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電/近期受到輿論密切關注的議題之一,就是台“教育部”自認是國語日報的主管機關,在國語日報董事會未定期改選時介入,發函法院要將現有董事會董事全數解職。姑且不論“教育部”認定國語日報係該部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因此具有主管機關的性質與事實多有出入,僅就“教育部”強行介入媒體私法人的改組而言,不正說明“教育部”在不務正業嗎?
% N! k0 d. `. Q
. R0 _/ ^6 p( N5 G 中央網路報今天社評說,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台灣私立大學及科大面臨前所未有的招生壓力。據估計大學入學新生在2023年將創新低,導致可能將近有5、60所大學或科大招不到大一新生,因此再過三年,等到2026年在校的大二、大三、大四都畢業後,那些招不到新生的大學或科大,由於已無在校生,因此勢必要面臨退場的命運。如此嚴峻的情勢,“教育部”不是更應該多花心思關注嗎? ) N) J6 b* ?& T T9 h* T
公仔箱論壇) @% W5 G; t( z \ j
若5、60所大學或科大要在2026年退場,以平均每所大學或科大的教職員3、400位左右來計算,屆時將有15000到24000左右的教職員失業,勢將影響15000到24000個家庭的經濟。以每個家庭人口為4人來計算,總計有6萬到9萬6千人的家庭生計可能受到影響。同樣是私法人,“教育部”不是應更關注在當初廣設高中、大學政策下之犧牲者嗎? 公仔箱論壇! C4 s1 M, ~0 {6 a$ a ^& C& Q
: ?* g- q: B) t6 i4 _5 K5 W( y# i* a
這些被迫退場的教職員是因為本身努力不夠的緣故嗎?答案當然不是,他們如今面臨難堪局面,是為了配合政策,難道“教育部”不該窮盡洪荒之力來為其解決難題嗎?令人遺憾的是,“教育部”放著該關注的教育業務不管,去管不該管的國語日報,還留下政治干預媒體的口實,為了達成政治目的,吃相有必要如此難看嗎?既然“教育部”得函請法院解散董事會,不正說明其主管機關的定位有疑義嗎? tvb now,tvbnow,bttvb/ I' H, A2 ^5 j- z7 b8 ^ f
2 ]1 Q" c* o+ ?0 u. v, _ 撇開不該管的去管不談,“教育部”本身該管的如今也管得一塌糊塗。以高中國文課綱文白比決議過程為例,受到民粹影響讓高中生參與課綱審議已是不倫不類,偏偏在決定文白比的課審會議中出現荒腔走板的情況。2017年9月10日的課審大會中,四個文白比的修正提案都未過半同意,因此課綱文白比維持原案不是天經地義之事嗎?何需針對回復原課綱之記錄進行表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