唏噓中國奶粉 怒其誠信不爭5.39.217.760 K2 k- H2 T5 {/ t7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G) j, H2 h" @$ [# P7 F3 G/ U
3 h% _3 x; Q* x. |+ b)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近日,大陸媒體披露大批冒牌奶粉流入七省,社會譁然,令人回想起,八年前曾因「三鹿」奶粉事件震動海內外的中國奶粉安全問題,仍在今年中國「兩會」上繼續聚焦飽受熱議,殊不料市場弊案不斷,不禁感慨不已。公仔箱論壇% a3 _* `! D# f% j2 J% j; q6 F. e) @
3 J. I8 a x1 b: C/ @) R' i
感慨之一,是畢竟還有人堅持不懈,在國家議政廟堂為民代言奶粉安全問題;感慨之二,則是中國奶粉安全竟然成為「老大難」問題之一,至今仍未能重獲信任。2 D5 X1 A. g/ s1 l1 J; y2 c- q/ W
' T7 D ~4 e& n2 x公仔箱論壇早在今年中國「兩會」的分組討論會上,有全國政協委員繼續向奶粉「開砲」。早在二○一三年「兩會」上,當時這位委員就曾表示,媒體的注意力不應只局限在香港「奶粉禁令」上,而是應聚焦內地消費者為甚麼不信任自己的奶粉。又是三年過去,問題仍在。) R; P$ h6 t- Q& b" s2 @
, h( m0 i* a4 l* @- N9 ^tvb now,tvbnow,bttvb「自己的奶粉」為何失去信任?二○○八年九月,大陸媒體曝光甘肅、湖北、江蘇等多地大範圍出現嬰兒患有腎結石的病例,這些患病嬰兒的共同點在於食用的「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由北京派出的調查組確認案件的因果關係後,有關的地方政府隨即宣稱「係不法分子在原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所致」,涉嫌的多名奶農隨之被追究刑事責任,殺的殺,囚的囚。公仔箱論壇4 K' J$ T4 U* F1 r* n- G N; M
公仔箱論壇+ x0 Q | ^. E c7 e
「胖頭嬰兒」和「腎結石娃娃」案例,導致中國奶粉迅速失去信任——許多中國人到境外乃至於海外搶購奶粉,很快蔓延至海外代購和「網購」,有不少海外華人華僑為大陸親友代購,亦有不少代購演變成海外網購業務,生意越來越興隆。
; W! A8 {; Y7 |0 q
5 X' M' H6 u& N5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搶購奶粉」越演越烈,造成一些奶粉市場的恐慌。三年前,導致香港頒發「限購令」;如今,澳大利亞等地超市亦宣布「限購」。顯然,當年驚天動地的奶業醜聞,縱然雷霆萬鈞地追究查處,甚至「刀砍人頭落地」,至今仍然未能化解中國奶粉的誠信危機。. ]% x7 y6 P9 {& B- U
' S( j. L: P4 b6 G*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原因何在?今年「兩會」期間,中國農業部部長在記者會上表示,大批國人到國外搶購奶粉,「你買人家東西,給人家送錢,人家還限購,這是中國奶業人的恥辱」。至於所指「奶業人」的範圍該有多大,是否只是指產銷環節?是否也包括監管環節?這位部長則沒有進一步點明。不過,在大陸門戶網站的調查中,參與投票的網友卻佔八成半認為,這是「監管部門」的恥辱。
) @( [% f# l/ f5 n7 ^: X0 I5.39.217.76/ s- S2 b; y6 V
佔壓倒多數的網友的看法,不無根據。「三鹿」奶粉事件後不久,「三鹿」奶粉繼承者石家莊市「君樂寶」,仍被消費者揭發品質問題。被判刑的原「三鹿」多名高管,前年七月分別獲減刑和刑滿釋放。就在媒體報道「減刑」的當天,新的「三聚氰胺」的食品安全事故再次曝光。據新華社報道,廣東警方偵破一起生產、銷售含有「三聚氰胺」優酪乳片的案件,查扣成品、半成品近三十噸,這起案件涉及十二個省份。人們不禁猜測,至今到底還有多少含毒奶粉變身再現市場?到底摻入哪些食品?這些含毒食品到底擴散到了哪些地方?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S( t/ Y- z% K
tvb now,tvbnow,bttvb! @: w5 ~, K$ e0 o
從奶粉而至於食品,為牟利而不惜害命,不惜產銷含毒食品荼毒同胞,人性之冷漠、自私和殘忍已突破底線,不禁令人扼腕,「監管」之缺失,亦不禁令人歎息。
) R& Q- J7 T1 s$ h$ e$ G2 w* A0 t, F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N7 ` Z4 x0 H8 `% M$ S
當年,有三十多名官員先後被問責,除引咎辭職的原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局長外,還有八名部委官員、七名省級官員和九名市級官員受到處分。不過,據報道,多名因「三鹿」奶粉事件而被處分、去職的官員,後來也陸續復出或異地陞遷,質檢總局局長於翌年年底復出,曾引起中國社會譁然。有些相關官員甚至在處分公布前,就得到異地陞遷。坊間不禁質疑,到底如何設閘「監管」,才能確保中國奶粉安全?社會如何「法治」,才能化解食品安全誠信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