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甚么要修正的?
; p7 F8 u! n% b K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0 W# F B3 c/ K9 p
2011年和平集会法案的6项条文8个重点将修正,又是因为之前没有广征民意与相关单位意见,导致政府与相关单位早前白忙的局面! 和平集会法案提呈国会一读后引起许多争议,包括30天前通知、集会地点、条文字眼不恰当等等,大马律师公会、净选盟、反对党及民间组织,认为此法案进一步限制集会的举行,与民主自由精神背道而驰。
9 u3 B, Q+ Y, T Q6 W4 [5 ftvb now,tvbnow,bttvb厘清条文
2 N! @1 f; n" d5 I! l2 R: w* S 当我国走向政治转型期,国人希望和平集会法能为大马人带来更多的集会自由,包括放宽集会地点,可是,法案列明的12个集会禁区,不禁令人觉得吉隆坡整个市区,或其他市区都无法举办和平集会。tvb now,tvbnow,bttvb I0 [2 U" K- f1 g0 n0 |
为了让国人看到改革的政治意愿,政府理应在法案提呈国会之前,厘清各条文内容,包括拟订合乎民主自由原则条文,详细列明被允许的集会时间与地点、警方的权力、更短通知时间等等,而不是等到政党、非政府组织与民间组织发出反对或质疑后,才正视问题与纠正。6 [) G& B5 V' D; s, g
虽然如此,任何在法令通过与生效前的纠正努力,都应该正面看待及鼓励。5.39.217.766 g o5 c" Z( N4 U5 Z8 F( [
俯顺民意
# J( ?% W2 Y7 j 我们认为,内阁在2011年和平集会法案进入国会委员会阶段时,让朝野议员辩论,以检讨及修正法案不完善之处,是俯顺民意做法,但是,若在法案起草前,不计政治立场征询各方面专业意见,以及民间看法,相信这能避免不必要的争议,也避免行政单位形象受损。5.39.217.76; d* J7 H9 t2 t6 p$ @5 H, L' z
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极力推动高效行政,也致力推动政治改革,以便我国能朝更民主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些努力需要获得各造配合,才能取得有效成果,否则只能事倍功半。7 y4 v2 u* h% d; R% G
立法,是为了保障人民权益,不是引起不满或招致更大反对声浪,在立法、司法与行政三权分立原则下执行工作,将能减少不必要的争议与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