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零三七一遊行後,香港人對普選有愈來愈大的訴求。很多人理所當然地認為,盡快落實雙普選,就能令政府施政更切合市民需要,但忽略了民主制度的運作過程並不那麼簡單,要多項因素配合才能成功。
$ x5 z0 B, Q" E" `. N) ~/ B: Q5.39.217.762 B. i# w7 a0 p8 c4 X
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民主化的教授Larry Diamond就指出,民主制度若要有效,必須平衡三項本質上的矛盾﹕分歧(conflict)和共識(consensus)、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和管治能力(governability),以及民意(consent)和效益(effectivenes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K3 ]' u$ J
香港其實也出現了這些矛盾,以下逐一分析。Diamond提出的第一項矛盾是分歧和共識的問題。他指出,民主需要競爭,但競爭太激烈又會影響政局穩定。所以如果民主要有效,人民及其代表必須有獨立而不同的意見,但願意作出適度妥協,接受政府的權威。反觀香港議會似乎跟這個原則背道而馳,甚至出現兩極分化。例如最近的「五區總辭計劃」,社民連堅持立場,表面上是向政府施壓盡快落實普選,實質上不一定能達至爭取民主的效果,一來這樣做不一定能迫使政府採取行動,二來總辭的議員未必一定可以重返立法會,變相可能削弱泛民在立法會的影響力。因為社民連不願作出任何妥協,泛民議員似乎連日來花掉不少精力時間討論此事,也無法達成共識,亦出現「擲蕉」等極端行為。# G, V5 d4 J% C# a1 u; @4 v/ U V
筆者認為,議會難以取得共識及出現極端行為原因有二﹕第一是現時政黨並無執政權力,亦不需要負責執行提出的政策。政黨最重要取得選票,所以為贏取選民歡心,就提出最能無微不至滿足市民要求的建議,又不考慮時間資源限制,於是提出的要求往往不切實際,又要空氣好,又要交通方便,又要車費便宜,開闢新路又要保護環境及文物,任何一項都不能犧牲。在種種限制之下,制訂政策變得舉步維艱。這就是Diamond提出的第二項矛盾—代表性和管治能力的問題。他指出,政府必須向人民問責,亦必須有完善機制防止權力濫用,不過如果權力太分散,可能削弱政府管治能力。現時香港政府不是民選,沒有市民授權,但議會卻是民選,造成行政立法關係緊張,政府在推出新政策時要花不成比例的時間進行政治游說工作,嚴重影響施政效率。至於議會內出現極端行為,一方面是政黨無法執政,只能透過在議會內發聲爭取「政績」,難怪有些議員做出極端行為突出自己;另一方面,有些議員無法以理性及尊重議會的方式表達意見,個人認為根本的問題都是政黨無法執政,以致社會上最優秀的人才大多不選擇從政。當局應讓政治人才有執政的可能,並加以培訓,才能吸引優秀人才參政;同時應加強公民教育,令選民更理性思考及包容不同意見,Diamond提出的第三項矛盾是民意和效益的問題。他指出,很多長遠對社會有益的政策短期可能影響市民利益,令政策不受歡迎(例如加稅以擴闊稅基),但執政者或議員礙於需要爭取選票,可能會寧願服從選民意願而不推行這些政策。前文提到立法會議員現時無執政權,漸漸養成社會對政府無止境要求但無需負責的文化,甚至出現「誰抗議得大聲,誰就能得償所願」的情況;政府不是民選,所以無需立大功以爭取選票,做得好是本分,不會有掌聲,做得不好卻被罵得狗血淋頭,所以政府官員根本沒有誘因推出民意不支持但符合社會長遠利益的政策。筆者認為讓政黨執政可略為改善這個情況。公仔箱論壇2 @5 d; c! k% }7 V* \
雖然政黨也要面對個人利益(爭取選票)及公眾利益的矛盾,但長遠來說政黨的政績可以觀察,而執政黨為爭取選民長期支持,將有更大誘因推行有利社會長遠利益的政策。總括而言,發展民主必須先平衡三項矛盾﹕分歧和共識、代表性和管治能力,以及民意和效益。推行全民普選並發展政黨政治可改善以上幾項矛盾所帶來的問題,但亦需培訓政治人才和推行公民教育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