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特首參選人的幾份政綱,也看過梁振英的幾份《施政報告》,政綱有沒有「走數」(幾乎是肯定的)、政策失誤與幾位特首參選人是否有轇轕(自然一定是有的)、參選人政綱能否處理現時的施政問題(居然有參選人說要延續現屆政府的政策),都自然會成為傳媒的焦點。
( q9 B! \) Z% M3 [9 L# v0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j# B* f( o! r D) E; K. g
港人像是剝花生8 K0 l- v8 ^% G& {1 W0 |
' [; D$ B2 ~* }$ ]
這些討論都像「剝花生」,彷彿發生的事情只是電視劇集的情節,與我們的生活毫無關係,放映過後,一陣喧嘩一陣嘆息,好像一切從沒發生。5.39.217.76+ ]. I) ?" a$ l; w/ f0 j
) G5 r5 a7 G7 G把這5年的《施政報告》由頭到尾速讀一次(這是相當痛苦的經歷),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詞彙,就是「天朝主義」這4個字。倒不是說我們現在便生活在封建社會之中,「天朝主義」一詞由強世功在2007-08年的「香江邊上的思考」一系列文章演化而來,雖然「天朝」一詞只是出現過一次,但是理解中港關係不得不讀的文章。簡而言之,這組概念所代表的,就是何謂「一國兩制」的實際理解。4 }* b8 T/ l+ S- _& E
( O1 J/ u* o& S: |/ k, t2 \
「天朝主義」的「帝國邊陲」想像,正日漸主導香港的政治民生。看看我們的城市規劃,有多少基建是位處國家的戰略想像藍圖之中?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河套科技園、蓮塘口岸工業邨,以及一大堆與這些戰略性基建相連的連接幹道,無一不深刻地影響着香港的地理空間格局。
4 e) G% G8 j: }/ b+ x4 @0 _8 B公仔箱論壇/ X& M# P; u' h
我們的產業政策,為什麼「2030+」需要有80萬的人口緩衝,河套科技園是否大量「輸入」內地企業與「輸出」香港科技專才?新界北坪輋恐龍山等棕土作業會否成為「物流中心」?這些所有基建以至於能夠帶動的發展,都是我們不能控制的發展,而是我們必須接受,配合國家宏觀政策圖像的「新機遇」。4 d+ q* A7 d' o( i4 G
tvb now,tvbnow,bttvb* w5 c7 i' h9 u3 m1 I4 T" ?
城市規劃及產業的變化,已經影響我們的土地政策,以至出現要安老院舍還是要郊野公園、要灣仔體育館還是要展覽場地、要短租停車場還是保留舊樓的奇異二元對立現象。土地短缺的論述一而再、再而三地構建,以至於出現填海填掉1200公頃的交椅洲東大嶼都會計劃還是太保守,不得不填夠9000公頃的驚人輿論。公仔箱論壇: b4 e9 }! V: D, H: n# w, u2 \8 p
tvb now,tvbnow,bttvb9 h4 p/ e3 g; V ^; A' a7 d
製造奇異二元對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w6 i% |9 s0 ]5 |, \. j% ?
5.39.217.76* N# K2 [- J9 l- t% |& y
發展與保育的對立,是政府為轉移民間視線而拋出的偽命題。連空氣污染相對政治中立的議題,都不得不套用「天朝」的思考框架:國家推行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水域的船舶排放控制區,香港便無聲無息地與廣東省簽署有關的協議,然後靜悄悄地出現在今年《施政報告》一個不太起眼的角落。
, N+ |! M8 |* U
( q5 f E7 K! {) y交通規劃當然亦不能不如此思考,之所以有這麼多的土地,比現時公營房屋佔地還要多的空間興建一大堆的交通幹道,需要興建「三跑」擴大機場容量,其實就是要延續香港現時的地理格局,但求能夠成為國家的「超級聯繫人」,繼續發揮昔日「維持現狀、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特殊地位。
* Z+ b, P" f9 \+ j$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S }9 R# x7 x$ _8 Y# ?1 ~上一代人不明白——我這裏指的不是年齡分層,而是泛指依靠上一代遊戲規則「獲勝」的一輩——我們要的不是「天朝」的再次庇蔭,不論這個「天朝」所指的是殖民者,還是大一統意義下的帝國;我們拒絕接受的,不是發展本身,而是「發展」所包涵的認命、認清狀況與接受現實。8 d, a, Q" o( U
tvb now,tvbnow,bttvb& Q7 x: g9 Z% k5 G$ G3 u9 }" V0 X
真正去殖民化的過程,長於斯、生於斯的香港人,怎能夠接受把過去的不公義遊戲規則,硬生生地套在名為「發展」的大纛之下?
! q8 J H5 H& A0 d, g2 T! [" Y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U2 _/ z7 d; [) M9 r1 b
所以,當我們要求真正的城市自主,眼光絕不能單單放在政府供應多少間房屋、有沒有推行標準工時和退休保障、又或者經濟GDP增長多少個巴仙,關鍵在於追求不受操控、相對自主的生存空間;由狹縫掙扎求存而產生的創造力與生活想像,一直都是香港能夠賴以安身立命的要素,不論在風雲變色的年代,還是「天朝」當道的年代,香港人都能夠走下去,只要我們能夠做到真正的自主、真正的不卑不亢。
3 w+ k( w, s+ \tvb now,tvbnow,bttvb( D: q6 R3 s2 v% ~ [
有這樣的覺悟,《施政報告》也好,特首選舉也罷,其實並不十分重要,因為每一個日常倡議都可以成為戰場,陣地戰的精要不單單在於農村包圍城市,更在於游擊與每一個細小而具活力的有機體,不斷衝擊建制看似牢不可破的高牆。
5 v+ }7 X6 q( [: l" l4 p+ N;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7 o* A5 P2 P* D a7 R1 |
不是說要不斷興建基建嗎?最根本的回應方法,其實不在於單單指某一個工程項目浪費多少納稅人金錢,因為這根本沒有走進問題的核心,而是用具體行動展現,另一種的生活是可能的,城市是可以單車與行人主導的,所以馬路應該要回歸行人,城市就是不需要那麼多的馬路,解放日常的壓迫,就由小小的一條馬路使用權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