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他在同書另一篇訪問記錄中也談到「非殖民地化歷史潮流難以改變」,並且提出一個「過渡期論」。[8]他說:tvb now,tvbnow,bttvb7 \, p2 N$ X( N+ E, f( [
/ I% k5 C j$ d' m; n3 G2 Mtvb now,tvbnow,bttvb「我覺得現在中共主權下的資本主義可作為一個過渡時期的形式,使香港從一個自由資本主義制度過渡到一個社會主義制度。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可加深社會化,逐漸與中國接近。如果這樣看,香港的前途問題並非是拖多久的問題,而是怎樣使香港過渡到中國的體制裡的問題。」談到這個由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過程,曾澍基說:「在過渡時期,香港是在中國主權下的一個改良了的資本主義特區,所以經濟運作的原則依然是資本主義,如私有產權應該維護,而改良的意思是在福利制度方面。財富較為均分,經濟方面改正現在過分著重金融地產,政府介入去援助實業產的工業發展 ,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他在訪問中最後又補充道:「有一個原則很重要,需要強調,當我們考慮這個過渡期的體制,應該用這個機會,改善香港整個社會制度,經濟制度,加強福利,改變不正常的發展途徑,法律、民主的代表性。」5.39.217.76 |' c9 e0 U" t
4 ?7 b# Q# y( s6 q: k' m! e7 ]
很明顯地,從比較兩個不同時期的言論,我們可以看出,1975年與國粹派的交往辯論,使得曾澍基與民族主義保持較為遙遠的距離,對香港的反資反殖鬥爭持更為肯定的立場,更加不相信香港的反殖問題,可以假手於中共的政權和他的代理人(即左派工會)。當時的曾澍基,更加重視香港如何能成為中國民主化運動的一部分,更加重視要在「意識成熟和實際權力掌握方面成熟時」,香港應主動提出與中國復合,進行香港有明顯角色的三方談判,解決「復合問題」。但是,在1982年抓著「歷史契機」的曾澍基,則將上述這些香港與中國復合的目標和前提大部分都拋諸腦後,轉而主張不能讓「現狀」維持下去,進而鼓吹利用收回主權的機會,在香港推行一種改良的資本主義模式,踏上邁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期」。而為了與那些鼓吹「維持現狀」的右派辯論,曾澍基的反殖論調即時套上了強烈的民族主義論述。並以民族主義原則,代替了本地反殖的考慮。更加訴諸於非殖民地化為「歷史潮流」這種目的論歷史觀。大柢在1975年到1982年之間,中國的巨變,例如四人幫的倒台、文革的終結,鄧小平的復出等,令曾澍基改變了認識,認為香港的殖民資本主義制度只有透過「改良」才能一步步與在中國實行的社會主義銜接。中國和香港兩地「革命」的考慮和構想已經在他的視界之外。
" u4 {$ S5 c. r9 J5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 b. l6 q,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民族主義與《巨龍口裡的明珠》) I n9 g5 A' g P" K; ^; D4 }
1984年出版的另一本曾澍基文集《巨龍口裡的明珠》內,收錄了一篇題為《民族主義、回歸與改革》的文章。[9]文章中,曾澍基將矛頭指向當其時「維持現狀」論者。他以維護民族大義的角度認為「[對]三條不平等條約的立場態度,是香港知識分子的最佳考驗……爭議所涉及的,遠超出討價還價及力量對比問題。它根本就是民族尊嚴和歷史立場問題。」他認為,「反對『回歸』的人士之中,並不全部都是否定民族主義的,他們有些可以容忍民族主義,有些甚至自認是民族主義者。……他們不應該利用對民族主義的否定來為『維持現狀』的意識形態張目,而應該把對民族的認同與對政權的認同加以嚴格的區別。」
2 X0 m0 {! h/ I S2 [5.39.217.76
5 ]3 q+ U6 c' ?" L3 H. s+ A! K可是,曾澍基作了如此強烈的民族主義宣示之後,他也認為「香港前途問題當然不單是民族主義問題。」他說,「在價值取向的層面,它牽涉到對社會制度(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混合經濟?自由民主?)的取捨」他更坦誠地說:「很多時,對民族主義的態度只是一個幌子,真正的問題是對社會制度的取捨,以及方案及策略的考慮,擁護自由資本主義的人士所否定的,是中共的社會主義多於民族主義……」
# s" J6 s& J6 R0 xtvb now,tvbnow,bttvb
% `! l L) P2 Q8 J6 |3 {接著,他表明他的價值取向是支持民族主義,但亦不只是民族主義。他說:他認為「民主的、現代化的社會主義道路也是香港未來的最佳選擇,雖然這個選擇的實現日期可能是數十年後的事。」他說道:「民族主義與社會制度的取捨卻是相輔相承的,單有前者而沒有後者,我們可能變成盲目的、感情用事的民族主義者,就像部份七十年代初的『國粹派』一樣;單有後者而沒有前者,我們的理想亦無所寄託落實」。
0 o6 Q ~: G' K! @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Z6 w1 {# v$ w( ^8 m
曾澍基說他主張回歸,但卻不主張順從。過渡期的政治、經濟、社會體制,都是我們爭取的目標。他又說:「無論如何,誰也不會天真到認為一個理想的過渡體制會自然降臨,它只可能是我們爭取的結果;而且,一部份人士對中共的恐懼亦不可能在中國變成更合理的社會制度後才會真正解除,香港的前途最終決定於中國的前途,民主的中國才是民主的香港的最佳保證。」他認為,他提出的不純是理性的分析,他說:「在我們眼前展開的並非一片坦途,大多數人其實都明白這點……筆者的論點如有甚麼特別的話,便是主張我們應該積極地迎向未來,接受歷史的挑戰。但積極性是需要支持、需要鼓舞的。在這方面,純粹的理性分析、狹窄的自利主義,都無法向我們提供必需的動力……香港和中國前途既然緊密地連繫在一起,民族主義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我們向前邁進的動要推動力之一。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p! E8 ^ q) ?
5.39.217.76( o% x; L; x2 u. e7 j# Q
最後,曾澍基也承認民族主義與中共的態度之間並無任何必然的關係,反共的台灣政權也鼓吹民族主義。而民族主義只是必需但非充足的條件。但他斬釘截鐵的否定他所稱之為「香港式的本地主義」作為一個社群的認同。他說:「筆者反對獨立,不單只由於它沒有可能(它明顯地沒有可能),而且還因為(一)對這些急就章的本地主義完全不能認同,甚至感到厭惡,這些突然而來的對香港的熱愛本質上其實不過是個人主義甚或是自利主義的最新變種;(二)深切地體會到這個殖民地根本就沒法發展出一套完整的、獨立的精神式文化系統,百多年的屈辱和廿多年的物慾主義根本沒有給予自足的文化基礎任何機會。換言之,香港就是沒有獨立的精神條件。」5.39.217.76! m: U& B4 U. w8 v6 d8 F% ~
! m# }* S% |# L! i# v公仔箱論壇八十年代初期當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的展開談判時,大專校園的學生運動已經走向低潮,不復見七十年代那種「火紅年代」的氣氛。而在保釣後一度獨領風騷的「國粹派」也因為四人幫的倒台而分崩離析。可是,七十年代遺留下來的中國民族主義熱情,仍然非常普遍。當年曾經扮演國粹派批評者的社會派領袖曾澍基,卻取代了國粹派學生維護中國民族主義的角色,甚至激烈批評偏離民族主義的選擇為支持港獨。如斯論調,其實與七十年代初親中左派青年刊物對「港獨」的批判如出一轍。[10]但事實上,當時反對中國收回香港的建議的主流意見,其實是「維持現狀」而非要求獨立。當時能夠被指認出來的反對中國民族主義的聲音,其實只有文化雜誌《號外》的編輯陳冠中和中文大學政治行政系的講師黃宏發。前者早在1980年(當時還未有中英香港前途談判的爭議出現)就在《號外》發表過幾篇支持港人有權自決的文章,也為文批評過民族主義乃落伍思潮。而黃宏發則從自由主義的原理出發,發表過一些香港人有權自決的說法。這些零星的有「本地主義」色彩的聲音,並無引起過明顯的政治效果,雖然在港大「致戴信事件」和中大校園內先後引起了熱烈的爭論。[11]
7 h3 i8 Z- U3 w公仔箱論壇2 G, W9 W; ?. S: `! k& p; d) {' \
對改良資本主義的批駁5.39.217.76) i0 F- |" w7 f$ T6 i& N
不過,雖然當時的社會和大學校園都已失去了探討革命問題的熱情,只有很少數的人可以從革命的角度去再思考中國與香港關係,以及為香港前途找尋答案。但是在校園以外的青年激進主義圈子,仍然有一股左翼激進主義的力量,質疑由曾澍基提出的民主回歸構想。當時,托派的運動組織革命馬克思主義者同盟(革馬盟)及其刊物《戰訊》,花了不少篇幅討論香港前途問題。1983年1月5日,《戰訊》就發表了數篇梁國雄(署名小兵)的書評,逐一批駁上述曾澍基等編輯的《五星旗下的香港》小冊子。[12]在《一評《五星旗下的香港》評曾澍基有關「改良資本主義」的過渡構想》中,作者尖銳的批評了曾澍基的過渡期論。作者說:, p$ J5 U: _1 o5 \6 @ |; T
# k8 O9 q$ ^$ B9 P3 V! E4 i「由於這本小冊子堅持了民族立場,同時又主張實行「改良的資本主義制度」,是頗能迎合時下一般知識份子的心態的。同時,也使一般勞動群眾得到安慰,不需擔心收回後生活水平下降和接受官僚統治。再者,中共又不謀而合提出了類似的方案,增加了它的可行性。所以它勢必會成為有愈來愈多信徒的意識形態。」
# S6 D. [" ?( | E: [. N&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 O, d2 ]! w6 W" F( @6 J/ I梁國雄認為,中國和香港之間隔着一條「制度」的鴻溝,中國收回香港,意味着香港將溶入中國的政經制度,即完結必須改變的香港資本主義制度。但曾澍基卻訴諸一個過渡期的理論來調和兩者之間的矛盾。他認為,這只是為中國和香港勞動者帶來幻想的海市蜃樓。因為曾澍基沒有提出資本主義要徹底根除的遠景,也沒有考慮革命的可能。他假設十五年後中共的官僚統治不會瓦解。所以他的分析是靜態的。
; T, T) [$ F- @$ b3 p; q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 L' k# ]' Y
梁國雄認為,由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確需要一段頗長期間。然而,這不是由於「歷史的契機」和「適應」」。因為,無論是由於中共收回主權,抑或是緣於香港群眾的反資鬥爭所引起的社會革命,它的過渡期都不應該是改良的資本主義。梁國雄認為,社會主義社會固然並非一蹴即至的,「但是要踏出過渡的第一步,關鍵在於勞動者能否粉碎資產階級的統治,把後者擁有的生產資料公有化,並且在政治上實行無產階級專政,鎮壓剝削階級的垂死掙扎,並實行社會主義民主政制,使勞動群眾得以民地管理社會,運用他們智慧和創意力建設社會主義。假如連這一點都辦不到,所謂過渡只會是一個空談。」
& G. m3 B) t, ]. w
8 d/ Y m8 n. o: e接著,梁國雄又說:「曾澍基的錯誤並不在於提出改良的措施 而是他把這些改良當成了一個過渡到社會主義制度的長期制度。」他說他並不反對改良的行動,但卻堅決反對把這些行動與根本的革命割裂起來。…..「由於這些壓迫是植根於資本主義制度的,革命者必須在參與鬥爭的同時,一定要指出基本出路,促使人們在實經驗裡認識革命的必要性,從而發展推翻統治階級的革命運動。現在,曾先生卻反而肯定資本主義可以通過改良,更符合勞動群眾的利益,甚至倡議實行長時間的改良資本主義,簡直有點「為了一碗紅豆湯,而出賣了長子權」的氣味。」公仔箱論壇 q) T2 c( m1 W- N4 F( N4 v8 p
事實上,梁國雄對於曾澍基提出的改良資本主義遠景能否真正落實,是十分悲觀的。他認為,資產階級既然壟斷了社會財富,也必然壟斷各種統治工具。曾澍基建議半民主的議會,希望透過議會來下令改革,但統治者必然會利用委任和壟斷選舉的力量。而經濟改良方面,群眾可以去改良的機會更是微乎其微。所以他認為曾澍基「在提出這些改良方案的同時,曾先生其實應該考慮一下它同社會主義革命的關係,而不應當作一個漫長的過渡時期去估量。」5.39.217.766 C4 E$ c- A+ V' ~2 c
4 [. I! {- T# S, O1 h1 Z8 n7 C
然而,梁國雄認為最有問題的是,曾澍基對於我們必須回歸的祖國,卻沒有甚麼分析。「曾先生不揭露中共官僚統治的禍害並從中探求出路,而乞靈於在港實施長期改良的資本主義制度,(與中國保持一定距離),然後才與中國結成一體。筆者不禁要問,所謂距離拉近也者,到底是香港的改良資本主義把中國的政治制度改變呢?還是中共的統治自我改良成為民主化的社會主義制度呢?又或者是中國工農起來結束官僚統治,然後把香港收回呢?正因為曾先生沒有明確的展望。他才用過渡的方法,希望中國政局有所變化,才毫無「陣痛」地回歸到中國的懷抱。」
& _9 p6 g0 R9 ?6 z b Y4 [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D8 h: ]+ ?$ K, I a
社會主義民主與民主回歸的終結; \$ T" p C, [! b
如果說曾澍基不認識中國,這個當然不符事實。然而,對比於七十年代參與學生運動辯論的曾澍基,八十年代的曾澍基對中國的觀點,的確流於技術性,也少在公共及政治評論的領域流通。而更加確切的是,社會主義革命、民主運動的關切,在八十年代曾澍基提出的「民主回歸」構想當中是缺場的(雖然其他民主回歸論者,例如周魯逸就有大量的中國分析和論述)。這比起他在七十年代的論述,顯然是一個思想上的倒退。這個空白,在日後民主回歸論付諸實踐的過程中,就日漸浮現出影響深遠的弊端。一是中國是否仍然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二是社會主義民主化的前景是否仍然存在?八十年代中國變化的速度驚人,按照民主回歸路線而激發起來的本地民主政治運動力量也迅速發展。可是,對中國國家和社會的判斷卻愈來愈失去方向和坐標。及至八九民運的到來,六四屠殺的衝擊,民主回歸派的中國分析已無法在方向上提供有用的本地政治實踐指示。於是,在八九民運期間,民主回歸論者對民運的態度左搖右擺,民運平息以後,又想憑藉與中共政權的固有聯繫,抵制末代總督彭定康的改革,以宣示與中共的政策保持一貫。結果是以匯點的分裂和解散收場。[13]% O3 F7 ?& E' ]6 S6 s
5.39.217.769 I7 Z1 g: l! [3 \. ? z
在這些事情遠未發生的八十年代,梁國雄當日在文章中就坦白的指出,中國和香港之間的困局根本乃在於中共官僚統治的存在。不去處理這個問題的話只會是把真正的問題迴避了。梁國雄當時寫道:「既然大家都明白,官僚統治一日存在,港澳回歸祖國就在官僚統治的陰影下而困難重重。所以改良資本主義顯然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相反只有在社會主義民主的旗幟下,面對資殖統治和官僚統治的挑戰,並敢於與祖國同胞一起消滅他們,才是唯一根本出路。」顯然,社會主義民主不會是曾澍基反對的東西。然而在政治綱領上不談及如何落實社會主義民主的話,民主回歸論所構想的改良資本主義路線也會變得空洞和一廂情願。但是,要像梁國雄所建議的去扛起一支「社會主義民主」的大旗,並得中國和香港兩地的相關人士和組織都共同承認,這是(香港)資殖統治和(中國)官僚統治的共同出路,方才是最最困難之處。
9 ]& e, [9 i1 z K( @7 l2 ~1 P
. z$ ~9 r1 |$ W9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今天,回歸已經十八年,香港資產階級主導的政治壟斷、經濟壟斷仍然存在,貧富懸殊更史無前例地擴大。曾澍基一向大力抨擊的香港曼哈頓化,亦已無奈地成為事實,在中國的國策規劃下,這種把香港工業淘空,把經濟全面向地產、金融傾斜的方針下更形鞏固。而香港因「民主回歸」訴求而提高了不少的民主渴望更是無法滿足。同時,中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已差不多成為笑話。可見,當年民主回歸論者的價值,和那個年頭對前途遠景的想像也一一落空。民主回歸論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政治方案,在曾澍基有份創辦的匯點於九十年代被逼解散的時候其實已經終結。自始,民主回歸已變成一個任人詮譯的空洞符號,大體上是用來指涉一些不會挑戰香港一國兩制及基本法規定的各種秩序,但仍以為可以在香港追求更大民主權利的人士。論述的真空,見一步行一步的務實主義,成為二十年來民主回歸路線的特徵。這些實踐與其說是太過愛國、太過以推動中國走向民主而犧牲了在香港追求民主的力量,不如說中國作為一個回歸的對象已經變得日益含糊和難以界定---她承載不了當年曾澍基這一類民主社會主義者的理想,也無法提供一個讓香港資本主義進行改良的契機,更拒絕接受香港成為她民主運動的一部分。
p- z C: p4 r& z4 P }tvb now,tvbnow,bttvb1 [/ h. c% C3 L8 M+ n
今日,以民主回歸作為一個香港思想史的個案,讓我們回顧這項理想的創始人如何在七十及八十年代之交改換思考方式,迎接他們那一代人生活過的兩個完全不同的年代,回應那急劇的歷史交替和轉變,或許有益於我們重新思索民主回歸正式終結後的香港未來。而事實上,由八十年代開始的鄧小平式開放改革政策,蘊含著巨大的內在矛盾,如何去「務實地」調和這些內在矛盾,定義著這個時期香港的主導思想。然而,過去這幾年在香港和中國之間,以及各自在內部發生的巨變,說明了矛盾已累積到不可調和的爆發階段。這時候,重訪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之間那些一度被遺忘、被掩蓋了的問題,重新檢閱曾澍基早期與及其同代人的思想痕跡,或許可以讓我們重新出發,激發過去幾十年來被權宜之計的狹窄思維所埋葬了的思想活力,再出發去探尋我們未來的出路。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2 W7 f$ K' t/ u K
* `' x5 p. [$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原刊於思想香港
; A4 c d7 G# T1 O% }: u$ h-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i! z4 S6 L& z+ e; J5 m5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香港往何處去?” 《學苑》5.12.1975, pp. 2-3
\& K B- p) V9 N, Q公仔箱論壇[2] “從大方向到現狀與個人” 《學苑》16.5.1973, pp. 2-3公仔箱論壇% m1 E7 k- I j: b
[3] 《左翼評論》http://bit.ly/1QZXVvM5.39.217.76: ~! J0 W J O c! n; o) J: r
[4] 吳也民 (1977) “香港革命策略初探”《左翼評論》1977, no. 4-5, pp. 57-68
r$ M7 P3 R a/ t' _" q* a5.39.217.76[5] 關於當時整個中國與香港革命如何互動的問題的討論,由於論證複雜,恐怕要另文再述。
& T ]% m4 X$ r: q5.39.217.76[6] 曾澍基等 (1982) 《五星旗下的香港---香港前途問題探討》,曙光圖書* X6 W* i1 T$ b- k( ^$ t
[7] 曾澍基 (1982a) “改造現狀的考慮” 《五星旗下的香港---香港前途問題探討》,曙光圖書,pp. 1-3
* Q; @8 ~% V- r H& ^/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C K* E1 I2 K- b4 B0 j* l( e7 X
[8]曾澍基 (1982b) “曾澍基談香港前途” 《五星旗下的香港---香港前途問題探討》,曙光圖書,pp. 4-9
* x0 ^ K+ F9 O' ],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曾澍基 (1984) “民族主義、回歸與改革” 《巨龍口裡的明珠.政經論文集》,廣角鏡,pp. 103-108* m/ x4 ]0 [9 _; |( e
[10] 見拙著 “冷戰中的解殖:香港「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文運動」評析”,發表於華文/漢語教育的文化政治工作坊,嶺南大學,2014年9月。
- G, R5 B Q& ?- a3 {公仔箱論壇[11] 蔡子強編(1998)《同途殊歸: 前途談判以來的香港學運》,香港人文科學出版社。
8 P: |+ ~, h* e) B+ ~5 \[12] 梁國雄自2004年當選立法會議員至今,綽號「長毛」。小兵(1983) “一評《五星旗下的香港》評曾澍基有關「改良資本主義」的過渡構想” 《戰訊》5.1.1983, vol.5, no.1, pp.4-5 。8 N. l e+ t+ J7 \ t
[13] 1993年,為了反對殖民地末代香港總督彭定康提出的政治改革方案,曾澍基、王卓祺和劉迺強等退出他們一手創立的「匯點」。當時的方案被中國方面視為違反了中英雙方對香港問題的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