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慈濟風波所折射的三種社會變貌

由於台北內湖保護區的一處開發案遭到柯文哲市長批評,慈濟最近成為外界指責的箭靶,從財務、資產、事業群的經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攻擊。說句公道話,以慈濟這些年在海內外濟苦救難的用心,以些許缺失將之完全醜化,並不公平。但退一步言,這些批評對慈濟而言未嘗不是一個警訊,它必須調整作為,放棄不斷擴張的野心,才能回歸慈悲濟世的本願。慈濟成立至今即將屆滿五十年,當年因證嚴法師不忍原住民婦女被醫院拒收的「一攤血」故事發願起步,至今成為慈濟人足跡遍布全球的龐大網絡,何其不易。每逢災難變故,慈濟人總是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為受難者提供撫慰,為救援者提供服務,甚至協助長期的災後重建。這些工作,都是點點滴滴日積月累而成,不容一筆抹煞。然而,經過半世紀的變化,慈濟不僅變得更大、更壯、更強,它也因為汲取了民間各界的偌大資源,儼然成為社會體制中的一個超級巨人。此時的慈濟,也發生了一些本質上和形象上的變化,而它對此似乎並沒有自覺。舉例而言:其一,因為吸收了許多俗世成員,逐漸沾染開發、盈利的觀念,並不斷從事新的投資開發活動;其二,組織的階級化,慈濟委員的資格與制服依捐款價碼而分,志工成員有了高低貴賤之別,包括要求向「上人」下跪也引起側目;其三,慈濟觸角不斷擴張的結果,在慈善勸募和事業拓展上,都無可避免和其他志工團體或營利事業發生了競爭與碰撞。多年來,慈濟因全心投入慈善志業而受到社會大眾的推崇,道德光環燦爛奪目。但近幾年,慈濟蒙受的批評卻接踵而至,其中有些是無妄之災,有些則是妄自尊大所致;無論如何,慈濟成員必須潛心檢討,不能掉以輕心。事實上,這次慈濟因內湖開發案而引發批評風波,站高一點看,可以發現這多少折射了近年台灣社會結構及心理層面的巨大變化,人們可以從三個角度觀察。第一,從社會心理的變化看:近年來,台灣由於政治對峙和經濟困頓引發的挫折,許多民眾產生了一種「對什麼都不信任」的虛無心理;與此同時,又受政治及流行文化的影響,有一種急於跟隨的附和情緒,以尋求認同與發洩。這次慈濟風波的導火線,正是柯文哲一句話「奇怪耶」而引起燎原之災;對許多柯迷而言,凡是站在柯文哲對立面的事物,都應該予以否定。這樣的心理並不健康,卻是目前台灣無所寄託的民意所急於抓住的稻草。第二,從社會發展及結構的變化看:近十幾年來,人在變窮,廟在變富,呈現不對稱的發展。光是南投紫南宮,去年借出四億元發財金,竟可回收六億,可謂一本萬利。相對的,慈濟在雙北擁有五萬多坪土地,市值達四百億元,足可名列巨富。遺憾的是,政府長年對於宗教事業的管理不聞不問,甚至將寺廟及信徒視為重要政治資源在經營,久而久之,一些民眾的仇富情緒難免投射到宗教團體。第三,「慈善」與「事業」的混淆:慈濟為擴大行善活動,除了召募志工,也陸續投入醫療、電視、教育、出版和製造,如此多元化及多角化經營的結果,或許有助於積累行善能量,卻也不斷偏離其原初的助人宗旨,不僅產生與民爭利的現實摩擦,產生對其他社工團體的資源排擠,更產生許多「世俗化」價值的碰撞與削減。不可否認,今天高度「事業化」、「多角化」的慈濟,反而失去當年證嚴法師以手工製造蠟燭及縫製嬰兒鞋的草創時期那種直接感動人心的力量;原因就在,當年人們看到的是「心」的投注,而現在只能看到「錢」的投入。作為台灣最大的慈善團體,慈濟的貢獻有目共睹,外界不應任意詆毀。而作為一個高度世俗化的宗教組織,慈濟自己也有必要以更現代化、透明化的手法來經營它的事業,過於簡略的財務報告,或過度訴諸道德高調的投資,恐怕難符社會的期待。更重要的是,慈濟必須改變其不斷投資、不斷開發、不斷追求最大的策略,回歸它大愛濟世的初衷,那才是最終立足之地。畢竟,誰願意看到慈濟變成一個社會事業的大批發公司?7 _* H; U# M1 ]2 k% k& E
返回列表