的老百姓头上呢?8 O) E, g) r. _/ }  Y9 h8 C9 t, g
6 ]+ B" g4 ^1 M6 G/ A$ A
在这里也必须强调,身为一位负责任的经济学者,我原则上不赞成补贴作为一种正常的宏观经济行为,因其同样可扭曲市场的健康运作。但我同时也不赞成厚此薄彼、成效不彰的经济政策!( Y6 ^. P; m% s2 R" Y

9 u# @+ ]5 S) h4 ]我当然没忘了油价飙升,望大家敬候下回分解!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