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開放互利 借鑑大核經驗

港粵兩家電力公司在北京簽署大亞灣核電站延長供電給香港的協議,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親臨儀式,以此為國慶六十周年獻禮,以及內地與香港合作的範例,突出了這個合營項目在促進國家現代化過程中的特別地位。5.39.217.762 }: Y$ R# b/ n( B  T/ g( Y8 u

. e0 g2 v7 l3 Z' }& f3 e* a5.39.217.76根據廣東核電集團與本港中華電力公司簽署的協議,大亞灣核電站出售七成電力予香港的安排,將延長二十年至二○三四年期滿,每度電價微升,計及通脹因素後,比最近三年平均價格下跌。港人最明顯的收穫,是得以繼續享用相對清潔和廉價的電力。
* W% h1 Y! ?. {+ ]/ x* s公仔箱論壇% K  n7 g! B7 F4 q) A2 B
大核是內地第一個從外國引入設備和技術、中外合營的商業核電設施,當年投資額超過三百億港元。國家當時不像現今坐擁全球最龐大的外匯儲備,主要靠售電予香港來解決融資還債的難題。
! U& P# Q' K) U0 Z! K( v; y) c5 {* c) y0 ]- g4 O5 @4 k5 h1 i
為國家外匯雪中送炭tvb now,tvbnow,bttvb- B& `9 Y/ Y/ |

0 _$ ~: w+ d2 Q+ x# P) [* N, a公仔箱論壇國家最初構想核電站選址並非在廣東,而是缺電比較嚴重的華東地區,定於江蘇省江陰。這個蘇南核電站計畫胎死腹中,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資金問題。
) N1 I: n) m4 \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1 M7 _# b7 O/ V4 U
一九七八年底,當時的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宣布將向法國購買兩台核電機組,經過多方磋商,終於引進本港參與來解決融資問題。本港中電與廣東當局合營大核,合營公司向法國引進核島,向英國購入常規設備,接近九成的投資額是靠英法兩國的銀行借貸,涉款四十億美元,大核以售電香港來套取外匯還債。tvb now,tvbnow,bttvb* \) X1 J; s* m$ m" ^
5.39.217.764 m: p% v: z" j% g% ?
這個互利雙贏的安排,有助滿足本港長遠電力需求,更大的作用,是在國家資金短缺的日子雪中送炭,為引進核電技術破除障礙。到後來廣東發展成世界工廠,大核為應付電力需求作出了重要貢獻。
) @! |( }) J# Y公仔箱論壇
6 N$ k0 C; d  p5.39.217.76以用家為本營運企業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0 w& w* O- V: P

1 P' K3 }* G. y  d8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國家改革開放初期,港人對內地能否管理好一所核電廠,確保安全,信心不大。尤其是發生了蘇聯切爾諾貝爾核電站核輻射大幅泄漏意外之後,港人大為恐慌,「爭取停建大亞灣核電廠聯席會議」更蒐集百萬市民簽名,帶上北京請願。雖然鄧小平堅持依照原計畫進行,港人意見有助加強核電站的營運安全意識。合營公司啟動了當年內地罕見的危機處理公關機制,加強事故匯報的透明度,並且大力推行宣傳教育,得到旅行社配合辦大亞灣旅行團。
" Z! M' i% K1 j$ O- D, S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3 e% h" e9 p( v# W
中電透過合營公司,參與核電站的營運和監督,化解危機,以及確保不出亂子。在兩地合作下,大核九四年投產至今,曾創下全球壓水式反應堆最長時間安全營運的紀錄,十五年來本港都沒有受到核輻射泄漏污染。此後內地興建和營運其他核電站,也借鑑大核的經驗。tvb now,tvbnow,bttvb( u" I1 ~- u) }/ E$ n, {

" i3 l, s. C) C2 `$ N習近平昨日肯定了大核在國家開放改革歷史上的貢獻。今天,國家在外匯周轉和引進外資方面,已不若當年倚賴香港;不過,本港以「用家為本」的原則,治理經營,化解爭議,對於部分內地官員和企業,仍然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