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陳筑君/綜合報導】
. J9 Y& j; s4 W$ Q+ ~7 B) @: \5.39.217.768 R; j: C# {/ h5 s
! K2 }. [' z: V% `# g4 e1 J0 X& n2 Ltvb now,tvbnow,bttvb代表大陸門面的外交官員,近來漸成「精英」團隊,包括新任外交部常務副部長張志軍在內的一批新官員,皆有完整履歷及豐富經驗,且多具備國內外工作經歷。專家認為,經這輪人事調整後,文革造成的外交人才斷層已獲修補;除了專業之外,前中國駐奧地利大使楊成緒則提醒,外交官應與媒體打好關係。 公仔箱論壇3 L, k2 p$ r# h7 p5 ^8 l# I
今年中國外交部領導階層人事變動頻仍,從年初崔天凱、傅瑩、翟雋升任外交部副部長後,近日,張志軍亦接替調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的王光亞,出任常務副部長。如從外交部長楊潔篪算起,部長層級十二名官員,都是出生於五○年後的「共和國一代」,另有大批「六○後」任司局級官員、「七○後」任處級幹部。 3 `' I# P1 N8 U6 x4 [. D+ z
對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郭憲剛認為,經這輪人事密集調整後,文革期間造成的人才斷層已得到修補,具專業水準的中國外交精英人才團隊已逐步成形。他還表示,細看這批年輕領導的履歷可發現,他們不僅履歷完整、經驗豐富,且多數人員具備國內外工作經歷,顯示外交部在進行人事調整時,「內外兼修」漸成基本條件。 % R& B5 M. {- d8 I! B
大陸外交官內涵的改變,之所以受到矚目並非沒有道理。五○年代時,一名法國女記者曾形容中國是一個「藍螞蟻的世界」,因那時代中國人給外界的印象,僅是一身藍色列寧裝的群體,既無個性,也沒色彩。然而,走過六十個年頭,北京奧運及飛馳的高鐵,開始成為中國新形象,在第一線工作的駐外使節感受最深,並戲稱自己是「春江水暖鴨先知」。 1 B. j: ?9 ^( y2 l/ r9 r
不過,從當年「同帝國主義做鬥爭,同修正主義做鬥爭」的外交任務,轉換成今日「人文外交」、「公共外交」,大陸外交官也在努力「角色轉換」。 公仔箱論壇% l! e) Y2 x/ y( ?
曾靠音樂結交眾多朋友的前中國駐奧地利大使楊成緒就說,一個稱職的外交人員,一定要善於交朋友,尤其要善於與媒體打交道。他說,「你認識一個人,也許只能影響他的幾個朋友,但假使你結交了一名記者,那就可以影響他所有的讀者。」遺憾的是,楊成緒認為,中國外交人員在這方面的能力還有待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