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IS性奴視獲諾獎是痛苦印記5.39.217.76% R, K/ d, |; p" N7 l& V' J
/ A U( K% n' I& j5 L3 U; d
tvb now,tvbnow,bttvb. g% M3 k o5 ]8 Z; m. M
穆拉德不斷要跟人重提自己的慘痛經歷。tvb now,tvbnow,bttvb3 ?& Y- H3 _# J
公仔箱論壇+ a+ x: @! @7 p" Y' o6 r/ n- @% h$ v
有份奪上屆諾貝爾和平獎的伊斯蘭國(IS)前性奴穆拉德(Nadia Murad)曾含淚說過不想得獎,只為其雅茲迪族人能重建未來,咬緊牙關作倡議工作。與她共事的倡議者指,為她來說獎項非值得慶祝的東西,反是她失去近親、無數族人淪為性奴的痛苦印記。tvb now,tvbnow,bttvb6 O" @& P5 j; k, Y) f+ }; e' L
3 g! o$ O" T/ \; h: H3 i# v「穆拉德倡議」組織的成員謝弗撰文指,去年和平獎公佈的那天,穆拉德醒來後得知獲獎後,曾問過能否把獎項退回;謝弗當時回答:「不能,但我們能幫你走過它。」在25歲的穆拉德眼中,這獎項不但標誌着她去失的東西,包括她被IS殺害的母親、六名兄弟和大量族人,她和6,700名女性淪為性奴的慘劇;同時也提醒着她國際社會如何隨着她的名氣見風使舵。
/ O+ l* s& E" h6 }tvb now,tvbnow,bttvb1 g* |9 R) P- n0 b" p
為族人屢提悲慘遭遇
% x; b: B6 R4 Q9 I9 t! Atvb now,tvbnow,bttvb倡議組織過往盡力告知各界雅茲迪族遭受迫害,但也未能說服國際社會提供支援。穆拉德獲獎後就瞬即成國際焦點,多個國家、富商與非牟利機構闊綽地邀她演講。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曾提醒過謝弗,她們僅得一年時間,在人們注意力未散前致力倡議籌款。穆拉德走訪多地分享,但她也不解地問過謝弗,為何人們要她不停重提悲慘遭遇,才願幫雅茲迪族人。( `! E. O3 B% k; ~) i- k
美國《洛杉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