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得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國際糖尿病協會去年10月宣布,這一數字已經達到2.85億,到了面臨失控的地步。
( J' Y: v7 ^; s5 j7 f# c公仔箱論壇7 [0 j4 F9 ?& k
中國的糖尿病患病率也在30年內翻了兩番,成為世界糖尿病第二大國。
! |; X- X+ X R6 T7 m9 \& X公仔箱論壇0 k6 \) B% w( W7 ?/ ` |( X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何在?美國 《預防》 雜誌最近一篇文章指出,是因為大部分人沒有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血糖。! o6 t8 u, z( P) ^& w) X
公仔箱論壇. A1 W- C) @9 W8 ` K" L
其實,只要做到以下 12 點,你的一生就絕不會得糖尿病。
; z* ]' ?3 N2 U公仔箱論壇
, d! G" U4 r* L& P; ?) |/ U+ ]tvb now,tvbnow,bttvb1.吃肉前喝兩勺醋。 Y; F6 r# W4 {6 x/ M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發現,吃大魚大肉等高熱量食物前喝兩勺食醋,可大大降低血糖水平。如不習慣喝醋,最好飯前吃點放醋的涼拌菜。
( D- G* a1 W/ `" Q; X8 a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P! U* I0 m6 n. W" o/ n
2.減輕5%的體重。
3 L& q6 P( C+ N*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哪怕你非常肥胖,而且不鍛煉,但只要體重減輕5%,患糖尿病的危險就會降低70%。 . Q; q% z: @. k+ C' C
tvb now,tvbnow,bttvb+ B# o% ~. F0 {; d
3.每天走路35分鐘。
+ _# G5 p. z- ?芬蘭研究發現,走路可讓體內胰島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每周走路4小時,每天35分鐘,可使糖尿病危險降低80%。
8 W9 D% {" [' k7 G6 p7 |; y5.39.217.76' ~2 J# o+ ]9 s& d) `) W. @ T5 z
4.多喝咖啡。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發現,每天6 杯咖啡,糖尿病危險降低29%—54%;每天4--5 杯,降低約 29%;但每天 1-- 3杯則幾乎不起作用。
5 c1 u; T" M! K+ P'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h9 Z/ r+ u3 g' `. s5 w
5.多吃高纖維食物。有高纖維標誌的食物,能確保其中至少含有 5克粗纖維,可降低乳腺癌、糖尿病、高血壓及中風危險。tvb now,tvbnow,bttvb7 ~* M. m/ W {( A0 f
. ~, S7 H/ H) e9 z) k5 _7 |5.39.217.766.一周吃快餐不超過2次。美國研究發現,每周吃快餐2次以上,身體器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一倍。
- ~! t; T( s# [, p2 Q1 L, T6 ?5.39.217.76
3 P7 H( q' Q/ gtvb now,tvbnow,bttvb7.火腿香腸要少吃。每周吃5次以上火腿或香腸,糖尿病危險會增加 43%,罪魁禍首是加工肉食中的添加劑。專家建議,應少吃肉,多吃蔬菜。 e! H0 V }( A6 r+ ?4 X3 v
0 v0 o4 \) w$ [0 Z3 R8.肉桂有助降血糖。德國科學家發現,肉桂有助於降血脂,進而防止糖尿病危險。肉桂粉可撒在咖啡裏,也可以和蜂蜜一起沖水喝。3 `# w, r- @4 u$ r
7 m6 c1 Y$ N& r* h2 E8 {/ ]tvb now,tvbnow,bttvb9.做事前3次深呼吸。長期壓力會導致血糖升高。專家建議,做任何事情前最好都先做3次緩慢的深呼吸,以減小壓力。
8 k9 D6 t2 u5 f+ v, Y% O& `3 P公仔箱論壇. r P1 y0 H0 V
10.睡眠在6 -- 8小時之間。睡眠經常不足6小時的人,糖尿病危險翻番;而睡眠超過8小時的人,糖尿病危險增加3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H3 O9 Q. r5 s5 ^ t& E- x
4 i9 l( W1 w) f0 |: D4 C. Z1 @11.不要獨居。獨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其他人高 2.5 倍。專家建議,即使獨居也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2 h( f; x/ R; B4 Q2 ?公仔箱論壇
' D$ L" o6 h) k+ F4 U1 f2 ~公仔箱論壇12.四十五歲後多關注血糖。血糖指數為 100--125 毫克/分升的人,10年內最易發生糖尿病。專家建議,45歲後、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的人,應多關注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