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何帆:遗言能否作呈堂证供

法医学上有句行话:“证据可令死人说话。”那么,死者的临终遗言,能否作为定罪证据呢?
# z3 J- f$ O7 K; i1 D9 q; b; N  y我国证人出庭率低,被害人陈述本身就是证据形式之一。可在美国,情况就不一样了。根据宪法第六修正案,被告在一切刑事诉讼中,均有“同对立证人对质”的权利,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证言对我不利,我有权与你当庭辩驳,澄清真相。这一条款,又被称为“对质条款”。
6 Z3 \( h; u2 _+ N, X" Q6 y; Ltvb now,tvbnow,bttvb2004年,最高法院在“克罗福德诉华盛顿州案”中宣布,如果某人的证言构成“证言性陈述”,就必须出庭接受质证,否则,相关证言不得作为呈堂证供。如此一来,即使被害人临死前指认了凶手,但由于死人不能作证,指认内容也可能被排除在证据之外。今年2月,最高法院宣判的“密歇根州诉布赖恩特案”,解决的就是死者遗言的法律效力问题。公仔箱論壇; V* Y9 R$ Z; o, `  ^
2001年4月29日凌晨,底特律发生了一起枪击案。受害者安东尼·考因顿腹部中枪。警察赶到时,他已奄奄一息,但还是说出了枪击地点与凶手姓名:理查德·布赖恩特。几小时后,考因顿因流血过多死亡。警察逮捕了布赖恩特,并在他家里发现弹壳、血迹与死者钱包。一审期间,警方出示了考因顿临死前的指认内容,陪审团据此判定布赖恩特二级谋杀罪名成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 |/ h9 b
布赖恩特上诉时,“克罗福德案”已宣判,密歇根州最高法院根据这一判例,决定撤销有罪判决。理由是,考因顿的遗言,属于对布赖恩特不利的关键证据,既然死者已无法出庭,警察出示其“证言”的行为,就违反了宪法“对质条款”。密歇根州政府不服,又上诉至最高法院。5.39.217.76( K0 b6 y# D: A3 |
2011年2月28日,最高法院以6票对2票,宣布撤销州最高法院的判决,布赖恩特仍难逃法网。新任大法官艾琳娜·卡根之前担任首席政府律师时,参与过此案前期工作,主动申请回避。索尼娅·索托马约尔大法官撰写了判决意见。
6 B/ x5 i9 F! B" A索托马约尔大法官过去担任过检察官,深知举证之艰难。但是,作为大法官,她必须遵循先例,以理服人。在联邦最高法院,文笔犀利的斯卡利亚大法官是“对质条款”的铁杆拥趸。“克罗福德案”的判决意见,就出自他手。索托马约尔很清楚,自己论证稍有不慎,就可能激怒这位智识过人的同事。她最终选取的论证策略,是以先例为依据,结合本案案情,绕过“对质条款”的限制。
) L% K2 E6 g1 ]; w7 htvb now,tvbnow,bttvb索托马约尔指出,2006年,最高法院在“戴维斯诉华盛顿案”中,确定了“对质条款”的例外条件。也就是说,如果警察询问当事人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证明某事与日后的刑事检控有潜在关联,而是希望对方协助警方处理正在发生的紧急情况,取得的口供就不能算“证言性陈述”,即使当事人去世或以后拒绝出庭,相关证词日后也可作为呈堂证供。本案中,警察询问伤者的目的,是为“处理正在发生的紧急情况”。所以,死者的话不属于“证言性陈述”,可以被法庭采纳。5 w5 {6 p! Q5 s5 d3 N; |0 g  e
有意思的是,“戴维斯案”判决意见的主笔者,也是斯卡利亚大法官。对索托马约尔“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做法,斯卡利亚大法官暴跳如雷。他在异议意见中说,多数方“犯了如此明显的错误,简直贬低了最高法院的威望”。就算警察当时有紧急情况要处理,可询问被害人凶手姓名的行为,本身就包含了刑事追诉的目的。他感叹道:“或许,布赖恩特受到了应有的处罚,可这起案件对程序的伤害,或许是他和我们所有人的损失。”
- m* t/ w" r2 v7 ~4 \/ a) X其实,对被告人的基本权利,确实应当斤斤计较。但是,美国最高法院近几年涉及刑事程序的判例,界定概念和确立标准时,范围都非常克制,很少厘清例外情形。经常导致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冒出来。在程序问题上,对一个概念的不同理解,常常能左右当事人的命运。无论立法者,还是司法者,都不应掉以轻心。/ U8 @7 k  d& q- ^! v% o1 [# h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