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front-ap-northeast-1.images.arcpublishing.com/appledaily/22EZCOHROVENFHWGDSQDBUBXUQ.jpg)
綠鬣蜥初期由業者引入作為寵物飼養,後來野放棄養氾濫成災。
綠鬣蜥又名美洲鬣蜥體長可逾1.5公尺 台灣籲民眾捕捉免損農作物及生態
綠鬣蜥在台灣高屏地區野外族群氾濫成災,造成嚴重農損、河堤結構受損及影響生態平衡,屏東縣政府今年持續辦理獎勵計畫,從今年1月至9月已捕捉超過5千隻,數量驚人,居全台之冠。
/cloudfront-ap-northeast-1.images.arcpublishing.com/appledaily/DAYJZW2ZFVGALBC3PQMD5QVCB4.jpg)
屏東縣綠鬣蜥野外氾濫成災,9個月抓超過5千隻,數量居全台之冠。(屏東縣農業處提供)
屏東縣農業處長鄭永裕表示,行政院農委會日前公告修正「有害生態環境、人畜安全之虞之原非我國原生種陸域野生動物之種類」,將綠鬣蜥納入。目前飼養或持有綠鬣蜥的民眾,在11月30日前應向農業處辦理登記,逾期未登記者可處台幣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倘無繼續飼養意願者,切勿任意棄養,可連絡縣府農業處動保科協助後續處理。
鄭永裕指出,屏東縣去年抓了4,182隻綠鬣蜥,今年截至9月底就抓了5,480隻。綠鬣蜥成長速度快,繁殖能力強,一隻母蜥每年可產 40到70顆卵,且平均孵化率超過8成,今年3月份捕捉到很多抱卵的母蜥,藉此降低野外族群擴散速度。
鄭永裕說,綠鬣蜥野外族群數量難以估算,目前農政單位發現綠鬣蜥族群分佈,主要在屏東市、萬丹鄉、竹田鄉、麟洛鄉、潮州鎮和九如鄉等地區,由於綠鬣蜥喜歡棲身在水溝內,甚至在田埂及土堤挖洞築巢,往往造成土堤和排水溝損壞影響灌溉。
鄭永裕表示,未來仍會持續辦理農產品獎勵計劃,希望民眾繼續響應參與移除活動,有效防治外來入侵種繁殖擴散。成體綠鬣蜥力量大,但不太會主動發動攻擊,民眾如果發現不必恐慌,可以先向縣府1999通報發現地點,縣府將會派專人捕捉。
/cloudfront-ap-northeast-1.images.arcpublishing.com/appledaily/5UXFIXHSGFGVTO6N4KXNQWKYOU.jpg)
屏東縣政府今年持續辦理移除綠鬣蜥農產品獎勵計劃。(屏東縣農業處提供)
若民眾親自捕捉,要特別注意其尾巴甩動及注意不要被咬,居家內、外如發現綠鬣蜥,可利用水桶、紙箱或其他容器撲蓋捕捉,捕捉後體長(吻肛長)超過20公分者,可以至消防局第一大隊屏東分隊及第二大隊潮州分隊兌換農產品。
/cloudfront-ap-northeast-1.images.arcpublishing.com/appledaily/JZ7O6ARQSZBH5ETYIBMVD3Q4VM.jpg)
捉捕捉綠鬣蜥要小心,台灣當局建議民眾可以先向縣府通報發現地點,縣府將會派專人捕捉。
農業處指出,綠鬣蜥 (Iguana iguana) 又名美洲鬣蜥,原產於中南美洲,台灣初期由業者引入作為寵物飼養,後因成長後體形龐大,外形酷似恐龍不討喜、屢屢遭棄養野放,以致逐漸漫延擴散,成蜥體長可達1.5公尺以上,對民眾雖不具主動攻擊性,但因體形碩大仍易造成民眾恐慌,及會大量攝食葉菜類農作物或園藝植物葉子造成農作物經濟損失,且高密度的野化族群於水道或溝渠兩岸挖洞產卵或挖掘洞穴度過低溫季節,可能造成引水或排水硬體設施的結構損壞及堤岸侵蝕,危及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cloudfront-ap-northeast-1.images.arcpublishing.com/appledaily/3HYMP33RWBDV3OO2EJFZSXSHCQ.jpg)
綠鬣蜥外形酷似恐龍不討喜、屢屢遭棄養野放,造成農損、河堤結構受損,並影響生態平衡。
資料來源﹕台灣《蘋果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