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孩子近视了 别忙立刻配眼镜

 孩子近视了,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给孩子配眼镜。但是一段时间后,往往发现孩子的近视程度不但没有控制,反而加深了,又要配更深度数的眼镜了。为什么戴镜后度数还在加深?以后怎么办?孩子一辈子就只能戴眼镜吗?中科院视力防护专家季皖中教授指出:6-14岁、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近视不宜过早配镜。  戴眼镜不能控制视力下滑2 S3 d5 w8 t! O( ~
  “今年3月份,我发现孩子总眯着眼睛看东西,去医院一检查,已经有150度近视了。赶忙给才上二年级的红红配了眼镜。”这几天,红红的父母又带孩子去查了一次视力,发现原来150度的近视,现在已经成了250度了。近视程度非但没有控制住,反而加深了。tvb now,tvbnow,bttvb6 A4 F# z! _2 u. w* y
  家长纳闷:“是配的眼镜不好,还是戴眼镜根本无效?”
0 ]9 ~) k; R; L( R& a公仔箱論壇  专家给出的答案是:眼镜只能通过光学原理帮助孩子看清楚,并没有治疗近视的功能。而孩子一旦戴上眼镜,就会对它产生依赖感,“用进废退”,眼睛自身的调节功能逐步丧失,结果反而导致视力急剧下滑,度数越来越深。
) ~5 d3 f4 e2 ]8 H公仔箱論壇  初中生患近视超过50%+ u$ X3 R: f3 [  k" P: l% b
  在前不久的全国“爱眼日”当天,有关专家介绍,由于课业负担重、户外活动少等原因,我国患有近视眼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
6 t# [/ f+ }$ ?4 l; e0 t  根据统计,1998年中国学生近视率在世界排名第四;1999年就上升到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目前还有不断增高的趋势。我国大城市高中学生近视率已超过61% ,初中生超过50%;小学生超过20%。北京学生中的近视率也大致是这个比例。
! l/ d0 k4 @8 T2 q+ ?2 r( g公仔箱論壇  造成这种现象除了少部分是遗传因素所致外,大部分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而引起;现代的青少年在室内久坐较多,户外活动较少,平时以看书写字为主,休息时也是以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为主。这就使眼睛的功能与结构发生适应性的变化,眼球前后径逐渐变长而产生近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h6 R2 l7 L- M2 j+ M6 O7 O1 u- x
  未满16岁不宜过早戴眼镜公仔箱論壇$ h9 u5 \3 v3 ?0 P2 c
  中科院视力防护专家季皖中教授说,孩子近视不宜过早配镜。季教授解释说,配镜可以解决孩子目前“看不清”的问题,但近视的根本原因是睫状肌痉挛,由于孩子一般在18岁才发育成熟,在功课繁重以及看电视、上网等不断造成用眼过度疲劳的情况下,睫状肌痉挛在配镜后依然会持续恶化,最终导致孩子一次又一次配镜,度数却不断加深,直至高度近视。
/ C- I7 _" a" J1 M' p$ o  季皖中教授强调,6-14岁是孩子的发育期,也是近视的“易感期”,尚未发育完全的眼组织可塑性大,孩子一不注意就会患上近视。反之,赶在发育期结束前、趁眼组织未定型,及时给予改善,孩子的视力就能得到恢复。对于6-14岁的孩子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近视时间越短、年龄越小、度数越浅、改善越早,视力恢复与防止下滑的几率越高。
0 O& ^* R! @  ]# ^5.39.217.76  所以,专家建议,未满16周岁的孩子不宜过早配镜。尤其是近视时间不长、年龄小、屈光度在300度以下的孩子,应该通过科学的调整手法来改善视力。
7 @7 r0 [. a# O0 c" S: |7 m  家长应特别注意,您的孩子有没有以下近视征兆:
9 O% u: \8 ^' n7 X6 H8 g8 `3 Z8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近期体检发现孩子视力在0.6-0.8之间或度数持续加深;, A* b% i' s  l+ B! L3 N
  2.经常揉眼,眨眼频率增加,斜视、眯眼看东西;5.39.217.76/ n$ L0 C1 N- w5 ?7 u9 T
  3.看电视喜欢往前坐;公仔箱論壇7 c7 C/ S+ g; u* l) I/ N( e
  4.出现眼干涩酸胀、怕光、流泪等视疲劳症状;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6 @0 j$ f4 h  d' \1 @3 c
  5.因视疲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5 C7 ?0 b6 F! }4 J
  专家告诫:警惕近视先兆,及早采取措施。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对近视先兆这一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及时给孩子眼睛进行调整,错失改善视力的最佳时机,最终造成近视,给孩子带来一生的痛苦,也带给家长无法弥补的愧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