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貧窮與社會政策的偏差

特首選舉臨近,各參選人正思考香港出路,說要凝聚人心,也說與民共議。對普羅大眾而言,最貼身的當然是飯碗與生活。在香港這個富裕社會,竟然有近100萬人陷於貧窮。
0 H/ Q  e; b: `4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 I3 S) u5 i1 W% K7 `' Rtvb now,tvbnow,bttvb香港整體財富與財政儲備不斷增加的同時,貧富懸殊問題急速惡化,正是源於社會結構性的問題,而貧窮人士往往未能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5.39.217.76  J6 k" u$ D. P. Z. I' ^/ a
5.39.217.76! t0 c, |% P' s7 B6 Z+ k
雖然過去5年政府推出多項措施,但仍未盡完善,貧窮問題必須從多角度入手應對,需要政府與社會各界、包括商界及民間的持份者共同努力,尋求脫貧的出路。
8 ]0 Y2 ]% R)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H/ d# K1 o  w* P8 b
要處理貧窮問題,我們先要定義貧窮。2013年香港特區政府在民間社會大力爭取下,正式制訂官方貧窮線,參考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的做法,以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的一半劃線。
/ n4 p$ b/ v/ G1 @)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k) M* C: s1 |& L' z1 H/ n
制訂官方貧窮線,目的不單在於統計分析,貧窮量度更可作為政策工具,提供政策導向,而以相對的方式量度貧窮亦是國際上的普遍做法。早於2012年,我們發表的《多個地方扶貧機制及策略的研究》報告便已探討英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與愛爾蘭等多個國家的扶貧機制,結果顯示,大部分發達國家均接受以相對的方式量度貧窮;由於生活在發達國家的人不再因是否獲得最起碼的糧食之類等問題而掙扎求存,因此以「相對貧窮」的方式制訂貧窮線,會比以「絕對貧窮」的方式制訂貧窮線更敏銳地反映生活水平的轉變。
& n) O( o8 k* T% J8 q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 n- X# b# F, n* r0 N
近年有意見質疑官方貧窮線定在住戶入息中位數是缺乏根據及社會共識,關注不能單靠收入來量度貧窮情況,甚至有建議指應採用所謂「絕對貧窮」的概念。樂施會認為,以每月收入中位數的一半作為貧窮線的優點是簡單、易於量度及容易讓公眾理解,但它只是一個簡單量度貧窮風險的指標,的確未能全面反映貧窮問題。公仔箱論壇8 S/ M; g/ o3 G9 A3 F* r
5.39.217.764 V7 J! Q& ^3 @% M* b
2014年樂施會發表《基本生活開支與貧窮線研究》,透過計算不同年齡組群購買基本均衡營養食物的開支,從而估算出一條「基本生活開支線」,並與官方貧窮線水平作出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官方貧窮線低估了一人及二人家庭所需要的基本生活開支水平;開支線的計算正能補充官方貧窮線的不足,樂施會一直倡議政府必須就貧窮人口的生活開支進行分析。公仔箱論壇4 z3 H6 p7 F" ?  p- M' A
5.39.217.76: \/ c7 [1 s! Y
目前官方貧窮線也是以家庭為量度單位,去年10月我們發表的《香港貧窮狀況報告(2011-2015)》指出,香港有超過18萬在職貧窮戶,在職貧窮人口超過60萬人。分析他們的人口特徵,我們發現在職家庭成員的供養壓力沉重:一半在職貧窮家庭有15歲或以下的家庭成員,接近三成的在職貧窮家庭有65歲或以上的長者家庭成員,平均每位在職成員需要供養接近兩名非在職家庭成員。5.39.217.76* T' K# a) ~; L

1 q2 [5 d7 A$ s, c調升工資 直接紓緩貧窮tvb now,tvbnow,bttvb  M6 I8 b% y8 |9 Y$ i' C
tvb now,tvbnow,bttvb3 V2 w& Y' v& n( I, C  m+ S
有了上述分析,方可對症下藥,實施能夠有效協助在職貧窮家庭的措施,包括提高工資水平、為有兒童家庭成員的在職貧窮戶提供額外補貼,以及加強退休保障支柱。故此,樂施會一直推動最低工資實施一年一檢,確保工資水平的升幅追上通脹。
/ L4 Y- P! @8 H+ W# H6 o*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l5 _0 X+ ~# _: x
我們相信,對生活於貧窮家庭的低收入人士而言,調升工資水平是最直接紓緩貧窮情況的做法。對於有意見指出,有部分低收入人士並非身處貧窮家庭,這種說法無疑是忽略以家庭為單位的量度貧窮原則。
" I/ v# k4 h8 o0 @8 \/ z% s7 m
* i, d" D1 R$ {tvb now,tvbnow,bttvb在職貧窮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容易因種種限制而影響競爭力。2013年我們發表的《有兒童的在職貧窮家庭生活狀況意見調查》,提出要確保付出勞力從事全職工作並需要養育兒女的低收入人士,不用申請綜援也能養活一家,在維持最基本生活水平之餘,亦可讓生活在此類家庭的貧窮兒童有足夠的學習資源,確保他們有平等發展的機會,以紓緩跨代貧窮的問題。
7 O6 F* }1 e, Z6 T5 e$ @5.39.217.760 z# V7 T) d  L9 }% X
當時我們建議為有全職工作及兒童成員的貧窮家庭制訂一個不設資產審查的補貼計劃,向每名合資格兒童發放800元的「低收入家庭補貼」,申請家庭只須每月收入低於或等於貧窮線,並通過簡單的入息審查,便可獲得有關補貼。tvb now,tvbnow,bttvb$ A' @+ a, G# n' T

' S( l9 y4 V0 Itvb now,tvbnow,bttvb然而,政府於2016年推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低津)時,沒有完全採納樂施會的建議,現時「低津」除了設有資產審查,對申請家庭中在職成員的工資及工時水平亦有嚴格申報要求;申請人更須填寫過往半年的工資及工時情況,並提交僱主證明文件。然而,低收入家庭的工作往往不穩定,不時以散工及兼職幫補,收入時有變化,這要求無疑把許多低收入人士拒諸門外。根據我們與街坊、社區團體的接觸得知,「低津」採用不合民情的方法推出,申請條件苛刻、申請表格過分複雜、少數族裔家庭面對語言所限等問題,正是令「低津」申請人數遠少於預期的主要原因。
! M) l0 u  _3 R7 K* S. L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i3 ]2 \. R8 K1 p% S7 m
在職貧窮以外,最令人憂慮的是長者貧窮的問題。在剛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政府為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提出一系列措施;我們認為政府在取消對沖的同時,不應降低遣散費及長服金的計算比率,以保障工人被解僱時的權益。同時,我們認為政府作為最大僱主,可先行一步,率先取消強積金對沖,以保障其合約制員工及外判工的強積金權益。政府可於現時的標準合約或招標公告中加上規定,禁止外判服務承辦商把僱主的強積金抵消遣散費或長服金,向全港所有僱主樹立良好榜樣。
/ V# O' ]  F$ S. Y; Rtvb now,tvbnow,bttvb/ ]- f9 J* ^! P+ ^7 u
《施政報告》同時宣布將會取消綜援「衰仔紙」安排,我們對此表示歡迎,但同時希望長遠能容許與子女同住的有需要長者獨立申請綜援,以確保有需要的長者得到經濟上的支援外,同時繼續得到家人的照顧,達致居家安老的政策目標。
' Y& q, ~: k: ]& j6 c公仔箱論壇5.39.217.767 [2 N. W- @& M5 U6 {- @& U/ z' e; g$ l
過去5年,政府推出多項政策,而擺在眼前的現實是,政策力度趕不上貧富懸殊惡化的速度,貧窮問題仍然嚴重。樂施會多年來透過研究、政策倡議、公眾教育,以及資助本地團體推動發展計劃,審視本地貧窮的情況,並作出相關的政策建議。放眼未來,樂施會期望現屆及未來新一屆政府必須加大力度,正視基層貧窮工友的問題和需要,我們亦將繼續推動各種政策改變,希望於不久將來可實現「無窮世界」的願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