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電/ “饅頭裡添加東西,泡水後像海綿”。近日,這一流言在河南鄭州、開封等多地瘋傳。有網友提供試驗視頻稱,饅頭裡“加了膠”,泡水後反覆揉捏,饅頭竟然不碎不爛。山東菏澤也流傳著類似傳言,有網友懷疑是饅頭店出了問題。但經過調查發現,相關地區的饅頭店並無違規現象,很多人所擔心的食品添加劑問題並不存在。
( o- I- z" P9 {! o2 y
1 \; I1 Q4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經過一番周折,才真相大白:饅頭中所謂的膠狀物質就是我們所說的“面筋”。按照媒體發布的專業說法,“小麥粉的蛋白質含有特殊的巰基(HS-),具有親水的特性,在水和揉搓的作用下會結合成網狀”,這才形成了視頻中所見的模樣。
+ X1 y5 k0 n1 [+ s* R! E' J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J/ _7 L8 w( k! l9 B4 N4 \
雖然這是一起看似不大的小事,卻仍值得我們重視。其一,此謠言已經在網上公開傳播,想必相關地區已有人對饅頭安全產生了恐懼,只是“流言止於智者”,謬論被專業人士及時糾正了,加上媒體的擴散傳播,才沒有造成更大的問題。其二,如今很多人對食品安全有一種“本能的想象”,只要發生自己不理解、看不懂的現象,就容易想當然地將之歸咎於食品安全問題,時間長了,就容易弓杯蛇影,甚至主動加入謠言的製造和傳播中。
; T3 A% W* h; K- h5 W k( x公仔箱論壇
' p6 H0 y- r6 K9 T; {5.39.217.76 這背後反映的問題是現實的,也是巨大的。攻破食品安全謠言的問題,最好的方式還是用科學思維來引導、應對。這同樣包括兩個層面的舉措。其一,相關部門應該及時做好揭露真相、打擊謠言的準備,尤其是在新媒體和自媒體崛起的當下,很多食品安全謠言的源頭都來自網絡,而適度的監管和引導,就成為政府部門和媒體平台應當做到位的事情。其二,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學會用科學思維去探尋真相,不要動輒用偏頗的個人經驗來臆測事實,更不要刻意製造無中生有的所謂“觀點”、“看法”。 5.39.217.767 k ~: P9 J' q- ~
$ M! g4 @9 R$ z: s5 L6 m9 Gtvb now,tvbnow,bttvb 雖然如今國民的科學素養較之前已經有了很大提升,但偽科學謠言的“水平”也越來越高,很多關乎日常生活的謠言就是利用人們科學知識裡的漏洞來傳播的。而且,很多人喜歡從“陰謀論”的角度看問題,對那些自己不了解的領域,就有一種本能的“貼標簽”“打棍子”的思維。比如,網上曾有說法稱我國的食鹽添加劑亞鐵氰化鉀“有毒”,在食鹽中添加此物是“陰謀”。但實際上,作者連基本的化學常識——亞鐵氰化鉀和氰化鉀完全不是一回事——都沒有弄清楚,就忙著下結論,並質疑異議者的動機。很多具備這一常識的網友在澄清了事實後,對原作者的言論進行群嘲,就是因為其顯然有悖於現代科學思維。
1 L! j1 F K5 W# `tvb now,tvbnow,bttvb- }! I3 i6 `) o; w
套用一句老話,“沒有科學素養就沒有正確的安全意識”。讓更多人獲得科學思維,讓相關部門的監管與評估採用科學方式,是攻滅謠言的重要方式。 7 Q3 |, f$ G* h
5 m+ N" t' o! _/ b5.39.217.76 此外,我們也不可忽視個體對謠言的感知因素。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在《謠言心理學》中曾提出,感知、記憶和描述是構成謠言的幾大要素,放在當下常被熱炒的食品安全謠言裡,這樣的規律依然行得通。很多網友對“饅頭加膠”的擔心,並不是出自對具體事件的了解,更沒有經過科學的測試和實地的調查,而是從既往經驗裡獲取答案。比如,看到媒體曝光的“毒奶粉”,就會聯想到“毒饅頭”,而一些自媒體發布的具體描述內容,也容易勾起人們的負面聯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