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考试提示就像鸦片

早前读了一篇题为《考试贴示误人》的文章,我真的是感同身受。考试提示一直都存在,不管是老师有意给学生提示,还是无意泄露题目都好,这些考试提示对学生都有负面影响。 在考试成绩至上的社会,大家都会想方设法得到考试提示,以便能考取好成绩。有些老师想让学生考得佳绩,就光明正大将考试提示告诉学生,甚至还把整份考卷泄露出来。
( }$ `( r8 ^4 N! v8 j" T0 D 有些补习中心为了招揽更多学生,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中,都有办法提供考试提示给学生,有时连全国级别的考试也有办法给准确提示。
% C  O0 d/ F8 x1 f8 @, ?变得无法自拔1 J2 g5 T% j% G( C4 |; W) a: ?$ u, d
 有些父母更是爱子心切,愿意花上一笔钱购买考试提示。
. C' p+ L* P# J& [% E8 G2 w公仔箱論壇 这些老师家长给学生考试提示的用意,是要学生考到好成绩,但他们从没想过这样做会带给学生负面影响。
) I$ L4 {$ D; A4 W5 \'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考试提示对学生的影响,绝非分数高低那么简单。学生只要体会一次考试提示的“快感”,那他们永远都会依赖考试提示,就像吸食鸦片那样,变得无法自拔。
  X9 w; d0 A1 w- d( E! Y; w公仔箱論壇 有了一次考试提示的“成功”经验,接下来的求学生涯里,考试一来他们就会期待渴望提示出现。他们将会像吸食鸦片一样,到处寻找考试提示,如果没有提示,就感觉如世界末日一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V7 B0 ^* E- Z/ t; S
 老师常常给学生考试提示,无意中降低了孩子应付考试的能力。学生太依赖提示,如果得不到考试提示,就会陷入恐慌、感到焦虑,对自己的能力没信心,对应付考试没安全感,更糟糕的是他们总会认为自己可能在考试中不及格。
2 k1 |/ q1 `' V$ c  F6 [& ?' J* N7 m 因为有考试提示,学生学习时只学有考的,不学没考的,这样学生虽然能考得高分,但对整门功课却是一知半解。
7 D. b' g/ N+ [6 U& R公仔箱論壇 如果我们继续让考试提示像鸦片般祸害学生,那已经没什么意义的考试将会变得更加不值一提。试问有提示的考试考来干嘛?难道测试学生背答案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拒绝考试提示,鄙视考试提示,让考试有所作为。
1

評分次數

  • aa00


平壤核子能源研究所
成绩不好就禁止考试?2 q+ a2 V: r. n

4 _* _% g, t2 f# _) n% p& V; n* v5.39.217.76因为怕整体的成绩会被拉低,校方禁止成绩不好的学生考试。校方这么做,算不算是为了成绩不择手段?校方这么做,到底是好胜,还是怕输?难道这是所谓的教育吗?
1 a0 K4 F. P" ]- d! z( y
: v( j( a4 D* N7 z. J& {6 z 请问一个学生接受教育后不进行测验,那么他们能顺利毕业吗?在没有进行考试的情况下升学,他们的学术能够被认同吗?他们,还有前途吗?tvb now,tvbnow,bttvb/ g' h8 V7 _0 a: ^4 Z. ]* b4 z
 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对学生的学术作出评估的一个指标,即使成绩再差,也有个分数做指标吧。如果连考试的机会都没有,就指那个学生会考不好,不是太好吧?如果那个被禁止考试的学生正是你的孩子,你有什么感受?
- f" d) d7 c5 G  Y5 c1 Z! Z. ]: k公仔箱論壇 成绩评估只是教育的一个工具,可惜校方却因过分重视这个工具,禁止学生考试,这岂非偏离教育原本的意义吗?到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是只是为了成绩?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W& t8 j9 {4 `; h. y
 如果学校的整体成绩很好,背后的原因却是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报考,这还算是一间好学校吗?为什么不干脆只让成绩最好的那个学生去考?这不是自欺欺人吗?3 R: V0 A4 p! z
 身为家长的你们,还敢不敢把你们的孩子送到这些只顾成绩,不顾学生感受的学校学习?如果这事件正好发生在你孩子就读的学府,你的孩子又刚好属于成绩比较不理想的一群,你会不会担心?公仔箱論壇! ^0 D; \2 Z$ [
 教育部副部长已承诺会针对这事件进行调查,不知道这事件什么时候才能真相大白?如果证实事件是真的,不知道教育部会对有关校长采取什么行动?或只是要求家长和校方来一场和解会谈,然后在大团圆结局后不了了之?
, Y" t9 ?, ~* E% N; @1 a 教育局会不会在将来,拟定所有学校不能禁止学生考试的条例?如果不这么做,又怎能保证类似事件不会再发生?
1

評分次數

  • aa00


平壤核子能源研究所
言衷‧嚴查禁考,預防阻考
. L- M2 _, j8 I( _  G5.39.217.76 5.39.217.76; i: ^, X! I. j1 N% B; v; g& M& t( Q
2011-10-04 08:08 tvb now,tvbnow,bttvb7 N' L8 ]7 f/ I) y
小六評估考試禁考事件浮出台面後,一些教育工作者似乎忽視改革契機,讓群眾錯誤解讀為人師表者對禁考課題持有大題小作心態。輿論把問責矛頭指向一校之長本在情理之中,然而“禍之作,不作於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順籐摸瓜,禁考事件中,可有教師知情不報?監考官核對考生人數時,可有向校長或校長委託人求證?若其他人都可推諉責任,置身禁考事件事外,這無助正視並剖析問題,意即禁考事件往後難免會出現野火春風的現象。
: I, ~8 U* _/ ^$ Ctvb now,tvbnow,bttvb我們情願相信禁考事件是孤立個案,絕非冰山一角。然而,直接禁考事件是顯像,證據確鑿易防;但我們不能忽視是否有教師假借權威教育,間接或委婉地阻止學生報考某些科目?持平而論,既然阻止報考事件偶有所聞,姑且不論真假,教育部何不調整沿用已久的報考制度?所謂調整,即保留由班級主任審核後遞交考試秘書處登記的制度,但需添加家長或監護人審核簽名的程序;至於臨場考試,則可設定宣誓文本,由校長或校長委託人註明考生缺考原因並簽名負起法律責任。3 d7 m3 A) a( }! ?5 F: I
禁考事件,輿論把問題根源歸咎僵化的應試教育制度難免有傾向“民粹”論述之嫌。目前全球幾乎所有國家的中小學教育制度都以考試為主導,故豈能一廂情願把問題根源歸咎應試教育?教育部、州教育局和縣教育局向來嚴禁學校阻考和禁考,那教師和校長何以無懼通令,陽奉陰違?
; h0 }2 L" n9 i' z公仔箱論壇適切而言,應試教育制度不過是問題的導因;問題的根源是教育部以考試成績歸類學校級別,而非以綜合表現評估一所學校。因此,教育部若不調整評估制度,即使有心嚴查禁考事件,嚴防阻考現象,但我們擔心的是上有一尺政策,下有一丈對策。(星洲日報/言路‧作者:言衷)
3 l5 d' ]8 W! o( C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4 O; Y# F6 C( |

' s$ }; V- T+ P6 U1 `' E$ {6 i公仔箱論壇
' b3 Q8 Q8 E! N5 T5 q, Z, {$ V5.39.217.76, M8 w7 Z, M. \, Q. Q" f

, d1 Q0 l4 I' I: t7 A  j公仔箱論壇
6 X/ e7 R7 H* {2 Ltvb now,tvbnow,bttvb
2 W- D# ^# M6 `: Z9 k9 ]' r' n* t公仔箱論壇 * W2 [2 y& ?9 x9 h) x# X

& P! T) M, k# E) C4 h& O( s來源 / 版權所有:以上所述媒体 / 作者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i7 j, R! \  ?& R  C. Z
(以上内容摘自或摘译自 其它媒体 / 作者 ,不代表發帖者观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