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媒体呈现多少真相?

小时候家中摆卖报章杂志补贴家中收入。想不到贩卖报章杂志也带来另一个的好处,那就是闲来无事有免费报纸和杂志可以阅读,毕竟不看白不看,而且同一件事情的报导,可以通过不同的报章来阅读,比较一番,当中也有趣得很。当时对于新闻,特别是国际新闻,只是一股好奇的求知欲在阅读,毕竟事情发生在千里之外,自己又只是一个小孩,除了“知道”之外,也做不了甚么。二十多年前,还没有出现所谓的网际网络在生活中,“知道”了新闻也仅止于知道而已,根本谈不上网络分享或评论一番甚么的。可是,对新闻时事的兴趣也就培养下来了。tvb now,tvbnow,bttvb* _& b0 c- s7 `8 R8 J/ Z  Z. p: l; d
- E+ ~$ |- g' B- f6 h9 ?  ~* T
及长大之后,偶尔看到过去的新闻──应该称之 “旧闻” 了,除了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外,当中也有相当严肃的疑问产生──惊觉竟然与记忆中的新闻大不相同。
: c; ?% v; F2 `/ O3 S公仔箱論壇六四人与坦克对峙
' R% J0 b/ b/ Z, D* P5 D0 W公仔箱論壇印象深刻的一则新闻影片,某个男人孤身站在一整纵向列队前进的坦克之前,挥舞着手中的袋子,似乎在驱赶坦克。当为首的坦克试图绕过男人时,男人毫不犹疑横向移动,阻挡在坦克前,好几次,即使坦克左右转向企图向前绕过男人,男人依然挡在前方,寸步不让,更一度爬上坦克与坦克内的人交谈。
8 B# x, z! R) ~2 f2 @5 y- ?; U/ a由于是远距离拍摄下的影片,无法得知男人说了甚么。一会儿,男人下来坦克,此时坦克再次启动,男人立刻冲向前挡住坦克,迫使坦克再次停下来,男人与坦克互不相让,对峙着。拍摄下的画面至此结束。
9 Z& W5 z+ @. w5.39.217.76
$ `, h+ h  J0 q# C9 w  l+ `  X这就是1989年,中国六四事件中撼动人心的“坦克人(The Tank Man)” 事件。以后谈到六四事件时候,总会提到“坦克人”,“坦克人”已经成为抗暴的勇气象征。1 z. t/ u8 H# |0 m1 {+ M
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中,这位“无名的反抗者”(The Unknown Rebel) 赫然在目,与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教宗若望保禄二世(Pope John Paul II)、戈巴契夫 (Mikhail Gorbachev)等人并列,为影响了20世纪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组别中二十人之一。
) x  d8 b, Z$ t4 L" `tvb now,tvbnow,bttvb为何没有完整呈现事实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J& V. t3 m0 O0 P9 C
画面至此结束。至少我当时的记忆是如此。留下了一个悬念,坦克人与坦克显然并无法永远互不相让地对峙下去,结果会是如何?
' c2 E) w* m+ F#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0 R# p5 R( Q* Z/ _; v8 ~  _公仔箱論壇这个悬念一直到十几年后,我在网络上才发现原来拍摄的影片还有下半段。当时初次看到网络上完整的影片时候,不免心生疑惑,这会不会是假造的影片? 毕竟网络上造假时有所闻,何况现代数位影像如此发达。
, M5 [5 ]' x; a2 J公仔箱論壇7 K6 v7 `6 x6 F" M& ]
后来方知道拍摄的影片经过剪裁,原本以为影片在紧张情势下拍摄的关系,而突然结束画面,其实还有下文,影片全长约两分钟三十三秒。在坦克人与坦克僵持不下之际,路旁跑来几个男人,与坦克人说了几句话,最后把坦克人拉离开坦克前。
" w* _, w  j+ g6 utvb now,tvbnow,bttvb何以当年的影片没有把坦克人拉离开坦克的片段播出,便结束画面?新闻媒体也许不能重现事实,但应该尽最大的可能提供完整报导,来告诉读者事实,不是吗?
, g; ^, k* }( V2 B1 s$ }公仔箱論壇很多时候第一印象决定了我们对整件事情的看法,第一印象烙下的深刻记忆,若日后不继续深究,这记忆就成了结论。
7 I$ l( q: V. ]3 g$ ?% S2 S0 u" ]将坦克人的片段停在人与坦克的对峙中,坦克人的命悬于一条紧绷的线,张力异常。尚若后半段坦克人被拉离开的画面也连接着播出,会人松了一口气,至少当时人与坦克的对峙不是以最糟的结局收场,影片中的悬念和张力会减弱许多。tvb now,tvbnow,bttvb" j1 X; @1 L+ d

2 v& c7 U0 Q  Q" i- z2 J" l公仔箱論壇没有人会否定坦克人以肉体阻挡钢铁坦克巨大的勇气。但新闻媒体有必要为了凸显主题,制造类似戏剧性的悬念和张力,而剪裁画面吗?这点难免惹人非议。5.39.217.765 w" T! w- d# f/ C
因录影引发洛杉矶暴动
( _6 w0 P8 ]; s3 n* ~8 G#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过去有一段日子,我以为我国的新闻报导,特别是国际新闻,因为是通过国外新闻媒体取得新闻,在新闻报导时,限于播报时间不可能将所有的新闻影片完全播出,是以无法看到完整的新闻影片。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即使是新闻发生的本国公民有时候也会被新闻媒体误导。
6 v$ Z" H2 A2 M/ ^5.39.217.76" }/ q+ O$ A& _/ B
今年是2012年,在二十年前的1992年,美国洛杉矶(Los Angeles) 爆发了种族暴动 。当年美国习惯对亚洲国家国内的政治、社会、人权等等,指指点点,一副模范老大自居的模样,我国不公平的种族政策自然也是美国批评的对象之一。洛杉矶种族暴动发生后,我国的政治人物乐于找到机会反讥美国社会号称的 “人权平等”假象。9 V  k: G0 z! E9 Z
tvb now,tvbnow,bttvb6 B7 f; _& }& C+ o- p
当年新闻画面播出四名白人警察(三名非拉丁裔白人和一名拉丁裔美国人)殴打黑人罗德尼金(Rodney King) 的过程被人偶然摄入录像镜头,我讶异为何随机挑选的陪审团敢冒天下大不韪,裁决四名白人警察无罪释放?虽然陪审团以白人为主(十位白人、一位亚裔和一位拉美裔组成)难道他们不怕被冠上种族主义者的恶名吗?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O: O+ C% ~! b. B3 x8 H; ^
日后方才知道原来当时我在马来西亚所看到的新闻录象是经过删剪的,不只是我,当时大部分美国人看到的录像也是删剪版的录像。5.39.217.76$ B  ]3 d: Q. x: B9 U7 Y6 ]5 X
tvb now,tvbnow,bttvb; H; G0 Q% B7 b
原来当初偶然被摄入镜头的录像,在拍摄者霍利得(George Holliday)送交洛杉矶 KTLA地方电视台后,从81秒被删剪成68秒,这当中除了手持摇晃画面之外,最关键的黑人罗德尼金拒捕时向警官猛扑过来的画面给剪了,然后才提供给ABC、NBC、CBS三大电视网和CNN播放。之后这段录像就在电视上不断地反覆播放,成为世界头条新闻。
: Y- l0 W# }  \* f. e. p2 J8 t
3 r! Y$ p# ~  y* ztvb now,tvbnow,bttvb当中只有CNN在三周后发现这一实情,将删剪的画面补上,但其他三大电视网依然播放删剪版的录像。通过新闻电视的反覆播放,四名白人警察以警棍殴打罗德尼金的画面深深印在美国人脑海里。当时民意测验显示,看过录像的美国人中92% 认为警察有罪,以致于判决出来时,震惊了所有人,种族暴动爆发。
* K: Z9 D9 |( {$ |!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g; c8 `" H+ l法庭里,陪审团观看到完整版的录像,亦可获得更多前因后果的信息,而这些讯息却不为一般大众所知。一般大众所知道的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可以说,在法庭判决之前,媒体已经决定了判决警察有罪。以致于法庭判决出来时,才会出现违背大众民意的情况。
6 t4 T9 F- d* V# D4 b5 r" r$ X0 v& O3 X; _
洛杉矶种族暴动固然有其远因,当时经济衰退,韩国移民的暴增,警队腐败,黑帮暴力,黑人失业问题等等。早在罗德尼金被殴之前,已埋下的种族暴动引线,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却经由媒体不当的操作引爆,新闻媒体难辞其咎。
; n" c" |, [: e3 C5.39.217.76我们期待媒体扮演第四权的角色,维护人民“知”的权力,避免被司法、行政、立法三权联手蒙蔽。很多时候,媒体为追求“新闻价值”,把第四权凌驾其他三权之上,挟民意自重。
. |- ]( V% \, h, U2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名人成媒体猎奇对象tvb now,tvbnow,bttvb% C4 E8 Y/ O* W% F2 y( J
2009年,流行乐天王麦可杰逊(Michael Jackson,1958-2009) 逝世。当年他风靡全球的月球漫步(Moonwalk),我小时候可是常常在浴室借助肥皂水的润滑力才偷偷学得几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 n: N" d% |$ h! D+ T
公仔箱論壇5 J  n, F2 U; @( B( U
可是曾何几时,麦可在娱乐版上竟成为猎奇新闻揶揄的对象,各种奇奇怪怪的谣言通过娱乐版报导出来:人工漂白皮肤、睡在氧气箱中、整型等等,不一而足。一直到儿童性侵案达到高峰,此时对麦可杰逊的报导已不再属于记者信口雌黄的娱乐版,而是新闻版。
5 Y4 ]& F, t$ T) z/ S6 m记得当年宿舍的一个印度裔学生谈起麦可杰生时,一脸鄙视地说:“这个怪物。”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们,对麦可杰逊的观感自然只能来自于新闻。
( u1 y) J$ U* q) J2 G5 ~3 F
9 s5 G1 {5 N1 X! j0 n1 U# Y这种情形即使在儿童性侵案获得不起诉和解后并没有多大改变,直到麦可杰逊突然逝世为止,媒体对他的态度突然一百八十度改变。
; y7 k; d0 N. q7 \$ t9 _0 y9 s5.39.217.76过去他种种怪异的行径都有了解释,变白的皮肤是为了掩饰白斑症(Vitiligo);整形,有多少明星歌星没有在脸上动过手术,拉过皮?
/ I: v7 _! D$ {9 X8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彷彿麦可杰生杀那间从“怪物”回归变成正常人,一个伟大的人。媒体的态度改变令我感到不可思议。可是为何在过去十几年前,在他有生之前,这些报导没有大量出现在主流报导中?tvb now,tvbnow,bttvb( l7 u# I& r6 n# k

( R0 \/ [, B9 }# F# @0 ^媒体记者凭着自己的想象力塑造他人的形象,在他死后则赎罪般给予正面报导,这一切为何不在他生前就做呢?人言可畏。
2 m$ p& X9 {  O7 w9 Q2 ?2 }, k台湾媒体泾渭分明
- M+ o5 H$ O2 ]+ p: V( X!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中学时期,每每与同学讨论到国家大事,总有许多不解的地方,当时我习惯性回应“不知道”,乃因觉得自己见识太少,社会经验浅,尚无能力做出判断,不敢妄下结论,留待他日我见识多了,了解了国家社会,自然会做出判断。如果以七十古来稀来说,如今已经过了大半人生,我不但没有感觉趋近不惑,却更为迷惑了,有时候简直胡涂了。
1 p  p8 F- h9 h0 l" d. ftvb now,tvbnow,bttvb阅报的习惯在台湾求学时依然保持,当时发现台湾的报章各有立场,统派独派媒体泾渭分明,同一件新闻,不同的报纸往往会出现褒贬不一的报导。tvb now,tvbnow,bttvb1 o: `: x5 Z- Y$ d$ ?& E) N
$ G6 @: l, M" U
套句柯南说的话,“真相只有一个”。我却往往难以从报导中判定出一件事情是好是坏,特别是涉及有关政府政策或政治人物的报导,不同立场的报纸,报导差异颇大。友人也许习惯了台湾的新闻报纸,回答:“没错真相只有一个,可是看事情的角度与评价可以有很多个。”4 U6 O4 {' d1 w8 C" n
6 y! H# D9 t2 H' B( M/ ^% Z) E
讽刺的是,被认为庸俗且使 “媒体向下沉沦”的《苹果日报》却一度是最受欢迎的台湾报章。从2003年在台湾创刊后,迅速超越许多老牌报章,成为台湾影响力最大的主流报章之一。公仔箱論壇7 q5 N6 r# Y( {5 ?) h
tvb now,tvbnow,bttvb2 q# q- f" M% \, G+ D$ |
这当中除了《苹果日报》的创新之外,更重要的是《苹果日报》全面性,不偏颇的报导,让读者尽可能知道事情的全貌。我想这才是读者希望读到的新闻,不偏不倚,全面的报导。
  Y* U* R7 K2 q- ~) u7 v文章千古事
. N7 k& _0 u$ s- h# Q' Q2 r" I5.39.217.76近年来网际网络发达,加上人手一机,随时随地可以拍下现场的突发事件,图文并茂地上载到网上,让网民评论一番。可以说现在人人都有机会成为现场记者,也是评论员。只不过限于人力与物力,即使是事件当事者往往亦不能窥视全貌,也难免有所错漏。
) H4 x2 V4 r8 h. ~2 E( N4 s3 A5.39.217.76在这种情况之下,身为新闻媒体更需要自觉,提供完整的讯息,肩负起新闻媒体的责任与良知,竖立新闻专业的形象。而非以喧哗取众,盲从于新闻价值或市场导向。tvb now,tvbnow,bttvb/ Z/ i( ?0 N* T$ [
毕竟文章千古事,若干年后,当人们回头搜索当日之新闻时,网民们的评论也许已淹没在茫茫网海中,而新闻记者的一文一字却有可能被挖出来,或千古留芳,或遗臭万年,不可不慎。

平壤核子能源研究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