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大灣區 政治意義遠超經濟考慮公仔箱論壇$ z* g! `7 f7 C1 e$ R
彭博評論:港勢成輸家tvb now,tvbnow,bttvb. F( O* C4 k% |/ h6 n
2 ^" c8 O: }: K% B% X& B5.39.217.762019年02月21
+ e% e _$ I8 G; h! xtvb now,tvbnow,bttvb
$ ]. x* U1 i+ R% D" {( ^- ~
/ z: {& B9 f8 V5.39.217.76/ t# {! t( F# G9 \ F O
# z5 R1 U1 |& u' @5.39.217.76
1 {: I4 R3 Y5 }0 P& q! F - V9 ~1 I0 }! Y% t" T
彭博專欄作家Nisha Gopalan前日發表文章指,香港自治權已被削弱,例如西九龍站的一地兩檢。% y) v+ k1 o8 y5 l
3 r# t! O7 R; A/ jtvb now,tvbnow,bttvb【本報訊】粵港澳大灣區重點是創科,2035年更要成為支撐整個大灣區的經濟模式,外媒亦甚為關注大灣區下香港的角色。彭博社專欄文章指,大灣區規劃綱要藏有很多漏洞,沒有具體政策保證香港在融入內地下,如何保留香港的優勢,認為香港或成為輸家。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等人亦投書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提出大灣區有六大阻力。
1 A. h+ J! |' m" m6 |6 {! b記者:黎仕南
1 [; H( B0 Z6 \2 }# Z% _7 H* C: f) U. ]7 q8 m' [" W$ _1 J$ S
彭博專欄作家Nisha Gopalan前日發表文章指,政治及經濟結構巨大差異,正是港澳融入的障礙,規劃綱要無提及如何解決有關障礙。香港法治及資訊流通都是吸引外商關鍵,但官方無提及如何保證在維護一國兩制框架下,能做到在「內地管轄權和法律框架下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她分析指,一是大灣區計劃只是政治炒作,無實際意義,故不用觸碰一國兩制的問題;一是大灣區的政治融入意義遠超經濟考慮,根本不會確保一國兩制。她認為無論是哪一結果,同樣令人擔憂。tvb now,tvbnow,bttvb2 s) s+ n$ I+ n' t6 m
公仔箱論壇/ {. y/ \- K: g7 D
文章又指,早在內地準備推行大灣區前,香港的自治權已經被內地削弱,如西九龍站「一地兩檢」容許內地人員在香港執法。文章形容規劃綱要藏有很多漏洞,香港看起來會是大灣區的輸家。
5 ~( m: ?/ i, H, i* {- l* z. k5 ]' I
# ?9 y& U2 i& X1 i5 d 公仔箱論壇9 i- w* U/ t" N1 E" M4 T
李嘉誠等香港富豪主攻房地產等傳統產業,參與大灣區的意願成疑。4 r7 U. a' I6 c
tvb now,tvbnow,bttvb6 u+ v- e5 ~$ r" T

4 ~- b: Z0 C1 n1 n7 A+ a8 N 1 ?* U6 o9 K# m; }3 o$ j' ?
傳統行業恐與創科對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6 I+ U7 l. {& ]4 Q+ H
洪為民等亦在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提出大灣區六大阻力,第一個提到的阻力就是傳統行業。文章指大灣區規劃綱要大篇幅提及創科未來,但對傳統行業只有寥寥數語。翻查《福布斯》今年的富豪排名榜,只有馬化騰的騰訊屬於互聯網及創新科技,其餘大多從事房地產,傳統行業才是粵港澳三地富豪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公司年報顯示,香港富豪參與創科「僅是小打小鬧性質」,加上投資創科企業回報時間更長、風險更高,並非是傳統行業所長,洪等質疑「這些傳統行業所掌握的龐大資金和資源,未來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願有多大」。相反三藩市大灣區的富豪如fb、Google及WhatsApp創辦人等大部份都是搞創科起家,更懂得及願意投資創科。
6 {( C: ` z$ }, q/ t6 F公仔箱論壇
" m2 O: `" N$ ]' h文章指廣東省傳統產業稅收佔80%,創科只佔7%,扶掖創科可能影響傳統行業,甚至形成互相攻伐,大灣區欲把傳統行業及創新科技並駕齊驅:「這種想法是美好的,但實施起來有些困難。」至於其餘五大阻力,文章認為是政府如何平衡各產業、銀行對初創融資難、英文水平不足、欠缺對外宣傳致形象不佳及欠缺一帶一路研究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