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電/因為越來越多CEO為抗議總統講話退出白宮的兩個商界顧問委員會,特朗普總統星期三宣布解散了那兩個委員會。美國社會的價值分裂在加深。
' K3 Q J- N/ w) e8 h! T8 R 針對夏洛茨維爾市的暴力事件,特朗普總統到星期四為止做了四次表態,而這四次表態的基調是有差別的。他顯然想盡可能彌合分歧,讓衝突大事化小,但結果顯示他失敗了。特朗普總統本人被當成了這場價值衝突的一部分,這會嚴重削弱他領導美國走出這場內部衝突的能力。
5 ^% M6 [, d) [+ U) i
* T/ E& O; `$ m9 e) U4 a" ]4 \6 R. @tvb now,tvbnow,bttvb 從中國社會的角度看,美國當下的價值分歧非常驚人。美國社會能夠一邊承受這樣的衝突,一邊保持著“正常運轉”,這算是美國特有的社會風貌吧。
& a' k4 N; _/ |& _ S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M6 p0 A6 c( a H* t! X
不少中國人看到這幾天美國社會裡砸雕像、在林肯紀念堂上“寫反動標語”,覺得有點像“破四舊”,還有人說美國在搞“文革”,它們是半開玩笑的調侃,但也反映了今日美國在中國人眼裡的“不正常”。 5.39.217.76" u. O1 F3 G3 F7 d% y: H: Q; c
5.39.217.763 \7 [0 v1 `+ o0 Z* V# p
從夏洛茨維爾市發端的衝突不是簡單的種族衝突,而是更廣義也更深刻的價值對立,其中的一個陣營都是白人,而另一個自由派的陣營則包括了各個種族的人。這樣的分裂和混亂即使發生在別的西方國家,也有可能對國家運轉造成災難性打擊。美國不能不說是西方世界中最經得起折騰的國家。 5 K1 E( V7 Y# b. W; q# ~& ^' f& ~# S
1 ^( V* M7 {# N# c" X
然而美國出多大事都“沒事”,大概也是有條件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種族衝突嚴重蔓延,但美國當時國力大體處於巔峰時期,主流社會信心高漲,面對蘇聯挑戰的團結遠遠壓過因內部矛盾產生的分裂。美國那時朝哪裡走很明確,種族或政黨鬥爭並沒有導致主流社會在一些基礎共識上的動搖。 c/ {# Q c5 y2 G0 n
4 A0 {( N! J8 }4 ?9 `
如今全球力量格局的緩慢變化逐漸侵蝕了美國社會的整體信心,它必然會伴隨這個社會對問題承受力的同時下降。在人心潰散的時候,總統本應是凝聚共識的“核心”,但現在,總統似乎成了矛盾的最大源頭之一。他對夏洛茨維爾市的衝突不表態不行,表態了又始終遭受抨擊。 5.39.217.76* S$ k: w8 U! q& q) C
: o1 O D" V3 G, U* u( V1 T+ wtvb now,tvbnow,bttvb 實際上這是美國體制性缺陷的一次集中發作。美國的體制鼓勵爭議和衝突,因為它有一個國家最高共識永遠都會存在的假設。美國的國家目標是正義的,制度是最先進合理的,整個國家是這個世界上最棒的,這些信念可以提供社會表面分裂之上的超級共識,但這些信念需要現實的不斷驗證和支持,不能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