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3年1月5日 21:04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或許見過將自己擬態成植物的動物,但是為了趨避天敵,一些動物已經進化出可以擬態成其他動物的手段,比如把自己裝扮成眼鏡蛇的無毒蛇,或者是把自己打扮成『花大姐』的蜘蛛等。其實貝茨氏擬態是指動物進化出牠們棲息地裡存在的有害動物的預警信號,而穆勒氏擬態是指兩種有毒動物為了更多保護,彼此相互類比。現在就讓我們跟著新浪科技一起來看看自然界的天才模仿高手。
1.綠鸚鵡蛇
綠鸚鵡蛇是在雨林裡發現的一種身形苗條的無毒蛇類,為了保護自己,這些蛇能夠揚起並展平牠們的頭部,形成類型有毒蛇類的菱形頭部特徵。

2.猩紅王蛇
無毒的猩紅王蛇是進化出類比有毒的銀環蛇的眾多蛇類之一,銀環蛇對人和食肉動物均有毒。一項研究把猩紅王蛇的橡皮泥模型放置在銀環蛇的自然棲息地內和這個範圍以外的地方,放在銀環蛇棲息地內的猩紅王蛇模型遭到攻擊的次數遠比放在銀環蛇棲息地外的對比物多,表明擬態產生了作用。

3.食蟲虻
一些種類的食蟲虻很擅長類比蜜蜂和黃蜂,就連普通人也很難分辨牠們之間的不同。食蟲虻和蜜蜂並非近親,牠只有一對翅膀,而大黃蜂有兩對。

4.黑脈金斑蝶
黑脈金斑蝶身上覆蓋著被稱之為強心甘的有毒物質,牠們是在毛毛蟲時期透過食用乳草屬植物獲得這些物質的。對食肉動物來說,強心甘使這些動物的味道變得很差。總督蝶逐漸具備與黑脈金斑蝶類似的色彩,用來防止自己被吃掉,因為一隻鳥一旦嘗過黑脈金斑蝶的味道,就不願再犯相同錯誤。

5.小黃蜂
仔細觀察下圖中的小黃蜂,你會發現這個毛茸茸的傢伙只有一對翅膀,並擁有區別蜜蜂的蛾狀觸須和吸管形狀的嘴巴。事實上那是一隻透翅蛾。

6.假眼鏡蛇
假眼鏡蛇是非洲和中東地區的一種毒性溫和、通常無害的蛇。為了躲避食肉動物,這種蛇進化出類比眼鏡蛇的行為姿態的能力,遇到危險時,牠會展開頸部,並發出嘶嘶的聲響。

7.貓頭鷹蝶
貓頭鷹蝶擁有酷似貓頭鷹眼睛的斑點的好處顯而易見。尤其是在昏暗的環境下,這些斑點會被食肉動物信以為真,大部分食肉動物都不願冒險一試。


8.螞蟻蜘蛛
螞蟻蜘蛛是為了躲避天敵類比螞蟻的眾多節肢動物和昆蟲中的一種。這些類比螞蟻的跳蜘蛛幾乎與生活在牠的棲息地裡的螞蟻毫無二致。一些蜘蛛藉助這種偽裝捕捉螞蟻。

9.土狼
土狼是一種捕食昆蟲(主要是白蟻)的小型哺乳動物,牠與黑紋灰鬣狗幾乎長得一模一樣。雖然土狼體型更小,而且口鼻部更細小,但是這種偽裝讓牠們成功躲過了很多食肉動物。

10.蜂蠅
從外表和行為上看,蜂蠅幾乎與歐洲蜜蜂一模一樣。雖然牠們看起非常危險,但事實上蜂蠅並沒有毒刺。牠們也沒有蜜蜂一樣的裝花粉的小『籃子』,但是牠們對花園的作用幾乎與蜜蜂毫一樣,牠們毛茸茸的身體會把花粉從一株植物帶到另一株植物上。

11.牛蛇
如果你在散步時遇到一條牛蛇,你一定會躲得遠遠的。牠模仿響尾蛇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大部分人和食肉動物都無法看出牠是一個冒牌貨。牛蛇豎起身子,盡可能讓自己看起來大一些,並發出像響尾蛇一樣的嘶嘶聲。

12.瓢蟲蜘蛛
從遠處看,你根本無法認出模仿瓢蟲蜘蛛並不是一隻真正的瓢蟲。據悉,牠進化出這種花紋,是為了更好地接近牠的捕食者——瓢蟲。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下圖中的瓢蟲其實是一隻模仿瓢蟲蜘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