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 o) `) m$ W" R+ R1 h+ m5.39.217.76
; R7 g8 h0 v" r; z1 f 嚴格來說檳城不是一個城市,因為它是由一個獨立島Pulau Penang跟馬來半島上的Seberang Prai (或稱威斯利省Wellesley)所組成的一塊區域,行政地位上和馬來西亞其他9州平行;但它也不能被稱作一個州,因為早在18世紀英國人攻進來的時候,吉打州的蘇丹就把檳城租給了東印度公司,所以等到1957年大馬獨立的時候,檳城就是檳城,和馬六甲(Melaka)一樣,是一個沒有蘇丹皇室管轄的地區。5 O/ |& B. T" [) d$ {6 S: J* j Q
1786年,東印度公司派遣的法蘭西斯˙萊特上校(Captain Francis Light)來到了檳城,看見這島上有很多筆直的檳榔樹,又像椰子又像棕櫚,便問那是什麼,當地人直接以「pinang」(馬來文的「檳榔」)回答,之後拼成penang(早期華人翻成「庇能」),就是檳城地名的由來。
( M# I3 b7 k! O公仔箱論壇檳城的文化遺跡不只是殖民英國與原生馬來的混合,由於萊特上校的開墾,使檳城吸引了更多來自中國、泰國、緬甸、印度等地的移民,每個不同的族群在此交融出精采的多元文化。於是乎,在今日的檳城,我們可以看見英國殖民時代的洋樓和教堂、中國式的宗祠、馬來人的回教清真寺、印度教的廟宇,錯綜複雜的古街名每條都有來源,都有意義,每個十字路口都有文化交會,但不衝突。tvb now,tvbnow,bttvb3 Y; i# U6 n" {* i
. G5 |4 j) X8 [tvb now,tvbnow,bttvb6 f" f8 T# ?; f! v* U( y' G
$ O* q9 b0 r3 {# \ o. J+ C
( L. r1 W6 R! V1 L+ Ctvb now,tvbnow,bttvb 這座清真寺又名「Masjid Melayu」,意思是「馬來人的清真寺」,它的獨特性是在於大部分的清真寺都擁有摩爾式的尖塔叫拜樓(僧侶通常由此發出信徒祈禱的時刻),而阿晉街清真寺的叫拜樓則是埃及式八角型塔,有趣的是,它甚至還混合了中國式的燕子式屋脊。
6 N, m( c* M* n" {# ]0 x7 l. R2 F清真寺由一名阿拉伯籍富商Tengku Syed Hussain Al-Aidid出資建於1808年,他於1826年過世之後即葬於此,由此可知這座清真寺算是當地信仰的重要核心。
9 |& v6 \5 k5 r q9 ~3 r, a: V公仔箱論壇地址: 位在Lebuh Acheh上,從邱氏宗祠步行約3分鐘可達
# X1 q% [2 Q6 ]' ]# G: d8 Q5.39.217.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