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2-1-1 11:57 AM 編輯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s, n3 N# F/ a6 ^0 k) M! t Q
tvb now,tvbnow,bttvb! l! d$ {3 } z- p4 }+ j7 U5 p6 U
+ ~# d# A4 n+ x4 }2 f3 n5.39.217.76一個思想與價值混亂的時代 李偉才5.39.217.766 s/ f6 j" h# w# d
- [. N- ~1 ?' v- T
# u2 b! L, N! u, p2 i: stvb now,tvbnow,bttvb7 Y" q/ _- j* p0 b
拙文〈全球經濟復興之路〉被本刊主編接納,並於二零一一年十二月號刊登,謹在此向主編不嫌拙文粗疏致謝。公仔箱論壇8 T/ e, G1 W: d7 C% O
公仔箱論壇. p7 U; j- V0 ]7 R2 q* T
曾經讀過這篇文章的讀者,都知道筆者對世局倒顛之概嘆。翻閱上述十二月號的其他文章,不巧亦發現一些論說,足以反映這個世代的思想和價值是何等的混亂。筆者讀後有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於是草草就文,還望主編能接納刊登,從而引發有關的討論。% Q6 l( m/ t1 l3 ]1 E: t6 y3 y) Y
8 I* w" D6 I0 h5 j5 r與總編先生商榷7 z4 ^, v$ m$ J
+ @5 ~) ?. j7 Ktvb now,tvbnow,bttvb翻開第一頁,筆者讀了「總編的話」︰〈2012全球政經不確定〉。文章的下半部有這樣的話︰「西方施行民主歷史悠久,執政者為了討好選民一直推行優厚福利政策,長期龐大的財政開支造成債務纍纍,導致如今寸步難行的經濟惡果。」他繼而說︰「西方福利主義的根源與民主政治相關,這種發展模式的優劣值得我們思 考。」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6 Q9 X. @- c1 A
然而,就在下一段談論中國的文字裡,編者則寫道︰「中國仍然是警察國家,民主選舉形同虛設……中國欠缺真正意義的民主,法治不彰,正是內地政經最大的隱憂。」
5 ]& T/ b ?; c% C+ Wtvb now,tvbnow,bttvb
$ i- f% H4 F, j, K& N+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筆者讀後真的擦了擦自己的眼睛,因為恐怕自己看錯了!那麼編者實在想說甚麼呢?如果是︰「文明已經到了進退兩難之境」(英語的所謂“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為甚麼他不直接這樣說呢?) k6 F% x/ M0 v5 V u: q6 T
/ L2 F3 z Z7 t' t$ Mtvb now,tvbnow,bttvb撇開自相矛盾的角度,把歐債危機的主因歸究於各國的高福利政策也是十分偏頗的。金融海嘯的罪魁,是美國過去三十多年在全球推動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歐洲於二戰後走的是「經濟與社會並舉」(而不是美國般一切以經濟掛帥),從而較為重視社會公義與共同富裕的發展道路。只可惜這二、三十年來,她們最終敵不過 跨國資金的誘惑與衝擊,也走上了「新自由經濟」的歪路。美帝國可以繼續印製鈔票(包括大量債券)以把問題暫時掩蓋,而歐洲則沒有這個選擇。美國提出「歐債危機將會嚴重影響全球經濟復甦」這等說話,完全是一種厚顏無恥的說法。
" |4 w e0 Z. ?9 V6 t+ R$ g- l: ` J. [# L ]
與林行止先生商榷5.39.217.76% _8 W! u, w3 ?3 Y5 z
tvb now,tvbnow,bttvb* M: Z- z7 @4 J9 @/ Q$ [
十二月號第56-57頁,刊登了林行止先生的一篇〈不近民情彰法理、主張民主莫橫行〉。筆者先不說文章的主要觀點(因為是一個很大的題目)。我想討論的,反而是文中很小的一點。有關的那段文字是這樣的︰「然而,比較之下,香港絕非不可居,甚至是值得棧戀藏富之地(沒有遺產稅的地方已不多見)。既然如此,為甚 麼還要去爭取北京不願見不允許的高度民主……?」
/ J0 y5 O' j% R8 W0 @/ Y4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6 Z4 g, u. y# ?
雖謂不說,我還是忍不住要指出,這已是十分接近「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的一種反應。但還是讓我回到我此刻的關注點吧。那便是括號中的「沒有遺產稅的地方已不多見」這一句。老實說,這句話真的令我彈了起來。 我還記得,零八金融海嘯之後不久,林先生曾經在社論中高調地提出「必須提高利得稅以挽救資本主義」這種令人鼓掌的精闢見解。
$ ?) p& J. I' P* u( R) R" x" \5.39.217.76: r8 f. K8 f/ @& B" h! T1 v0 o, p
在過往,政治權力的世襲被視作理所當然。這種制度的取締,是現代文明的一大基石。今天,經濟權力的世襲亦被視作理所當然。可以預見,這種世襲的取締,將是文明繼續向前發展的必由之路。所謂「好仔不食爺田地,好女不貪嫁妝衣」。愈來愈多人已看出,甚麼「富二代」、「富三代」與現代文明的核心價值已是格格不入, 好應早日成為歷史的陳迹。
- y/ D7 D0 y$ f) ^ Otvb now,tvbnow,bttvb
+ m4 ^# l) ?4 q( B* E% w公仔箱論壇如此看來,是「沒有遺產」—— 而不是「沒有遺產稅」 —— 的地方才值得我們棧戀。tvb now,tvbnow,bttvb- u+ X* _2 x% M
tvb now,tvbnow,bttvb8 b- Y( _" Y) M
與曹仁超先生商榷+ H; Q* C- L$ Z! I) z" L3 J
. A1 {$ g" @* l7 y) A# X
十二月號第75-80頁,刊登了曹仁超先生的一篇〈2012年選股為上〉。文中謂「本人亦要經歷過1974年代慘敗後到1980年才放棄buy and hold策略,改用timing the market。例如以溝上唔溝落、止蝕唔止賺、有智慧不如趁勢、何時買賣、買賣甚麼股、在甚麼地方投資等比較新的思維方法,取代已過氣的價值投資法。」
4 R, z8 Q/ P$ Otvb now,tvbnow,bttvb
( q* W# c# j/ \3 N u! G公仔箱論壇筆者看到這段文字真是感慨萬千。一九八零年當然便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席捲全球之始。曹先生所說的,在無數投資者看來自是極大的智慧。但請恕我直言,說穿了,他的轉變,其實只是反映了一切「投資」已經變成了「投機」(相反來說是一切「投機」都已被美其名稱為「投資」),而整個全融世界已經變成了一個大賭場 這樣一個事實。
7 r6 J% q8 l7 H1 q- e%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f# k+ r: W8 l
當然,自金錢發明以來,便有「以錢賺錢」這個玩戲。馬克斯在《資本論》中便精闢地分析了人類經濟活動如何由C-C到C-M-C到M-C-M到M-M的轉變 (其中的C代表貨物,M代表金錢)。而凱恩斯則更有名句,指出所謂金融,乃是「我們費盡心思去猜測大部分人將如何猜測大部分人的取向為何」的一場遊戲。(The financial market is a game in which we devote our intelligences to anticipating what the average opinion expects the average opinion to be.). J1 F; k( q8 G7 {" ?9 X
但 金融規則乃由人所創造,當然也可由人去改變。我們永遠無法杜絕投機活動,但至少可以把它規範為一個「支流」而非「主流」。辦法之一是對買賣間隔時間愈短的交易抽取愈高的利得稅,以及對跨境進出的「熱錢」抽取關稅等。(對任何關稅也「妖魔化」正是「新自由主義」教條的禍害之一。)2 g( `+ b7 V4 J
( f6 R0 D9 `3 J, E; X& ~3 n5.39.217.76筆者衷心希望,曹先生所說的 buy and hold 而非 timing the market,能夠重新成為投資股票市場的最佳策略,則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
. [( C! N& _7 a8 }tvb now,tvbnow,bttvb
: J3 A$ o1 W9 D M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v8 ^; P+ O+ C/ u
作者為太空館前助理館長、天文台前高級科學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